四月不在五月已来。
时间跑的真快,不觉我被它带到了人生的中途。 五一节我回到三十年前就读高中的地方,参加了高中同桌儿子的婚礼,见到了从前很多同学。老同学见面,话题永远都是当年的生活场景和如今的感慨。人过了四十岁,喜欢回忆,总寻找机会和同学聚会,和大家一起畅谈回忆,有说不完的话题。从1983年高中毕业至今正好30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时间增长,社会变迁,人到中年,叹少年早生华发,岁月催人老,大家认为同学聚会可以愉悦身心,有同学在呼吁要求,举办30年同学聚会,提议将地点放在母校,大家都很赞同这个想法,如果如期举行,这肯定是非常有意义,大家经历了奋斗,成长,创业,进入生活事业稳定时期,通过回忆从前,体味青春的美好,享受人生的温馨。期待三十年再聚首的日子。 三十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何其短又何其长。想当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大家齐聚在前卫中学,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女同学清纯质朴,男同学青涩,大家虽然同在一教室学习,同吃一锅饭,虽然年轻却封建传统,男女同学授受不亲。即便是同村的或者邻居,在同学面前依然是互不搭理。现在见了大家都很亲切,其实做了二年高中同学,有些人见了面不相识,如果不是同学相互介绍,走在路上碰了面也互不相识,形同陌路。大家在一起,一点儿陌生感都没有,热烈地说着,亲切自然。 被风吹走的不仅是日子,还有少年的青春和抱负。当年16、17岁的青少年,不觉岁月的风霜染白了鬓发,皱纹爬上了脸颊,眼睛混沌了,大家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成熟和自信表达在言谈举止中,豁达与包容填满在笑意里。曾经最调皮的男生,展示漂亮的口才,忏悔当年荒废时间,影响学习,错失成才机会。大家站在春风和煦的地头田间,一望无际的麦子正在抽穗杨花,焕发勃勃无限生机,孕育丰收的果实。同学们站在五月的原野里,一阵感怀,一阵笑声,快乐在流淌,在满天遍野的庄稼地里。远处同学家彩色门楼传播着喜气,礼炮在高空绽放,熙攘的人群簇拥着新媳妇进了家门。被村民精心打扮笑不拢嘴的同桌和老公幸福写满了脸,我不由感慨这是一个美好的春天。 我和大家聊了2个小时后,告别同学回家去看父母,又重新走了一趟当年走过无数次上学的路,寻找30年前在这一路丢下的梦想和青春。离开大亮村,穿过熙攘的前卫街道,眼前熟悉的景向带我又回到了三十年前。前卫街是一个繁华的集贸市场,逢农历二、五、八有集市,方圆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此赶集,物品丰富,特色鲜明。吃的,用的,穿的,农具,牛羊,家禽应有尽有,物品繁华,人员居多可谓白鹿原一大特色。至今还清楚的记着特色的小吃:如热腾腾的油糕,老远就能闻到香味的肉夹馍,酸辣味的荞面饸饹,苦涩味的神仙草凉粉……小吃应有尽有。下课后和同学结伴在街上走过一遭,只看不吃,不买不问,只为感受集市的气氛,也是一种非常的享受。 过了孔村,站到鲸鱼沟畔,放眼望去,满眼绿荫,沟底鱼塘碧波荡漾,对面的张河村红房屋顶绿荫掩映,多少次走小道穿过村子,经过青石板的小河桥,桥上洗衣掏菜的媳妇姑娘,叽叽喳喳谈笑散落在河水中,岸边的草地上晾着五颜六色的衣服。 一条鲸鱼沟将白鹿原分成了南北二原,学校在南原,家在北原。从学校到家中大约十多里路,有时候走路,有时候骑车。记得开学第一周周末,放学回家刚一走上北原上的怀珍坊村,一股亲切感从心底往外翻,激动的眼泪在眼眶中转圈圈,好像一个离家几十年的游子回到家乡一样。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母亲,第一次体验思念,第一次体验故乡亲。长大是从离家的时候开始的,从那时候开始,我便开始一次次离家,一次次告别家和父母,走向学校,走向社会,成家立业。我有时候骑车回家,从坡上一路放下去,少年义气风发就在迎风的招展里。后来有同伴加进来我们一起往返在家和学校之间的路上,我们常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谈天说地,说一周见闻,交换读书的心得。越走感觉路越短,时间也过得快了一些。 恰同学少年已经沉寂心底,大家都不在年轻,能像今日参加晚辈的婚礼,一起在春天的原野里回忆从前,想念过去,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