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这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便是晚辈对于长辈天然的孝心。 在自然界中,人类经常以“万物的灵长”自居。殊不知,在人类自认为前进的道路中,却丢掉了许多美好的东西。纷繁复杂的世界,膨胀贪婪的物欲,滋长了人类的唯利是图的自私自利之心。某些事情,即使人类已经认识到那样做是错误的,可还是继续做下去,将错就错,一错再错。比如说,环境问题,难道不是过度开发、工业发展与急剧城镇化等等所谓的“现代化”造成的恶果吗?但是,我们一方面喊着改善环境,一方面又加速开发,丝毫不把政府所倡导的“绿色发展”的理念填注脑海,落实行动。——题外话。 养儿防老,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有些人走了极端,认为否定了传统就是发展进步。古代的二十四孝,有人认为是封建礼教的残渣余孽,应该抛弃,应该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脚,令此类东西永世不得翻身。殊不知水有源,树有根,割裂了新的与旧的血脉联系,新的东西也变成僵死的,是活不长久的。况且二十四孝是为了旌表当时的孝义典型人物,而形成的文字,诸如“卖身葬父”、“为母埋儿”、“尝粪心忧”等,自有它倡导孝心的典型意义。但是,合理的推测,当时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机械地去做,为了孝敬父母亲长而走到卖身、埋儿与尝粪的地步。节妇烈女自有纲常约束,山乡僻壤却有王化不及之地,否则,也不会有寡妇门前是非多和忤逆不孝的劣词。我国自古都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发展到今天,也大多是那种松松散散的状态,包括人的思想。欲速则不达,火烈则即爆。“二十四孝”大概是非常自由的,否则,鲁迅先生都看到其荒唐可笑的端倪,难道古人是人人思想都被禁锢、都被洗脑、都被裹挟得无法觉醒,竟然相信,竟然会跟在屁股后边做着卧冰、尝粪之事?那个人做了,孝心可嘉,值得肯定;但处境不同,他有孝心,但不一定就非得那样做去表示孝心。对于传统的学习,毛泽东主席说得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最为重要。二十四孝的核心,是宣扬孝道,而不是二十四个故事。 新的时代,我们提倡孝道,我们身边的孝敬父母老人的感人的典型事例很多,可以编成很多符合时代意义的不止二十四孝的很多故事来,而那些不善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甚至自私自利虐待老人的人,便是鲜明的反面教材。 如果时间可以冲淡一切,那就以任它去冲淡吧。而在人的记忆深处,每当遇到回忆起父母,回忆起父母生前,特别是回忆其父母生命的最后岁月,不能不想到我的兄长,想起他的淡漠,油滑,乃至自私自利。似乎用忤逆不孝,乃至薄情寡义等字眼来形容都不为过。但人常说,儿女多了,总有能靠住的。我就是能靠住的,他就是那靠不住的。尽管他们,比我长二十多岁,但以前,我觉得称呼他们哥嫂老觉得碍口。他们的行为,对待父母弟妹的恶劣堪称反面的典范。而随着父母的相继离世,晚辈的相继成长,我们姐弟认了,我们是靠得住的,他是靠不住的而已。他和她,他们一家,也是我们的亲人,难道不是么?江湖上都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美谈,难道我们没有如此博大的胸怀?人命危浅,人生短暂,相逢相处,协共事,皆是缘分,四海之内皆兄弟,团结敬重是对待每个人的基本态度。只有这样,人际才能融洽,事业才能成功。 叔父是一位离休教师,七十岁以后身体渐衰,偏瘫,半身不遂,乃至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难得的是,他的儿子,我同辈的二哥与嫂子,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不离不弃,坚持照料到叔父七十九岁,即今年农历二月寿终之时。在起灵的那天早晨,老外家,即舅爷家表叔,与他的姐妹,依照本地习俗,为旌表他们的孝心,为哥嫂披红戴花——给胸前搭上鲜艳的红被面。这是他们的光荣,也为村邻树立孝敬老人的好榜样。 反过来,有人因为工作忙,无法顾及老人,真像广告里的演的那样一位忙工作、忙生意,把爹妈都给忘了。记住,钱财物质爹妈可能不缺,他们缺的就是你这个人。逢年过节,礼拜休息,多到爸妈身边走走,唠唠知心话。即使到他们走的那一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欣慰,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安心。来日方长,孝敬长辈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更需要一种无怨无悔的情怀。即使冷落了儿女,疏忽了工作,瘪了口袋,只要想到自己应该为年迈的父母做些什么,让他们生活安心舒心,尽了应尽的孝心,才不留遗憾。 古人讲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讲“修身治国平天下”,推己才能及人,是一个完善的认知人为的人文体系。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鱼和熊掌怎样取舍,在此事上这确实是个难题。但无论怎样,孝义无价,我们应该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及时行孝,您说呢?
简历:魏晓鸣,笔名何心雨70后,毕业于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陕西师范大学语言文学教育研究生班毕业。现为普通语文教师。本人从小喜爱读《西游》、《三国》、《红楼》、《聊斋志异》与《唐诗三百首》,被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吸引,学习祖国语言、汲取精华、熟练运用、服务社会,即成为我最大的志向。而今,工作之余,用稚拙的文字记录见闻感受,成为我类似于旁人聊天、打牌与抽烟喝酒般的唯一嗜好。
本人近年先后加入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中国散文协会写作中心、咸阳市诗词协会,《生命如花》、《桃源漫步》、《仰望》等诗歌文章在协会举办的历次活动中获奖。多次在《咸阳日报教育周刊》上发表诗歌《高原之冬》等数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