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村的老李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里人开始变得懒散,不仅田地不种了,就连菜园也是种一畦荒一畦的。尤其是通村公路通车后,他们便开始不做早餐,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来回花4块钱去挤坐那辆通村大巴到街上去吃早点。 老李的家离通村公路起点不足200米。通过观察,他发现那个月最少一次到街上吃早点的也有34人。于是想:这些人到街上吃的早餐无非是馍馍、稀饭就着咸菜;面条、粉丝拌着臊子,凭自己多年乡间厨司家传手艺,做这些定不比街上那些冒牌师傅差。不若自己在这路边开个小吃店,一则自己赚点零花钱,二则给乡邻们提供方便,三则打花一些空余的时间。 想法确定之后,老李便让儿子在公路边上新建了一座小型老式四合院。虽然是瓦房,但里面装修却也是清新别致:上有印花吊顶,下有防滑地板;四壁贴有布纹墙纸;冬有取暖的暖炉暖气;夏有改凉的空调电扇。除此之外,就餐后还给提供棋牌室和茶聊房。 一应准备齐全,老李在小院门楣上挂上“李家便民小吃店”的牌匾,燃放鞭炮,将乡邻们请来免费吃了“暖锅饭”之后就正式开业了。以街上同样的价格为乡邻们供应早餐。 只是老李没曾想到,除了几位老伙计在他的店里吃早餐外,其他人依旧每天挤车到街上去。 老李对此甚是不解。有好友说:他们都说,你的价格跟街上一样,还不如到街上去看看热闹。 老李听后心里明亮,说:吃的价格是一样,可坐车的费用呢?不是钱么? 他们都知道坐车要钱,可他们说不缺那几个钱儿! 老李无言。之后的日子里,他每天只当是自家人一样,只为那几个老友提供早点。 不久,因为那辆通村大巴车是报废品,被人通过关系弄出来重新刷漆后又跑的,那天终于不堪重负,不听使唤滚下小山坡,一车人无一不伤。司机本就一个流痞光蛋、当天赚钱当天花的二皮脸,家里一贫如洗,面临坐牢也不拿出半分钱来赔偿。 老李去医院看望那些受伤的乡邻,说:看,司机没有钱赔偿,一切费用不还得你们自己出哇,叫你们别去挤那车,你们就是不听。 不料,那些人不在乎地说:怕啥?现在国家报销百分之九十,自己仅支出百分之十,咱又不缺那几个钱儿。 老李又无言。之后依旧只给那几个老友提供早点。 直到又一辆通村大巴出事后那些乡亲们开始走进老李的“便民店”,老李很抱歉地对他们说:真是不好意思,我的小店早已停业了! 停业了?他们两个咋还在那儿吃咧?有人指着两位正吃面条的老者问。 呵呵,他们两个不嫌我的手艺差,做啥吃啥,我每天也就给他们做两份。 你多做一些不就行了,反正我们也给钱! 做多了,累!不想做了! 咋啦?有钱,也不赚! 不想赚,反正咱也不缺那几个钱儿! 这,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