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层林尽染 于 2016-9-8 09:54 编辑
照相时,泰山坚持让泰水站在上坡
6月13日,西安预报的气温是35度,几乎与体温一样,意味着人体将无法散热,正常人尚且难以承受,更何况身患淋巴瘤,已经做了三次化疗,而又不能吹空调的老泰山。幸好这天是星期六,征询老人意见,其身体恢复较好,也很乐意去南山看看,于是准备带老人进山避暑。
然而,泰水去年因为腘动脉栓塞,刚做了搭桥手术,泰山正等着后天再去进行第四次化疗,他们步行都走不出三五百米。秦岭72道峪,随驴友常去的抱龙峪太挤,子午峪不让进车,天子峪太陡、太平峪太堵,比较合适的是石砭峪或者大峪,但哪里是停车就能乘凉的处所?倒成了我和妻的难题。就在我们讨论地点的时候,泰山突然问:“石砭峪水库在哪里?”
“爸还知道石砭峪有个水库?”这一问,一下子引起了老人的兴致。
“呵呵,石砭峪修水库的时候,我去看过。”老人显然陷入了年轻时的回忆,“我们是水电工程队么,哪里有水利工程,当然很清楚。”这一说,倒让我们记起了退休十多年的老泰山是干了一辈子水利的老专家。
“石砭峪的流域面积很大,水库是石头砌的,当时是有名的样板工程,我们去参观过。”老人进一步补充。
“好的,那我们今天就去石砭峪,让您看看和四十年前一样不。”
捧一束野花,泰山露出舒心的笑容
吃罢早饭,带足给养,穿过拥堵的太白路,车到环山路,看到绵延起伏的终南山,老人的兴致一下子高涨起来。拐进石砭峪口,看到平展展的水泥路面和沿途葱郁高大的树木、一座座砖混结构、红顶白墙、贴着瓷片的村舍,老人连连感叹,“变了!都变了!和以前一点都不一样了!”岳母笑着接话说:“还没说西安,你没看咱商洛、咱陈涧这些年都变成啥了!”
说话间,就到了石砭峪水库下。在一处弯道旁,刚好能看到大坝全景,我问要不要停车照个相?老人却说,“算了,不照了,大坝还是那个老样子。”
我笑了,“大坝要是变了,就坏了!”是啊,世事可以变,越变越好;道路可以改,越改越宽;房屋可以变,越变越新。可是我们的社会,总有一些不能变、不该变、不敢变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回忆、去留恋、去珍惜,如同眼前的大坝、如同道德的底线、如同善良的心地,如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根基性的东西如果也随波逐流,发生了改变或者动摇,必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进到石砭峪,穿过西康高速,在一处村庄停车,询问当地村民,果然在不到200米的山坡地畔,找到一处通风平台,被一棵巨大的核桃树遮蔽得阴凉宜人,铺上隔潮垫、放下背包,摊开水壶、饼子、凉皮、西瓜、油桃,绑好吊床、撑开凳子,老人们席地而坐,沐浴着习习凉风、呼吸着富含负离子的空气,恍然如回乡下老家,谈笑间,二老早已忘却了病魔的威胁,直感叹现在的生活好到哪搭去了!
泰水正忙着搜寻草药
老人总是闲不住,休息片刻,老泰山竟然兴致勃勃地在四周采到一把鲜花,惹的泰水笑道:“你看你爸,连个娃一样。”我笑着接腔:“我爸这是要给您献花呢,快接住。”说罢老两口和我们小两口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岳母一边笑着一边扬了扬手中的小刀说:“我还顾不得接花,我给我女子挖蒲公英呀。”原来二老在我家住了这么些日子,正值更年期的大闺女操劳过度,失眠等诸种症状再次复发,老太太认为秦岭里面到处是草药,蒲公英的根和车前草熬水能治失眠等症。本次进山,老太太坚持要带上小刀,悬壶济世。现在来到山边地畔,看到熟悉的草药,老人兴致勃勃地当起起了药婆婆。
父女情深
看着他们忙碌而快乐的神情,我不由自主地心疼起来。可怜的一家,轻病人照顾重病人,相濡以沫,相扶以助,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令人扼腕喟叹、教人眼热动容!我眼前又浮起起石砭峪挺立的大坝和那湖泽被万物而默默无语的清澈绿水,我相信砌起这座大坝的,不仅仅是冰冷、坚硬的石头,还有柔软的爱心、仁厚的亲情、忘我的精神、无私的奉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普世大爱、悲悯情怀......那都是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大坝的根基呀。
我相信今天的石砭峪属于他们,属于那些用亲爱融化困难、在生活的低谷中找到些许快乐的人们!
路边幸遇大夫树,愿亲永远得健康 亲,我用路边幸会的这颗大夫树祝福你们!相信度过这道难关,生活会更加美好。
2015.6.14
作 者 简 介 李鸿印,笔名曲直、层林尽染等,硕士研究生毕业,陕西省职工作协会员,《西部文学》杂志副主编,西部文学作协副主席。四百余篇作品发表在《人民邮电》、《通信企业管理》、《中国电信业》、《通信信息报》、《陕西电信报》、《延河》、《青鸟》、《网络诗选》、《西部文学》、《先锋诗刊》、《诗网络》、《太行诗刊》、《现代诗选粹》、《陕西邮电报》《商洛报》等各级报刊。千余篇文章发表在央视网、新浪、搜狐等数十家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