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塬评诗】读孟杨的《特克斯的月光》

[复制链接]
查看1674 | 回复1 | 2016-9-21 20: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塬

原诗:《特克斯的月光》

           
孟杨

帕娅,请打开毡房的门
让月光照进来,印上印花的地毯
我们席地而坐

那些属于喀拉峻草原的
我们扔给外面的静夜
还原成牧草

把高贵的交给汗腾格里峰
把卑微的交给库克苏河
我们只选择平和

所有爱过的人,我们向长生天祈福
祈求他们幸福安康
我们恨过的一切,都交还泥土

这个季节,草很肥美
你不用为牧草的枯黄忧伤
更不必为牧群的饥饿担忧

平和地,让一群野山羊放牧草原
让几朵野百合开在心上
把月光揉进发梢,如银子流淌

帕娅,炉火正旺,奶茶滚烫
热烈如你炽热的眼神
而我选择,这被牧草淘洗过的月光


      
好诗,沉静有力,通脱自由,有雕刻之动感,油画之彩绘,诗意温暖,给人远思置身于景的感染力!
      
特克斯是汉代大月氏和乌孙国地域,天山之阴,乌孙山南麓,地处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河东段。草原,湖水,乌孙马群;雪莲,鹿茸,世间独一无二的八卦城......特克斯是汉唐公主远嫁最多的地方,神奇的传说,美丽的河谷,一县一镇五个乡10余万人口30多个民族共居一起,放牧游荡,无垠的牧草,飘香的奶茶,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多么让人向往!
      
特克斯的召唤,让诗人心向往之,真挚浓郁的情感在心间是油然而生的。期待游牧的自由,毡房的温馨,邂逅美丽善良的哈萨克姑娘,期待像特克斯的月光那样宁静祥和彼此亲慕,在诗里为我们展开了如画如梦的情景,动人心弦,驰情如临。
      
全诗七节,都是诗人独自倾吟;每节三行,铺陈抒情交融。场景情形如绘如描,有静有动,间入的情感心理如梦似幻。、
      
诗的首节呼唤美丽的帕娅打开毡房的门,让月光照进来,映在带有印花的地毯上。时间,人物,场景,情形,交代的一目了然,但不是小说那样地叙述。月光下,毡房里,诗人呼唤美丽的帕娅,打开毡房的门,是让皎洁澄明的月光映进来,一起席坐在印花的地毯上。宁静温馨的诗意如清莲出水,盎然其中,已是动人情衷了。
      
诗能移情,就是随诗心流转。感受作品中纯净真挚的情怀,达到同情共感,沉浸于一种美好的愉悦,以暢达情志,这就是艺术欣赏最惬意与涵养心性的过程。这样的移情是作者与赏者在心灵的桥梁之间,在表现与接受,感染与联想之间,情形再现,心有灵犀,交相辉映,而达到感知想悟共鸣的情态,在直觉与知性里焕发出自由晓畅完全进入纯粹精神愉悦的一种境界。
      
诗的第二三节就这样以主人翁主观铺设的情形,把我们带向诗意的深处。我们把属于喀拉峻草原的留给静夜,还原成牧草;把高贵的交给汗腾格里峰/把卑微的交给库克苏河/我们只选择平和。不得不深味文字间的情感,不得不感受文字背面作者的情思,不得不调动可能的想象力,意会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识。这样的移情,可以衡量作品的成败,可决定艺术的品质。而引发的联想与意味就在于兴象之间,就是抒发情感所依托意象。兴是感发,象为景象,带有情感色彩和意味的景象,能引人联想动人情思而交融成诗歌表达中的意象。地域性的喀拉峻草原、汗腾格里峰、库克苏河,无疑承载着特克斯人的历史文明,是他们生命中文化与情感符号。乌孙人入侵,大月氏的迁移,历史中的征战,赖以生存的草原河流,在诗中选择这样极富有意味的符号,交代了诗中的情感。此时此刻,与帕娅席坐在洒满月光的毡房印花地毯上,把历史的沉浮,远去的苦难,尘世的厮杀,交给辽阔的草原;高贵卑微的,荣光与屈辱的,交给雪峰与河流,我们只选择平和。似乎平静蔼然,诗情却穿越了无限时空,波澜起伏归于平和,是诗人把我们带入了这样的情形。
        
第四节,承接着这样的美好,由远而近,直抒胸臆,表达出:我们为所有爱过的人祈福,把恨归还给泥土,多么虔诚博大善良的情怀。在这美好的月光之夜,祝福一切有爱的人,宽恕一切罪恶,放下所有的仇恨,就是这样选择平和。两情依偎,月光相伴,天地澄澈,宁静祥和,此情此景,让人顿生婵娟柔情。
      
诗心就是有情之心,情动于衷,赋情于物。物为情动,情随物转。借物像表达内在的情思,就是主客观在诗中的统一,就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式。无情之景无以感人,无凭依的情感就会空洞。所以诗以集万象为心所使,情思凭万象承载而分明。爱恨就是这样才能说得清,在艺术里统称为表现。诗抒情言志的关键就在这里。
   
这个季节,草很肥美
你不用为牧草的枯黄忧伤
更不必为牧群的饥饿担忧

平和地,让一群野山羊放牧草原
让几朵野百合开在心上
把月光揉进发梢,如银子流淌
            
草原上的诗人与帕娅,如何能像月光般在毡房里平静温馨地生活?“这个季节,草很肥美/你不用为牧草的枯黄忧伤”,多么宽慰人心的抒情,水草丰美的季节,不用为牧草的枯黄忧伤。放牧的牛羊就不会饥饿,美丽的帕娅就不用为冬天漫长的生活而担忧。单纯明净温暖祥和,像草原自由来往的野羊,像山坡上竞相绽放的野百合,无忧无虑,天堂般的生活。缕缕月光揉进帕娅的发梢,飘散的发丝银光闪烁,如梦似幻,拨人心弦。感受这样深情的吟咏,款款暖意,在文字间熠熠流辉。
     诗中反复出现“平和”,选用了“野山羊、野百合”,不妨体会下诗歌创作中,营造意境,深勾情思的潜在轨迹。这首诗反复铺陈,设景处情,意在描绘或营造出一个宁静祥和,放下忧伤,自由而温馨胜似天堂般的生活场景。“平和”就成了抒情的主线,场景,意象,情态都为此服务。把恨归于泥土,高贵的卑微的还给高山河流,肥美的牧草,印花的地毯,明媚皎洁的月光,相互融合辉映出这样平静安然的景象;“野”除了粗野、野蛮之外,也是自由。不受拘束的自由,既不要清规戒律,也无需三纲五常。就是这样的“野”,才能“放牧牧场”而不是为牧场所放牧;就是这样的野才能自由绽放无忧无虑。这是回归自然的宁静,生命原性的呈现。不为灾难饥饿、收获与失去所困顿;不为俗世凡尘所牵绊,生命与生活因为这样的自由而平和,这正是诗歌与艺术所追求的美与善的境界,诗意的美好,所打动我们心灵的就是这样的诗歌精神。选择野山羊,野百合起到了这样寓意,我在与诗友交流中所提到的意象要准确,恰到好处,而不是晦涩生硬随意拼接组合也就是这个意思。炼字与炼意在诗歌创作中永远是相辅相成的。
      诗的最后一节就无需解读了,一切归于美好。用月光装扮着纯净美好和善良的心灵,达到完美抒情的目的。需要与诗友交流的是,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作者在倾心吟唱。虽然以帕娅作为抒情对象,缠绵反复地宽慰叮咛,但终还是为了抒情设情造景,假托于人而成情形,这也是诗歌艺术常用的抒情方式。诗人在作品中的开头嘱唤帕娅打开毡房的门,让月光进来,到不用为牧草的枯黄而担忧,如银子流淌的发梢,炉火正旺,炽热的眼神,美丽善良怀着淡淡忧伤的帕娅形象还是跃然于读者心中,同构出宁静蔼祥自由平和的诗意情境,这样的诗意氛围又鲜明地反衬出帕娅的淑静与美丽。一幅类似莫奈画中林中的晚餐,油画般地带给我们一幅草原温馨的画卷,是可感可触的。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梁北雁 | 2016-9-21 21: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
掌声响起来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