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鹿放歌 于 2016-12-4 18:32 编辑
说起周至,我心中可熟悉了,周至老县城、周至水街、周至猕猴桃、周至苗圃等等,我听说过好多年了,尤其是著名作家叶广芩笔下的《老县城》,使得我对周至这个地方产生着浓厚的兴趣。说来也惭愧,就这一百多里的地方,我都没有踏进半步呢。值得欣喜的是,我今天去周至办事,虽然是匆匆路过那里,可周至乡村给我的印象太美了,太美了。 坐在大巴车靠近窗户的作为上,这也是我习惯坐的位置,因为每次外出,我都会放眼向车窗外眺望的。当大巴车进入周至境内时,我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早就听说周至是传统的农业县,果然名不虚传。新修没几年的南横线旁那一排排树木还有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猕猴桃果园,此事时候已是猕猴桃上市的时候,马路上不时还能碰见果农摆着猕猴桃的摊点,就连那猕猴桃酒都能看到;当大巴车驶进乡村公路时,我眼前的两排高达的树木在飞速地向后移动着,我虽然还叫不出树木的名字,可看着那高大而粗壮的树干,我感到惊奇,那树龄肯定都长了,光看着这么多古老而有年龄的树,就不由得让人感到周至这个地方的古老和文化底蕴的深厚。 大巴车疾驰在去哑呗的路上,我眼前的村子一个一个被抛在后面,我被眼前村子里的房子深深地吸引了,真是让我好生惊奇。虽然村里的一排排房子离我还有一二里路,可那一座座房子的房顶看起来却很有特色。那一座座房子的房顶几乎都是用布瓦铺着,那略显黑褐色的布瓦铺着的房子让人不感兴趣都不行,看惯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虽然现代,可我还是打内心里不大喜欢。那铺着布瓦的房顶分外给人一种古朴、大方、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感觉。其实村子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两层半结构,两层楼房是肯定的,所不同的是,都是在第二层上面加盖了半层,上面是木瓦结构,跟过去祖辈流传下来的房子结构是一致的。木梁上面是檩和椽,椽上面铺有薄木板,经过处理,在其上面在铺上一个紧贴一个的土瓦,那土瓦是椭圆形的,下雨时也一定是利水的。还有那屋脊上立着的各种造型,有花、有图案、有字体等,毕竟是离我远了,只能看到其轮廓,具体什么图案和文字,则是看不清的。 下了大巴,我走进了一所村子。周至的村子,那还真不可小呢,虽然周至还是西安市的贫困县,可这里的乡亲们除过果树等农产品收入以外,在外打工的也特别多,这还是我从街道上坐着马櫈的一位老者嘴里听到的。这里的乡亲勤劳,每年除过果子等收入外,还有打工的收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家家楼房盖了起来,再加之村里的统一规划,那一排排、一座座有着现代和古老相结合的房子就成了周至乡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听老者讲,周至为啥一直是西安市的农业县,那是因为周至有黑河,承担着向西安市民供应自来水的重大责任。这样以来,处处是果园、处处是农田、一切都是自然的、生态的、远离了工业污染,还有那生长着的大片、大片苗圃、山林等,周至这个地方那才是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谁不向往呢?周至水街就是个典型的代表,那一年四季的游人就是对周至美丽景观的肯定。 今天我虽然是匆匆的过客,可我觉得今天特别有意义,也收获了不少知识。我特别感谢那位老者,他是个有学者风范的老人,尤其是老者给我讲了家家屋脊上那一个造型和图案,那可是有着古老讲究的。那屋脊中间正坐的就是姜子牙的化身,老人说姜子牙给一个个有功之士都封了官,最后到自己没啥封了,就坐在中央的位置;还要那老者讲了,房子最边上的“鸡”的造型分为张口和闭口两种,张口的肯定是过去的官宦人家,闭口的则是普通的老百姓。老者虽然已是八十岁的高龄,可老者头脑清楚、说话一字一板,不愧是村里有着崇高威信的人。老者给我讲了许多,这是我近几年来所遇到的最让我尊敬的老人。 周至这个美丽的地方,我算是来了。虽然在短短几个小时的走马观花中,没有看到的地方还很多,可我但就今天亲眼看到的乡村美景。我自己都心满意足了。我已经喜欢上了周至这个地方了,我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乡村。
【作者简介】 白鹿放歌,原名刘建志,白鹿原砲里人。钟情于乡土文学,作品散见于《陕西农村报》、《西安日报》、《西部文学》等刊物,活跃于多家文学论坛。自媒体、网络达人,热爱生活,是一位务实的好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