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写在小说《南腊河畔的青春》《摇曳的凤尾竹》出版之际

[复制链接]
查看1848 | 回复8 | 2016-12-3 15: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上清风 于 2017-1-21 10:47 编辑

    我的长篇小说《南腊河畔的青春》(《摇曳的凤尾竹》《南腊河畔的青春》合集》)于2016年8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在 "中国作家书系第四辑" 正式出版发行了。说实话,该书出版,我的心情早已没了当年写剧本时,剧团把我的剧本搬上舞台的那般激动,有的只是一种了却了一桩心事似的感觉,十分的平静,仿佛肩上卸下了一副重担似的,一身的轻松。
    《南腊河畔的青春》和《摇曳的凤尾竹》写的是我们当初知青的故事。写这两篇小说并不轻松,而且心情十分的沉重。毕竟我是在写我们那个年代我所熟悉的人和事。
   《南腊河畔的青春》写的是我们水利兵团当年的故事。记得二十多年前我们二连知青战友在高桥聚会,因为我在浦东新区文学协会任理事,喜爱码几个文字,所以有位战友建议我把水利兵团的人和事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写下来,以后也好有个念想。当时就暗暗下了决心,不论怎样,在有生之年我一定写。于是,先后断断续续地写了十几年。那时在建筑公司搞管理工作,因为要考建筑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注册建造师,从文科跨行到理科,一切得从头开始。许多门课要学习,还要参加全市的统考。所以,那些年静不下心来写,期间中断过一些时日。直到退休,我婉拒了多家单位热情的返聘,用了二年时间,才得以静静心心地写完定稿,并分开以六篇万字以上的小说章节发表在江山文学网,承蒙江山文学编辑的厚爱,拙作六篇均获精品。
    《摇曳的凤尾竹》,写的是插队知青的故事。七零年七月,我离开了水利二团二连,有幸调入政治边防和划分阶级成份工作队。四年多时间生活在少数民族山寨,与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四同)。回沪以后,我把这些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写了一些回忆的小文。在工作队期间,我认识了不少北京、上海、昆明和思茅景洪的插队知青,也深深被插队知青的故事所感动,但当时自己还没有写长篇小说的打算,因为没有一个好的结尾,没法动笔。
     2015年一位原籍上海宝山留滇知青
从西双版纳回沪,打听到我在写版纳知青的小说《南腊河畔的青春》,便找到我,席间给我讲起一个上海五角场在云南插队知青的故事,让我一定想法写进小说中。他们宝山当年到云南去了不少的知青,1969年知青返城,有位男知青为了回沪,把襁褓中的亲生女儿留在了山寨,自己回了上海。三十年后,女儿找到上海。女儿就一句话,我们承包了橡胶园,不缺钱。妈妈不在了,我到上海只想见见亲生父亲一眼,他是我在世上的唯一亲人。可那父亲没有认这女儿,更没有见面。因为父亲自己过得并不好。
    听到这故事后,我构思了个短篇小说《寻父》,写一个儿子为了母亲的遗愿,三十年后来沪寻找父亲,没想到父子相见日却是父子的永别日。短篇小说《寻父》先后发表在江山等网站上,《浦东文学》杂志也予以刊载,文汇出版社长三角文丛《酒家》(短篇小说集.徐建忠著)也予以收录出版。后来,我就用《寻父》作为结局,构思长篇小说《摇曳的凤尾竹》。从《摇曳的凤尾竹》的构思开始,一直到小说的完稿,我的心一直被揪着,自己也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些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中,好像再次端起这酸甜苦辣酿成的酒,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这个中滋味只有我知道。在动笔的那些日子里,满脑子都是那难以忘怀的情景,即使在睡梦中,也是那条川流不息的南腊河,是寨边那丛摇曳的凤尾竹,还有那人,那事,那情。醒来,却已是往日的岁月。说实话,这小说是我含着热泪构思,含着热泪下笔,含着热泪修改完稿的。小说完成了,可大脑空白了,思绪定格在了那个年代,眼前闪烁的是昨夜的星辰……

    两篇小说写好后,先发在自己QQ空间,后来我的战友"涛声依旧"把小说转至凤凰网的水利二团二连网站连载,我又先后征求过不少当年上山下乡知青、南腊河畔水利兵团战友和文学网站编辑老师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特别是水利二团二连——我老连队的战友和思茅中学、景洪中学如歌、小草等上山下乡知青的肯定,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宽慰和支持,觉得自己的这份心血没有白费。特别值得感谢的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先生亲自为《摇曳的凤尾竹》题写了书名;浦东新区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勇永敢先生为《摇曳的凤尾竹》作序;上海市作协总干事、诗歌委员会总干事、《长三角文学》杂志主编、浦东作协主席王亚岗先生在为我的短篇小说集《酒家》作序《抒情写意显魅力》中,对《摇曳的凤尾竹》作了充分的肯定;中国林业作家协会朱华胜先生的《凤尾竹摇曳痛暖人生》、河北省作家协会兼澳洲华人作协理事王若冰女士的《摇曳的凤尾竹下,永远的青春时光》、齐齐哈尔作家协会绿绮女士的《凤尾竹的梦呓》等作家在文中给予了支持鼓励。
    记得当年有几位战友对我说过,希望把我们的故事写下来,把这段历史传下去。当时我承诺了,一诺千斤哪! 因为以前我在文化系统工作时,以写舞台剧本和故事为主,写小说不多,写长篇更少。今天书出版了,我终于可以这样对他们说,虽然小说还很不成熟,但总算没有辜负战友的嘱托,也实现了自己当初对战友们的承诺。

    最后还是这句话,谨以此书(《南腊河畔的青春》《摇曳的凤尾竹》)献给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敬献给云南水利一、二、三、四、五团的战友。
                                            2016年9月10日于上海浦东


简介:
    徐建忠,笔名:海上清风。1953年出生,1969年12月赴云南水利二团,1970年7月调至云南省政治边防和阶级复查工作队,1975年初调人民银行西双版纳中心支行工作,1979年回沪。在文化系统工作多年,1984年参加了上海市基层创作人员的编剧进修。期间,创作过舞台剧本、小说、故事和歌词,在市、区、县汇演中多次获奖,被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联合授于上海市故事家。作品散见于《中国电影报》《华东文学》《浦东文学》《山东文学》等,著有长篇小说《南腊河畔的青春》《摇曳的凤尾竹》(合集,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作家书系第四辑)和短篇小说集《酒家》(文汇出版社-长三角文丛)。目前是西部文学小说版版主,星光文学小说故事版版主,《华东文学》(小说)编辑,《浦东文学》(小说)编辑,上海市浦东新区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副秘书长。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乌苏里江人 | 2016-12-3 17: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为我们知青的岁月留下历史的墨迹,值得赞赏!我的九十万字知青题材长篇小说,出版在即。愿为知青生活的真实再现,洒下汗水······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6-12-3 18: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乌苏里江人 发表于 2016-12-3 17:51
好!为我们知青的岁月留下历史的墨迹,值得赞赏!我的九十万字知青题材长篇小说,出版在即。愿为知青生活的 ...

让历史记住我们这一辈,也祝你的知青长篇早日付梓出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凤霜 | 2016-12-4 05: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傅笔下在线的是知青的岁月留下历史的墨迹,难忘那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祝贺师傅佳作问世!问好师傅冬日安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6-12-5 19: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凤霜 发表于 2016-12-4 05:39
师傅笔下在线的是知青的岁月留下历史的墨迹,难忘那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祝贺师傅佳作问世!问好师傅冬日安 ...

谢谢罗老师鼓励。晚上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水情韵 | 2017-1-8 17:4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品之作!欣赏、点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9291047 | 2017-1-9 02: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9291047 | 2017-1-9 02: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程贤富 | 2017-1-9 10: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看完,一片唏嘘!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难忘的记忆,肯定是作者流着泪写完的。祝贺,希望哥子再创佳绩!
打赏鼓励一下!
无论别人捧我还是踩我,我都不会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