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护生画集》学孝道

[复制链接]
查看625 | 回复1 | 2016-12-31 10: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程龙 于 2016-12-31 10:24 编辑

    午后,阳光正好,沏杯茶,独坐飘窗捧读丰子恺先生所画,弘一法师配诗的《护生画集》,一幅幅不甚复杂的漫画,一首首简单的诗文,却内涵丰富,含义深刻。这也符合画集“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的宗旨,也就是用简单的画,短小的诗,深入浅出向读它的人传达“护生”也就是爱护生命,放弃杀戮的理念。《护生画集》中有那么几幅动物幼崽报恩母亲的漫画和诗给我印象深刻:《孝鹅》中一直母鹅身上盖着草帘头低着看不远处的小鹅,小鹅则垂首嘴里衔起地上的刍草。文曰:“唐天宝末,沈氏畜一母鹅,将死。其雏悲哀不食,以喙取荐覆之,又衔刍草列前若祭状,向天长号而死。沈氏义之,为作孝鹅冢”《为母乞命》中有一人手拿刀站着,地上一蹄子被绑的母羊,一双腿跪着的羔羊。文曰:“邠州屠者安姓家,有牝羊并羔。一日,欲刲其母,缚架上之次,其羔忽向安双跪前膝,两目涕零。安惊异良久,遂致刀于地”《葬母》中三条小狗嘴中吊着骨头,神情哀戚。文曰:“淮安城中民家,有母犬烹而食之。其三子犬各衔母骨,抱土埋之,伏地悲鸣不绝。里人见而异之。共传为孝犬”还有诸如《拔箭》、《母之皮》、《反哺》、《马恋其母》
   读完,眼睛不由自主的湿润,被那为母悲哀不食,向天长号而亡的小鹅;为母拔箭,取木叶塞创的小猿;抱母皮跳掷的孝猿;为母跪地乞命的羔羊;为母葬骨的小狗;反哺老鸦的小鸦;时时觅母的小马而深深感动。
  反观人类,有些人反而不如这些动物。想起前阵子看到个新闻,一女子向母亲要钱被拒,心怀怨恨的她把母亲绑了起来,将家中的温度计砸碎取出水银,当着7岁女儿的面强行喂母亲喝下。随后,她翻出母亲的钱,带着女儿和尸体一起生活两个多月,后因无法忍受尸体腐烂气味才搬走。因楼内气味刺鼻,邻居报警得以案发。还曾看过一个老母亲生了四五个子女,老伴早亡,自己一人将孩子带大,女儿出嫁,老人上了岁数轮流在三个儿子家居住,可儿子不孝,相互推诿,大儿子将母亲送到老二家,老二将母亲拒之门外,最终老人饿死在二儿子家门口不远的地方。除了这两条新闻,还有午饭前,在手机上看到的一个新闻,安徽一老妇七十四岁,生养六个子女,儿子入赘大山里,老伴去世,两个儿子都没回家看一眼。女儿们都嫁到外地,不回家,老人住在二十多平米的小房子,棺材早已请人打好,每天独自守着棺材才安心。
  这三条新闻读之令人愤怒、心寒,母亲辛辛苦苦将子女生出、养大,没想到却被禽兽不如的孩子为了个人利益送了性命,或者不闻不问。想不通是什么让这些子女心肠硬,还不如为母拔箭的猿、为母乞命的羊、为母葬骨的狗?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是我们从小学的,可如今,有些人明明身强体壮,四肢健全,却不工作,而是在家玩游戏,靠“啃老”过活。这些不孝行为于法于情都该受惩罚,它们既违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也违背了佛教的教义。佛教中就有《佛说父母恩难报经》、《报父母恩咒》
  仔细分析这些不孝行为,固然有他们的自私贪婪作怪,不得不说他们的父母也难辞其咎。佛教里有因果说,种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农村子女多的家庭父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城里则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将儿子当成宝,宠着惯着,溺爱之极。不让他们干任何活,家里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给孩子,想要什么给买什么,害怕他们吃点苦遭一点罪受一点委屈。自家孩子欺负别人孩子,或者干其他坏事不及时制止并加以引导,而是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开脱。就这样一步步将孩子变成“啃老”族,甚至走向犯罪,这些父母最终自食恶果。我想父母需及早给孩子们“断奶”,从生理到心理让他们能够自食其立,明白生活的艰辛,从而学会感恩。或许我的观点有所片面偏颇,但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确确实实存在不当之处。上面是我以为的家庭方面原因,而学校方面则只重视学生们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德育,怎么样做人。我们常说小树不修不直,想要孩子成材就得从小好好教育,不光是学习,更多的是做人。孩子做错事,再小也要指出来批评纠正。孩子做好事,在小也要肯定表扬。当父母的以身作则,担当榜样,让孩子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认为《护生画集》不仅仅是宣传“护生”“戒杀”的佛教理念的作品,也可成为教育孩子善良、爱心、懂得怎样与人、与动植物相处的很好的读物,父母和孩子都能够从里面学到不少为人之道。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6-12-31 19: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祝新年创作愉快!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