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寄浓情
“正月十五灯正新,满街灯火白如银。”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在农村也是新年里的重头戏。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盏盏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的灯笼,把原本寂静的乡村的黑夜装点得五彩斑斓,绚丽夺目。 今年在乡村过元宵节,过得有滋有味。既有现在城市里多彩的烟花,也有着乡村里的明月当空;既有城市里的观灯、猜灯谜,更有着乡村里的踩高跷、舞狮子。这是城市里的文明味儿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一个元宵节,真让人耳目一新,大饱眼福。那挥洒着不尽的是无尽的童稚野趣与璀璨的都市文明。
白天的元宵节别具风味,男人们顺着大街上溜达,孩子们跑到大街上玩耍,大闺女、小媳妇凑到大街上显摆着新衣服,老太太们迈着“三寸金莲”到大街上看光景。 一会儿,新农村的街道,舞狮子的来了。只见两只狮子张开欢欢喜喜的大口,摇头摆尾地迎面而来,时而一左一右,时而一前一后,把个狮子舞得活灵活现,游走在元宵节的大街上,东街头喝彩声,西街头叫好声,此起彼伏,平添了元宵节的浓厚氛围。
才送走了“狮子”,又迎来了缓缓地而来的高跷队,这些男男女女,花枝招展。你看,他们脚下都踩着长长的木棒,足有一米高,甚至更长一些,我既惊怕,又怀疑,惊怕得是这么高会摔伤的,怀疑他们是怎样“站”起来的,怎样保持平衡的。再一细看,还有两个男女高跷手,才十一二岁,他们在高跷上,面无惧色,神态自若,如履平地。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扮演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还能翻两个筋斗呢!你看他抓耳挠腮,那滑稽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还有“穆桂英挂帅”,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偏僻的乡村里,竟有扮演穆桂英的高手,个个表演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我真为她捏着一把汗。看完了“孙悟空”、“穆桂英”的“武戏”,后面“文戏”接踵而至,只见文质彬彬的“诸葛亮”英姿飒爽、羽扇伦巾,迎面走来;高跷上的“诸葛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些演员们还跟大街两旁看热闹的互动,嬉笑打闹,真是滑稽有趣。有的说:“快看,那不是喜梅的闺女?”“是啊,那个是王根柱的儿子。”元宵节里的高跷表演真是热闹极了!村民们拍手叫绝。说着、走着、笑着,跳着。
又来了秧歌队,乡村里三四十岁的妇女都爱扭秧歌,元宵节里扭秧歌,那是必须的,随着秧歌的扭来扭去,元宵节的气氛更浓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就更多了。
“ 快看,快看,放烟花了!那是天女散花、这是孔雀开屏、那是莲花盛开,这是……” 。听着叫喊声,我也迫不及待地踮起脚尖看去,看着那姹紫嫣红,落英缤纷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 ,我们都陶醉了!。 难忘今宵。看完烟花,大家来到村文化娱乐中心,有的猜灯谜,有的参加游灯和灯展比赛。
老年人们则参加到“温情元宵盛宴”中,那场面,更生动令人感动。看,今年,村委和村妇联组织了“爱心自愿送汤圆”活动。村里,凡是在外地打工子女的家眷及孤寡老人都可以来这,免费吃一碗温情汤圆。 “每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 元宵熟了,漂在锅里,轻轻一拨打着旋儿,像我扑棱扑棱的心跳,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心花摇曳思念的时刻。看着冒着热气的汤圆,静静地躺在白色的瓷碗中,圆的完美,无可挑剔,且闪烁着晶莹诱人的光泽。是啊,“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火宜烹白玉丸”又是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元宵节。 满怀柔情,几丝眷念,花开有声,落英无语,一锅元宵煮飘摇,一场团聚,一世离歌,惟有真情不老。每一碗元宵,每一个元宵都有亲人的疼爱,粘着血缘亲情,需要用心去咀嚼,或深或浅,或甜或淡····咬一口甜黏的元宵,嫣然了人们的思绪。是的,我在想元宵节它是一个让甜蜜和思念、离愁和失落、遥想和回忆占据春帏意闹的日子。 元宵香甜,寄浓情。看,这些老人们,吃着热气腾腾的圆圆的汤圆,感动万分,一句句“谢谢,谢谢!”都包含了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对爱心村民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敬老爱老的文明新风的感慨。 元宵节啊,你知道今日又让多少人感怀吟叹,编情为经,织爱为纬,细细地密织思念的网,用丰润晕染的唐诗念你,用豪放婉约的宋词粘你,用饱满情怀的丹青妖娆你,用感人心魄的乐曲萦绕你我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