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津海河 于 2015-1-20 23:50 编辑
2007年4月底的一天,已从军队转业的我,和家人一起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列车,由天津出发后,沿着京广铁路快速奔驰,22个小时后到达武昌,然后转坐开往县城的长途客车,3个小时后回到了县城的家里,第二天坐了1个小时小客车到乡里后,再骑上自行车,奔向30年前住过的村落。 自行车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上行进,约半个小时后,看见在河边的一侧,有一片树林,密林深处,就是我30年前住过的小村庄。仰望初夏的天空,依然和30年前一样,遥远而湛蓝,几朵白云悠闲地过,把我的思绪带到了30年前...... 春天,蓝蓝的天,清澈的湖水,金黄的小麦,绿绿的树;牛正把大半个身子浸在路边的水沟里,悠闲地打着响鼻;在远处的麦田里,有一对农村夫妇正在耕田,男的在前面把犁,女的在后面挥鞭赶牛。村里好多女孩头上长虱子,还有白色的几子(以前这么叫,现在叫头皮屑了),可是那时没有洗发露,甚至连肥皂都没有,对付的方法是拿煤油洗,可谓在贫困的情况下对付虱子的一大发明,还很灵的呢。 夏天,河边的风景充满生机。一些怕热的孩子小半天泡在水里,当他们露出水面时中,浑身湿漉漉黑黝黝人;走过河边时,经常看见县河边有光着背的人力纤夫正在拉纤;后部印有“汉川”“枣阳”的轮船鸣着汽笛开过,在河里泛起的拍打着岸边,以致正在岸边捶衣服的大姑娘小媳妇不得不停下来躲一下。晚餐后,几乎每家都会搬出个大竹床,用2条长凳把它支起来,小孩横七竖八地躺在竹床上,炽热的身体已迫不及待地与竹床亲密接触,很是惬意的。大人们则轻轻地在一边摇着扇子,为床上的小孩散热和驱赶蚊子,同时讲述着在遥远的天空里牛郎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他们在天上,距离很近却不能相见,等一年才能在鹊桥上见一次,小孩边望着繁星密布的星空,听着大人们的讲述,慢慢进入了梦乡。 夏天,能用来解暑的只有水果,不管多么贫困,在农村向来是不缺水果的,如傲(音)瓜、香瓜,可是汽水却是稀罕的东西。记得某个夏天,5岁的我到村里的供销社买了一瓶汽水,营业员把盖打开后,我舍不得喝,因为那时人们都没喝过汽水,营业员叫我别露汽了,我就用手堵住瓶口,快跑了3里路,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喝。奶粉更是稀罕的东西,更是没有的,一次,爹爹(江汉平原叫爷爷为爹爹)从外地回来,带来了一小瓶浓缩的奶水,家里用水稀释让我喝了好长时间。 秋天,农人们在收获了一年的果实后,开始准备做饭的燃料。那时还没有煤炭更没有天然气,农人们自有农人的办法。在路边一垛堆如小山的草垛前,大人们巧妙地把稻草编成一长条,小孩们用绞子钩在稻草上旋转,边绞边往后退,大人们则不断地添加稻草,叫绞把子,大人们再把已拧在一起的稻草拧成8字状称之为把子。软一些的稻草则用来绞要子,用来捆把子,秋后,家家户户的灶前堆满了把子。 冬天,小孩们都穿上了新衣新帽,一群10多岁的孩子挨家挨户到各家拜年,一起说“恭喜您郎过年了”,然后收到一根赏烟,全村走下来,能收20多根赏烟。我们几个小孩盼着在外地工作叔叔回家给我们押岁钱,穷叔叔给钢铁工人(5元),富一点的叔叔给大团结(10元),那两年过年时,我们都要把村里最好的摄影师请来,摄下全家福。
补充内容 (2015-1-21 12:21):
此起彼伏的鸡叫声音,像是在比赛,我收住思绪的野马,缓缓地回到现实里来,充盈耳朵的,是鸡叫声和脚踩在灌林丛里吱吱的声音,映入眼帘的是阳光、大树、随处可见的绿植以及清香。20多年来,我一直为生活和事业奔...
补充内容 (2015-1-21 12:23):
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我无暇顾及家乡。可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有时会忆起我的童年,我就会想起在江汉平原的上空,有一方最蓝的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