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散文】《我的父亲》

[复制链接]
查看1641 | 回复3 | 2017-6-19 13: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盛唐从容 于 2017-6-20 16:25 编辑

我的父亲
农历十月初四是我父亲六十三岁的生日,按理我应该去给父亲祝寿,欢乐的度过这天的。可是从伦理来说,如果有祖父母健在,父亲再老也算小孩,不能庆寿。我没有去为父亲祝贺、庆寿,因为我还有九十高寿的祖母健在,去了父亲会批评我的。在父亲生日之夜,我只能回想我所知道的父亲的一些家事春秋。
    我的父亲六十有三,头发花白,身材高大,虽是农民。但知书达理,思想先进。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农民。
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就好像是孝子贤孙。在我很小的时候,现在只有模糊的记忆,父亲是村里大队的会计,掌管着全村成百上千人的户口和收入,他常坐在依旧摆放在他房间的那张红木桌上伏案工作。有一年我的太祖母去世过三周年,他请来了外村的老艺人捏泥人,唱影戏,以告太祖母在天之灵。虽然那时我的三位爷爷都在世,可他们都无能为力,只有父亲能挑起这担。
我姐弟几人还很小的时候,家境比较困难,父亲身体不太好,常吃药打针的,加之粮食又短缺,使父亲肩上的重担更为沉重,这也使得他的脾性暴躁不安,时不时的发脾气,有次竟将吃饭的碗摔碎了,吓得我们姐弟几人哭作一团。看着儿女们被惊吓的样子,他又将我们哄乖逗笑。他自责说,都怪他,有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火。现在想来,当时不论是谁也会发火的,因为那时国家实行按劳分配政策,一切经济和粮食的来源都从劳动中得来,他能劳动却不能长期坚持;我的母亲因小弟太小也不能劳动;我们姐弟几人又到了上学的年龄;爷爷只知劳动从不管家里的事。在那内无精神支柱,外无经济救援的情况下,心急心气不由人火冒三丈、气上心来、摔碟拌碗的。即使在他病魔缠身、心烦意乱之际,仍以坚强不屈的意志坚持让我们适龄上学,不耽误我们的学业。虽然我们几人在学业上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父亲总算供我们读完了初中、高中。这,不怨父亲,怨只怨我们太懵懂,不珍惜,没有用功读书。父亲已尽到了他应尽的责任。不愧为我们爱戴的好父亲。慢慢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爷爷奶奶也老了。爷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父亲又犯难了,虽说爷爷奶奶生养了父亲和叔父两个儿子,可叔父从不管老人身体的好坏,更不用说其他事了。父亲想方设法苦挣工钱,从我们并不宽裕的经济中拮据资金,在一年年近三十的早上,邀请了位做寿棺的匠工去给爷爷奶奶买棺木,以解他做儿子的心头之事。这事过后没有两年,爷爷老已将至,病逝于中秋之季。
父亲的贤孝好像感动了天地,渐渐地身体恢复了健康,也是我们家时来运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搞活经济,年过四十的父亲不耻下问,求教于比他小十岁的技工人员,苦学水暖安装技术,使我们家的生活困境有了大的好转,后又与别人合资办蛭石厂,我们家慢慢地从饱和达到了拥有。父亲又将家里的旧瓦房全部拆换成六间两层半的楼房。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辛劳的父亲已鬓染霜白,我们姐弟几人也成家立业,看着儿孙们健康成长,现在的父亲好像变了一个人似地,身体强壮了,整天乐不合嘴,脾性也好多了。即使我们做错了事,也只是说说,不再发火。虽已进老年,身体和精神状况比我们小时候好多了。他现在是我们周围最幸福的人。因为上有九十高龄的老母护着,下有二十几人的子孙拥着,虽比不得官高位显人的恬适自在,但却时刻能品尝天伦之乐,岂不快哉、乐哉?
我爱我的父亲,他用多病的铁肩担平了我们家的坎坎坷坷,使我们过上了芝麻开花一样的幸福生活。他用行动为我们下一代做出了孝敬老人、关爱子女的楷模。使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做得说不上很好,但却让人能舒心自在。
我爱我的父亲,祝他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农历二零零一年十月初四晚于长宁
                                          
重读父亲
时隔十年,我的父亲今年七十有三了,但仍精神矍铄,干劲冲天,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看着父亲老当益壮的样子,我们都很高兴,庆幸自己有这样的父亲,能时刻庇护着我们,让我们不论何时都感到生活的恬适与自在。
提起父亲,我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上文中的那些事实都是我跟随父亲多年的亲身经历,因年幼懵懂,只知父亲是位性情暴躁的严父,是一个上有老母下有子孙的幸福者,也知他为我们家经风沐雨的点滴,却不知他为家为儿女们所付出的不为人知的艰辛事迹。去年腊月,大姐一别十年回家后,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热炕头上,叙说着过去的一些事,才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了父亲的仁慈与温良。
我们一家十多个人簇拥在母亲烧的热炕头上,东聊西谝着家的过去。
父亲很精明,好像自幼就是。十三岁时,就是二十多口人过合的大家庭的联络员。他说他的小叔父原在武功镇的药房干事,家里不论有大小事,如给叔祖送干粮,或是要钱接济家用,他都用两条腿奔走二十多里路,翻沟越岭地去通风报信,若叔祖不答应,他就死缠硬磨,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非完成曾祖父交给他的任务不可。这也常使得曾祖父及家人宠爱他有加,有时也会引起叔祖们的不满。曾祖父常夸他从小就很能干,是个能挑起养家糊口重担的汉子。
父亲二十岁时刚从学校毕业,以一位热血青年的身份参加体检,准备参军报效祖国。身体状况一切都好,唯独春季双眼易患结膜炎而害得他壮志未酬。后来他参加了拓石铁路段的建设,在那儿苦干了几年,到转正时却因家里急需劳力又返回了家乡。在我们家里现在仍存有几张发黄的照片,是父亲在铁路段时的风光留影。回村后不久,父亲以他的精明才干被推选为大队会计,一干就是十二三年,在这十多年期间,为了养家糊口,他白天上班,夜间和伙伴们披星戴月骑着加重自行车,奔跑在咸阳至宝鸡的中线上,用自行车驮运小猪仔,以此来增加额外收入,接济家用。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父亲说那晚风大雨大的,他不小心摔倒了,手掌不知碰到了什么,摔出二寸多长的口子,血流不止,他急中生智撕烂了一片衣襟,用布片缠绕着手掌继续前行,等天亮后再看手掌。血止住了,可包裹的布片却黏在伤口上,去掉布片包扎时又是一阵钻心裂肺的痛啊。
干了十多年后,因我们姐弟逐渐长大,祖父母渐已老去,父亲肩上的重担不断加大,他感到这样还是不能饱和家用,毅然辞去了会计之任,和同伴们跑起了贩卖猪仔的生意。在那时是投机倒把的,能干这些事的人都要秘密行动。可父亲为了我们的家,为了我们的生活常提心吊胆,冒着生命危险去苦熬苦奔。其付出的艰辛谁人能知、哪人能晓?唯有父亲肚知心明。
由于父亲工作认真,账目清楚,大队部在抗旱救灾钻机井的会战中聘请父亲,总管井队的账目。在一次为井队购买设备时,他只身带了一万多元钱前去出差,七十年代的一万多元钱在当时经济匮乏的情况下,对只有十元面钞的农民来说真乃天文数字,多么的难能可贵啊!父亲也是慎之又慎。他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在铁饭盒里,再装进手提袋,上火车时他把提钱盒的手向前高高的举起,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钱盒袋,小偷趁上车拥挤之时偷走了父亲随身带的零用钱和一包烟,上车后发现零钱和烟被偷了,吓得他和同伴出了一身冷汗。他们喜极而庆没有筹成大错。那次,他们光荣地完成了任务。 父亲在那一干又是六年,钻了十几眼机井,大大的解决了引水灌溉之难。
完成了引水灌溉工程,父亲又参加了兴修水利的大会战。宝鸡峡至武功段的支渠上留下了父亲的足迹和汗水。一晃几年又过去了,也随时代的前进到了一九八零年,大锅饭的农业社解散了。生产实行责任制,我们同样享受到了包产到户的优越。父亲在农闲之际买了匹棕色骡子和一挂胶带马车,和他的好友将马车赶到省城去搞拉运,以谋求生。在城里干了一两年,这下父亲大开眼界,四十多的人硬是凭着他的爱钻好学劲儿,回家后不耻下问于年轻技工,学得了水暖安装技术的一技之长,小包小闹着争取工钱。也使我们家摆脱了拮据的生活困境。在这期间,父亲又不断发现和思考,又一次改变了他的主见,和朋友合资创办了小型蛭石加工厂,他一任再任会计行当,精打细算,使场子搞得红红火火,干了三五年后,因国家保暖水平不断提高,蛭石也退出了保暖材料之列,那时父亲已六十开外,也就停止了在外奔波的艰辛历程。我们的家在父亲的辛苦努力下走上了富裕,父亲一鼓作气拆掉了家里所有的旧瓦房,盖起了六间两层半的新楼房。当时,父亲在村里名声大震,一炮走红,被村人翘姆夸之,祖母也乐呵不已,说父亲为她和爷爷争了光。
对于香烟,我们小的时候,父亲烟瘾特大,常常一天一包甚至两包的抽,他一是借烟解愁,二是借烟提精神。为了生活,他不得不一次次地伤害着自己的肺部。可后来,到五十岁时,父亲认识到了烟的危害,毅然决然的戒了香烟的引诱,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无烟之民。
对于酒,父亲总是位嗜好者,他说酒可以疏通筋络,活血化瘀。我们一次次地劝他像戒烟一样也戒掉酒,可他就是不听劝,只是酒量比以前减小些。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渴盼着有朝一日父亲也能戒掉它,那该多好啊!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游走不定,让人捉摸不透的人。
他回到家中,和千千万万的以农养农的农人一样,守望着他的十亩良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我母亲一同侍奉着老母,照看着幼孙。为儿女做后盾,让我们在外毫无顾忌的去奔腾。
在我们邻里乡亲的眼里,父亲依旧是知书达理,精打细算的人。我们户族的娶妻嫁女、丧葬之事,都要请父亲亲临指导,他也不辞辛苦,忙出忙进的奔走着。
对于时代的变迁,,父亲总能高瞻远瞩,积极参与。
那年乡里搞大棚试点建设,要毁掉正欲扬花授粉的玉米田,政策是以二十亩大棚为单元无偿给此地钻一口灌溉井,这是多好的惠民政策啊,可村里见识短浅的人只看到自家玉米的可爱,却没有看到灌溉井的急需。怨声载道,骂声四起。可父亲仍不改他的主见,耐心说服一个个背道而行者,大力支持了惠民政策的实施。后来,试点没成功,土地又归还了我们。每遇到天旱时。他们用上了急需的救命之水,又羞涩地尊敬起父亲来了。
这几年,国家大量租征土地,以款付之,以作补偿。父亲又以他明察秋毫的心性带领乡亲和政府一一清算。当然,这又引起了一小撮人的反对。但他却让我们这些土地的主人没有被糊弄,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补偿,使他们心口诚服。
    人常说,八十有母,总是小孩。虽然父亲现已七十开外,有着老母的关爱是我们村乃至十里八乡人的稀奇了,但他仍像小孩一样,不论有多么劳累,回家后总要先回到祖母房间坐坐,虽坐在那里母子不语,却觉得看看老母心里踏实,祖母也就不会因一天不见儿子问个不停。
前年农历十月初一,在农村这天是大祭的日子,传说是亡魂过年之日。就像咱们凡人过春节一样盛大,儿女子孙都要去坟头化纸钱,送纸衣,以火焚之,告其在天之灵,以表孝心。父亲同样去祭奠祖父了,他将纸钱和纸衣焚完后,望着“荒草萋萋一堆土,其间埋有父之骨。不知父身今何在,只念该土含父魂”潸然泪下,回想祖父辛劳一生,没有享受到他为家创造的半点优越就撒手人寰了,深感“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伤痛,寒风凛冽中,年过七十的父亲老泪纵横,痛心疾首。
去年农历二月,祖母去世了,父亲像小孩一样悲痛不已,直至现在,他仍要在祖母的房间吃住、顿坐,以疗他追朔之源、思母之心。
为了方便邻里乡亲的日常需求,父亲在家开了小商店。经营烟酒及日用品,可是现在国家实行网上订烟,七十多岁的父亲又不得不以惊人的毅力学习简单的网络操作,以适应社会需求。
啊,父亲,您的胸怀是那样宽广,能容纳下世间的种种不平和坎坷!
啊,父亲,您的思想是那样的先进,一言一行令人赞叹!
啊,父亲,您的勇气是那样的坚强,四十学艺,五十戒烟,从不搞消磨时光的把戏!
啊,父亲,您的气量是那样的大度,不与小人记过,坎坎坷坷,一步一趋,沉稳不乱!
啊,父亲,您又是那样的令人敬佩,抚育孩子,赡养老人,再苦再累,从不抱怨!
啊,父亲,您又是那样的热心,从不怠慢每个求助的人!
啊,父亲。我们爱您,愿您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2012年父亲节
                                                 6月19日于杨凌
父亲的思想是先进的,不论衣食住行都能率先接纳新鲜事物。如今,微信盛行,为了和远在新疆的我大姐联系方便,父亲又摸索着学用智能手机,和我们时不时的视频聊天。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无情的岁月残忍地将我高大尚的父亲魔变成了一位让人捉摸不透的老人,使人心疼又心酸。父亲节来临,我不得不写父亲的近况。
父亲老了


一生精明的父亲
老了老了却让人无法理解
他总爱唠唠叨叨
唠叨得儿孙就像躲猫猫似的
逃得远远地  远远地

家里只剩下他和母亲俩个人
他依然唠叨着母亲
衣  食  住  行 样样不如意
我们说他老了
他总是不服输
偏要讲些他曾经的辉煌

望着心中高大尚的父亲
我顿感陌生
一股无名的酸楚涌入心扉
泪  正溢出
将欲脱口的话语湮没
         
    2017.06.17写于父亲节


金文革,女,笔名:文歌。网名:热爱生活。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大寨镇周李村人。陕西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杨凌文友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西部文学网及其他书刊。其《父与子》荣获第三届陕西农民诗歌百花奖。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 2017-6-19 23: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父亲,令人敬重,学习,问好您!
打赏鼓励一下!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价值。用灵魂抒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7-6-21 07: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早上问好!祝创作愉快!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jhicu | 2017-6-21 08: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