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全民品读《西游记》教育精髓的高潮! 当下全民都在寻求摸索教育改革的门路,国家也在寻求教育强国之路,每个家庭也在寻找子女成龙凤之道。孰不知,这个门路就在我们身边啊!然而很多人不在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文化里寻找秘籍,却在积极外求.我们愿意得到国外良好教育的窍门做补充,因为我们中华文化的法则是讲究兼收并蓄、留精去粕的,历来不反对外来有益补充中华文化的好东西,但是我们一贯坚决拒绝不加辨别的烂吸收!抵制打着外国教育诀窍的幌子骗国人! 国学文化中讲教育秘籍的经典很多,因为众所周知中华的教育历来讲究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后学做学问,这个我们可以从《论语》、《道德经》等等古籍里去求知。要想知道具体的操作技巧,那就全民翻翻《西游记》吧。此书自成书至今,一直被简单的当做神话故事去理解。其实书中整个内容就是大众在绞尽脑汁寻找的育子之道啊!总结论据如下: 一. 悟空出世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 我们大家对于《西游记》耳熟能详,但是里面的每个细节只是看到了热闹而没求背后蕴含的道理。试问大家《西游记》为何要先讲悟空呢?难道仅仅是说明他是书中的主人公吗?要是一本名著这么简单,它是怎么位列四大名著之一的呢?要是说主人公,按照大家熟知的故事,应该说唐僧才是最重要的,依照正常叙事规律,应该是先讲唐僧的来历,等他踏上取经路,到两界山、高老庄、流沙河及鹰愁涧收悟空、八戒和沙僧、小白龙时把它们的经历讲清即可,然而作者并没有这么做,显然作者有着其他的本意。 那么作者有什么意图呢?经笔者研究发现,原因有五: A、悟空当上美猴王之后第一个意愿就是想追求“长生不老”,然后历经十年的艰苦跋涉,在须菩提祖师处磨练七年,再学艺三年才领悟了“长生不老”的真谛;再对比取经路上妖魔鬼怪,他们也想实现“长生不老”,然而都是想通过吃唐僧肉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实现,悟空是脚踏实地的,妖怪们是想耍奸乘滑地。这就是作者首要告诉我们实现“长生不老”或者说成功,做人的第一条就是要脚踏实地,取经的过程,如来也是要求他们必须步步走到灵山。看来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是根本! B、悟空出世及成长的过程蕴含着深厚的神话色彩,使得大家都爱看,大家都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在理解孙悟空,很显然这是作者深知人们求知、探索的动力,那就是“兴趣”,没有兴趣人们就会感到无趣,就没有对未知领域摸索的根源。儿童的求知就是通过好奇、感兴趣开始的,由此可见作者对于儿童学习特点的了解。 C、悟空的出世、成长经历符合人类成长的特性,符合学前儿童的特点,截至今日,父母对于学前儿童的调皮、闲不住还会说“你又在家大闹天宫呢?”、“你就像个猴子坐不住。”之类的话。因为自孩子懂事,开始成长就开始了认知、好奇探索的生命之旅,这和悟空的出世、拜师、学艺、闹龙宫地府、大闹天宫的行径一致,由此可知,先讲悟空就是告诉我们孩子入学前的培养应该怎么做的。同时这里还可以解决一个困扰多人的问题,经常有人问我,李老师,你研究《西游记》,请问悟空闹天宫那么厉害,为何取经路上随便出现个妖怪就可以制约他呢?我告诉他们,你们看你们的孩子,在入学前,家里和幼儿园的老师哪个会和孩子一般见识?都在让着他,而踏上求学路后,班里的同学、路上的妖怪(就是知识难题)还会让着他吗?谁也不会自己能考第一而采取让你考第一吧,我让着你的举动。大家立刻就豁然开朗了。由此可见,先讲悟空就是明确这些内容就是告诉我们孩子入学前的必知内容的。 D、悟空先出现,作者还有一个深意。因为每位父母首先要保证孩子健康,而古人学习的内容是全面的,四书五经六艺要学,《黄帝内经》也是熟知的,所以作者安排唐僧师徒五众就是按照中医五行论划分的,悟空在书中除了悟空、行者、齐天大圣之外,还有一个“金公”的称呼,金对应肺,主呼吸,试想哪个人来到世间第一件事不是先哭出声呢?哭声清脆、响亮就是气足、肺好,而且孩子出生后的手势恰是拇指被四指紧握,拇指的指尖正是肺经的井穴——少商穴的位置,可见人先天就知道如何保养自己的最娇嫩的脏器——肺。八戒还叫“木母”对应肝,沙僧还叫“黄婆”对应脾,唐僧是“姹女”对应心,白龙马是“婴孩”对应肾。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恰恰告诉了我们孩子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应该注重的保健要点。(在《西游记》的开篇说“人生于寅”,原因就在于寅时是肺经当令的时刻,而婴儿从母体出生来到世间才算是为人,因为来到世间就要依靠自己呼吸,所以孩子出生后都要先让他哭,而孩子出生后都是四指紧握拇指,原因就是要保护肺经的井穴——少商穴,一直到三个多月,孩子的肺适应了这个新环境,这个时候孩子的拇指已经从四指里出来了,这样的话就是说孩子以后就不会轻易感冒、发烧、咳嗽,家长就该给孩子“过百天”了,这就是庆祝孩子的肺发育好了,可以活下来了,故此才有人生于寅一说。) E、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来看,开篇先讲悟空并没有提他的天父地母,这是告诉大家在孩子最初的启蒙教育阶段,不要遏制孩子的天性,不要限制孩子的童心,不要抹杀孩子发挥天赋的本能。正因为开篇只谈悟空,没有侧重父母的限制性引导,悟空才有机会开发悟性,自然进步。而今天的父母很多并没有从《西游记》中领悟这一点,恰恰是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早早得给孩子套上了枷锁,安排学这学那,即使短期见效,但是对以后可就埋下了障碍,孩子早早得都成人化了,例如一些儿童选秀节目,这是好是坏呢? 二、悟空学艺告诉父母引导孩子求知的要点 悟空学艺,大家只知道他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但是他为何要学这些呢?书中交代他是去学长生不老的。他游历十年后先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生活了七年,这七年里他学的内容看似和每个孩子没差别,都是生活常识,但是我们要是细看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大家可以查阅我的《教育西游》;而后在学艺三载时,须菩提祖师问其要学什么,连说了三种,悟空都问是否可实现不老长生,而祖师的答复却是悟空所不能理解的,这就是明确年轻父母们,教育孩子时要转换思维,不要用成人的语言引导孩子,还要有耐心,只有具备这两点孩子才会勇往直前。最后祖师发现悟空聪明伶俐,悟性已开,才决定传他长生的法门,但是这个长生也是需要有注意事项的,那就是要练好精气神,躲过三灾,其实就是儒家的“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这些都是生活的常识,要想做好这三点确实不容易,那必须有窍门,这时祖师才问他想不想学,所以悟空学了七十二变,其实就是随机应变,也就是今天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借力打力”,祖师又看他肯于吃苦,毅力顽强,悟性聪颖,才有教给他筋斗云,含义就是使他进步神速。具体内容更加详细,大家想了解可以参阅我的《教育西游》内容。 三. 悟空闹天宫告诉父母学前儿童(三到七岁)的引导特点 1 悟空被封弼马温——反下天庭; 2 悟空被封齐天大圣——反下天庭; 3 悟空被炼八卦炉——身压五行山 这三回恰是孩子在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乃至学前班的内容,结合发展心理学的规律来看,完全符合孩子成长的特性。每个阶段家长应该引导什么、每个转折期应该如何协调过度,这些家长必知的内容在故事里都做了详细解读。 四、唐僧的经历就是家有预备小学生的父母必学的内容 孩子的健康保证了,孩子的启蒙完成了,那么孩子马上就要入小学了,这是就是父母该为孩子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初步步入新群体、新社会了,这时候我们父母要把孝道、诚信、责任、爱国爱家移上日程了。而唐僧舔眼救奶奶、光蕊就职顾单亲就是孝道;太宗允言救孽龙、刘全进瓜、太宗修建大相国寺就是诚信;秦琼、尉迟做门神就是责任;太宗临别敬杯酒就是爱国。如果父母单单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可能不理解或者听不进去,但是以生动故事来讲解,既符合孩子的学知特点,又会让孩子乐于接受,还会使得孩子一生受益。如果父母再言传身教效果更佳! 五、取经路就是告诉父母与孩子在不同阶段应掌握的学习、处世技巧 小学适应期:唐僧取经第一难——身陷虎穴,就是告诉孩子求学必须一心一意,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的(雷同大家学过的《小猫钓鱼》,这一点在原著里有明确解释,不同于电视的演绎。),两界山遇虎就是讲述给孩子如何处理畏难情绪的,详情都在《教育西游》里。 小学阶段: 收悟空——流沙河这部分内容里面解读了小学生马虎怎么解决;小学生和父母抵触怎么协调;小学生完成作业拖拉怎么办;小学生发育时父母该怎么引导以及注意事项;小学生爱显摆怎么引导;小学生分不清学习和玩耍的主次怎么办;小学生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小学生丢三落四怎么办;小学生如何提高学习兴趣等等相关问题。相信大家关注《西游记》、《教育西游》就会有收获! 初中阶段:八戒撞天婚——车迟国斗法这部分内容告诉了大家孩子进入青春期该如何引导;孩子如何适应初中的学习内容;孩子怎样梳理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的情商怎么培养;孩子和父母的沟通技巧;孩子的生理问题我们注意什么;孩子的中考注意什么等等问题。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惑,《西游记》可以帮助您,《教育西游》给您开方子。 高中阶段:通天河——火焰山这部分内容告诉大家高中生的心态如何调节;高中生的自信如何强化;高中生的早恋怎么解决;高中生与父母的对抗期怎么度过;高中生如何过高考等等内容。 大学阶段:祭赛国寻宝——五众成圣这部分内容告诉大家准大学生的入学心态;大学生的入学第一课;大学生学习生活怎么过;大学生成才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恋爱;大学生怎样展示自我;大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处理;大学生步入社会应注意的事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怎么处理;大学生怎样带家教;大学生以什么样的心态应对毕业等等具体内容。《西游记》不是儿童读物而是系统的教育秘籍,只要你有心,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你关注的内容,为你指点迷津。 六、《西游记》和现代教育的紧密关系 1、玄奘西游实际十七年,而《西游记》取经却为何是十四年? 作者创造小说必然要有生活的原型,如果说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和唐僧的相同点,估计就是都是取经,就是都吃了不少苦,其他的可以说相差太远。作者写唐僧取经十四年是因为儒家圣人孔子也是带着弟子游历学习十四年使得众人取得了成功,明代一般学生启蒙、读经、解经的时间也大体如此,完全符合人的学习规律,以前我国教育体制也是五五四学制,正好十四年。这也是儒家的认知规律。 再则书中明确说明,唐僧取完经时是45岁,那么他取经出发时就是31岁,按照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两年,大学四年的教育历程,这与父母培养孩子求学的时间也是完全一致的。大家想想,孩子7岁入学,求学完成基本就是21岁左右,这不是完全符合教育过程的吗? 2、唐僧是师父,为何如此的窝囊,他是真窝囊吗? 如果大家认为唐僧是窝囊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因为不懂家庭教育的特点。在我的《教育西游》里,他们师徒的角色,就是唐僧对应父母,悟空兄弟对应不同性格的孩子,他们之间就是亲子关系。换到今天,很多父母倒是显得比孩子厉害了,事事代劳,事事包办,但是孩子进步的快吗?唐僧这个师父不是授艺的,是教给徒弟做人的;父母也不是包办孩子功课的,而是教给孩子做人的,我们一定不能角色错位啊。如果错位的后果,我们看到的惊心场面比比皆是,还不够触目惊心吗?请父母们再不要大包大揽了,该属于孩子自己完成的,就放手给孩子自己吧,这样他们才会不断进步,逐步成才,我们只需要平常地修枝减叶,不让孩子出现旁枝错节。父母的职责就是教给孩子做人要踏实、诚实、负责任;做事要目标如一,兢兢业业;做学问就要谦恭好学! 3、佛祖、菩萨一路为唐僧设置障碍是无聊吗? 大家看《西游记》知道,西天路上的很多妖怪都是佛祖、菩萨和诸神仙人为设置的障碍,都会认为这多无聊啊。真的吗?如果他们不设置障碍,直接把真经送给唐僧师徒,他们不经历磨难会珍惜这宝贵的前人经验吗?古语说“若将容易得,莫作等闲看”就是告诉大家这个道理的。如果老师引导学生时,出了题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那才是真正的无聊。在《西游记》里,唐僧也知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悟空也知道师父一长生畏惧心理就会有妖怪出现,这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多么相像,老师一看学生的眼神与动作就知道他哪个知识点没掌握,自然就要出题让学生练习,直到他自己会解了为止,当然会逐步引导他,这正是取经故事的模板啊!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和成功人士都是经过学校和社会的种种磨练走向成功的,都是通过这个奋斗的过程懂得了珍惜的啊!只有经历了奋斗的磨砺,才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功! 当然古人不会按照现在的观点来讲述这个道理,这就需要我们熟知国学常识,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前面咱们说过,悟空师徒是按照五行来分配的,悟空为金,唐僧为火,再结合八卦的常识,南方也是火,而恰恰故事中的南海观世音,南方灵机菩萨,南方毗蓝婆菩萨都是来自正南方,我们也知道父母师长对孩子是那种包容的锻炼,这也是用文火锻炼悟空这块金子的;而取经路上的大怪,如黑熊怪之类的,也都是来自正南方,他们就相当于学习路上的难题,这些必须依靠孩子自己或者师长的配合解决,也就是武火锻炼悟空这块金子,如果他经历住了文武火的考验,顺利到达西方,就证明他是块真金,很圆满的是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到达了西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真金不怕火炼”啊!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书中是显而易见的,每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经典的道理。是值得每一个家庭都需要细品的好书,是一本帮助每个家庭育子成才的好读物。只有大家共同关注,才会让我们的教育既适应中国国情,又顺应教育改革之道!再次呼吁,让我们大家共同掀起读《西游》精髓,品《西游》教育内涵的高潮吧!愿每个中国孩子都在自己喜爱的偶像影响下,奋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