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部老土 于 2017-6-21 20:18 编辑
他还是你的菜吗 -我的钟楼书店 第一次去钟楼书店,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只记得书店里有四层还是五层楼,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我是冲着买无线电书籍去的,好像是自己动手安装收音机,电阻串并联计算搞不清楚,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终于开了窍,就到钟楼书店里去寻答案。 书店里最高一层是科技书部,由于年月流逝,记得不是太清楚了,那次买到了一本前苏联出版的“再生式收音机”,回到家看了几个晚上,可还是没有弄明白电阻串并联的诀窍,真的好悲哀啊。 还有一次是刚上初中一年级,学校组织去近郊参加夏收,我就势在村头的小河里学会了游泳,听体育老师讲游泳还有不同的姿势呢,我好羡慕啊,可是去哪里学习呢?又想到了钟楼书店,体育书籍好像是在三层还是二层,也记不清楚了。那次买到了一本游泳的教材,回来在劳动公园的露天泳池里苦练了俩月,不是吹,自学了蛙泳、侧泳、自由泳、仰泳、潜泳,当然了,狗刨是天然就会的不用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只要夏季来临,每天都要去游个天昏地暗。 还有一次是文革停课中,有位同学会拉二胡,我去观摩了一下子,真把咱给迷住了,什么江河水一泻千里(二胡名曲江河水),光明行迈开大步(二胡名曲光明行),赛马里面人欢马叫(二胡名曲赛马),没有犹豫就去城隍庙买来了一把二胡,可能是几元钱吧,回来一拉竟然把邻居都吵怒了,说道:“你这是拉的神马东西?制造噪声分贝呢吧”,邻居是位陕北籍的工程师。无奈,又想到了钟楼书店,这次买到了瞎子阿炳的曲集,好像是刘天华整理的,不久以后咱也能吱吱扭扭地拉曲子了。 后来离开了西安,去关山深处当了一名农民,户口也就成了农业户,一连数年也没有机会再踏入钟楼书店半步。 虽然我没有踏入钟楼书店半步,可是读书看报之人还是很多,钟楼书店依然红红火火,每逢节假日店里人头攒动,就好比现在的沃尔玛一般。 后来参加了工作,每逢回来探亲,钟楼书店仍然是我必去的地方,里面的书山文海让我流连忘返。 后来的后来去了京城工作,经常去王府井和西单书店,可是在那里没有找到我要的感觉,每逢回到西安还是要去钟楼书店里转转,哪怕是不买书,心里也有股暖洋洋的乐呵。 不知道哪一年,再去逛钟楼书店时,发现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鞋,问道:“书去哪了?”,答:“这年头谁还看书?真土”,摸了摸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年头都不看书了吗?! 有一天路过端履门,看到一栋其貌不扬的小楼,门口挂了个“钟楼书店”的牌子,这栋楼才像是卖鞋的地方,人类灵魂的栖息地怎么会在这里?! 后来想明白了,市场经济也是胜者王侯败者贼,鞋子每个人都得穿,鞋城旱涝保收,书不一定每个人都读,书城每况愈下,再加上网络媒体的强烈冲击,钟楼书店为了保命生存,只能把书店大楼租出去换钱,搬到了鞋城的原址,情有可原啊。 今天有事路过端履门,看看时间还早,走进了钟楼书店,里面还是挺宽阔的,四层营业面积不比原来小多少,只是顾客寥寥无几,有几个学生模样和闲人模样的人,坐在休息椅子上打瞌睡,空调吹来凉风习习,正是睡觉的好地方。 我为了支持钟楼书店,就买了两本二胡曲谱(网上买要便宜一些),走到收银台结账,问道:“可以微信吗?”,答:“不行”,我说:“哎……”,下面的话没有说下去,用文字表达就是:哎,啥年代了,连个微信支付都没有,还不如人家华润超市呢,若是当年利用书城强大的影响力,大力开发网络书店,与纸质书籍并存发展,哪里还有当当、京东的图书天下?!!! 走到了钟楼书店的原址,大楼依然屹立在那里,鞋城的大幅广告依然挂在那里,脑海里浮现出过去在这栋楼里逛书店的情景,真是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只想骂一句娘:奶奶的! 我们真的是快餐文化的俘虏了吗?我们真的是鞋子的价值高于书籍了吗?我们真的是号称有文化但不读书的人了吗? 钟楼书店回归那天,才是我要的、我们要的答案。
2017年6月21日 于闻声·土居 作者简介 西部老土,真实姓名:高光宇,西安市人,老三届下乡插队学生。工科电子专业,工程师,曾就职于中石油、建设银行等所属单位,现已退休,爱好文学写作,爱好音乐,爱好独自旅行,爱好健身锻炼。
2005年开始步入写作,至今已经写有一百多万字的各类作文,2016年注册西部文学网,2017年建立了个人工作室《闻声·土居》,用来学习写作和交流HIFI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