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怀念岁月 于 2017-7-29 14:58 编辑
滔滔黄河 滚滚波浪 一群年轻的士兵 在黄河泛舟荡桨
舟车呼啸 载着钢骨铁梁 转瞬之间的忙碌 红旗在对岸飘扬
与黄河争雄 展现战士的顽强 我们用双手 牵动铁舟待发整装
严冬刺骨 血肉粘在梁上 盛夏酷暑的操练 钢梁也会变得灼烫
天堑变通途 搅动大渡河的激浪 乌江的冲锋 筑起鲜血化作的信仰
是山川的回音 是战士的坚强 站在古道黄河 我在聆听河的心脏
是冲锋的号角 是势不可挡 这是血染的疆场 融入战士崇高的理想
而今回望 还是那么雄壮 黄河见证了一切 舟桥兵钢铸的形象。
作者心语:1975年,我们部队由原来的建筑工程兵整建制转工程舟桥兵。这是一支新组建的现代化的部队,主要任务是架设浮桥,在战争期间保障大部队顺利渡过大江大河。在此期间,不论严冬和盛夏酷暑,我们与黄河相伴,部队的生活用水都是战士们从黄河一担一担的挑回,特别是冬天,黄河岸边非常的冷,训练更是非常艰苦,舟桥架设各个环节要求都非常规范,对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训练和架设时,稍有闪失,就无法合拢,前功尽弃。由于为新组建部队,当时的训练和居住条件非常艰苦,最初大部分都是分散居住在甘肃靖远县三合村的老乡家里,也有机关及少部分住在附近企业腾出的简陋的厂房或学校,长时间的居住,我们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按照上级要求,我们部队白手起家,自己烧砖,烧石灰,搞运输,自己施工,经过几年的努力,盖起了营房。2015年,在离开部队近30年后,我曾去看望我的老营房,我的老战友,也去我们连当时居住的老乡家看望了老乡的后代。同时也看到了老乡家里悬挂的当时我们部队发的拥军模范的纪念镜框,保存完好;看到了变化的村道和仍旧住宿的民房和新的装修,让我沉思良久,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岁月如梭,岁月如歌,转眼30多年过去了,黄河岸边的舟桥训练让我记忆犹新,军人的生活让我永生难忘,以此,抒怀我的军人情结。
作者简介:赵弓昌,网名《怀念岁月》。陕西白水县人,1972年入伍,1988年转业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2015年2月退休。曾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副巡视员、陕西省机关党建协会常务理事等职。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物流报》陕西记者站特聘高级编辑,西部文学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西部文学编委会委员。近年在《陕西日报》、中国《现代物流报》、《西部文化》、《陕西电力报》《金秋》、陕西《机关党建》、《创业》、《西部文学》等多家报刊、有关网站发表论文、诗歌、散文二百余篇(首),获全国、省级论文等级及优秀论文奖多次,全国水利系统诗歌征文二等奖,陕西电力文学大赛优秀奖,西部文学拾黄金酒征文二等奖。2014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赵弓昌诗歌论文集《我们一同走过》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