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 样 刘震云在小说《手机》里写道:“手机,原来就是为了方便人的,没它的时候,人挺自由,有了它,人倒成风筝了。” 现如今,人们正或轻或重的患了“手机病”,一个叫“手机”的魔鬼,把近在咫尺的人变的远在天涯。 “妈妈,妈妈,宝宝再看一个《小猪佩奇》。” “那,好吧,咱们说好了,只看这一个,看完就乖乖睡觉” “我是小猪佩奇,这是我的弟弟乔治,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动画片稚嫩的声音在卧室里飘来飘去。 每天晚上睡觉前,卧室里总会上演这样的场景,妈妈抱一个手机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旁边是一个固定的手机支架,一个小孩满眼好奇的紧紧的盯着手机屏幕,聚精会神的看《小猪佩奇》。 孩子小,也没有判断力,等看完一个,便央求妈妈再看一个,语气中夹杂着央求和恳切,让妈妈既想拒绝又不忍孩子伤心,只好让孩子再看一个,甚至更多.有时,妈妈都已经睡眼朦胧,小朋友却精神头很大,手机里自动播放的动漫,总让孩子激动不已,满心欢喜。 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时也没有好办法,总不能让孩子半夜三更啼啼哭哭吧,那不就是“夜啼郎”了吗! 妈妈常常自我思量,我也经常玩手机,刷微信,逛天猫,追肥皂剧,难不成孩子是跟我学的? 妈妈在刷微信时,也经常浏览一些育儿母婴的公众号,比如“凯叔讲故事”“童书夜听”等。直到有一天,妈妈看到一篇标题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错,要改原件”的文章,仔仔细细的读完后,才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在于自己给孩子树立了“榜样”,一个坏榜样,尤其是文章里说道的“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妈妈深以为然,自责良久,下决心要帮助孩子改掉睡前看手机的坏毛病,既是为了孩子,也是要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妈妈一回家,刚要摸出手机看看,忽又想到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只好悄悄的把手机放回包里。再后来,下班后,妈妈不把手机带进卧室,由原来的睡前玩手机改为睡前读故事。 一开始,孩子吵闹着要玩手机,妈妈只好编个理由,谎称手机没电了或者马叔叔把网关了,或是陪孩子在床上堆积木,玩拼图等游戏。时间长了,孩子也适应习惯了。 每天晚上,孩子总会高声叫喊“妈妈,妈妈,我们去看书吧,或是玩积木吧” 一个月后,妈妈惊奇的发现,孩子对手机已经不那么渴求了,转而对书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是听故事,就是坐在床上玩拼图,甚至可以安安静静的摆弄玩具,给玩具车车排队。妈妈居然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零敲碎打,啃下了厚厚的《傅雷家书》和《爱的教育》两本书。更为重要的是妈妈发现,原来手机也不是想象中那么重要,离开手机可以更好的充实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