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那一片绿海 文/鱼石散人 红岩山,曾经是一片绿海。那时,漫山苍翠欲滴的青松,绿叶婆娑的茶树,不知名的花草藤蔓,还有各种飞禽走兽,悄悄地滋养着我童稚的心灵。这里的每一棵草木,都曾留下过我深情的目光;这里的每一缕风,都曾飘荡过我快乐的笑声。我曾在红岩山的岩洞里探寻,蝙蝠“扑棱棱”飞翔的姿态,水滴石鱼嘴总是满而不溢的疑问,洞穴到底去往哪里的好奇,这一切都是那么有趣,那么神奇。 可是,在大人们看来,红岩山没有诗意,只有神秘。松树,做不了栋梁,只能当柴烧;茶树,太老,只能采摘一点茶籽;至于漫山的花草藤蔓,也只能任它春荣冬枯。红岩山,不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它只是静静地站在这里,一站,就是几千年。但它,见证着村庄的变迁,村庄,也用“鱼石”命名,它与村庄,融为一体,相守相依。红岩山,也渐渐地变成了一座神山,一座风水之山。于是,山顶、山腰、山下,一座座古今坟茔,在这绿海里漂浮成一座座小岛,听涛声依旧,享月色经年。 忽然,某一天,一辆宝马轿车闯进了村庄,闯进了红岩山。他们对着红岩山,指指点点,眼里充满贪婪。不久,红岩山下开出了一条土路,挖机、铲车开进来了,炸药、雷管运进来了。接下来的日子,红岩山上,炮声隆隆,尘土飞扬。土路上,大型汽车装载着岩石,裹尘而出,运向远方。不到一年的光景,红岩山,满目疮痍,裸露的黄土,光秃秃的山梁,一切是那么落寞,那么荒凉。 风水已破,神山不再。多少个日夜,对着苍穹,对着村庄,我在问自己,也在问他人:红岩山的那片绿海,它在何方? 今年中秋,我携妻返乡,又见到了老家的那棵柚子树。它那碧绿的叶子,绿黄的柚子,又让我想起了红岩山,想起了那一片绿海。 弟弟告诉我,红岩山,现在变了,变成了一片井冈蜜柚的海洋。当时,我有一种冲动,我想去看看,去看看那片绿海。 弟弟掏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不久,一个中年人,开着带斗的小货车过来了。原来,他是带我们去看他的柚子基地的。他,我是认识的,叫史学林,小名林林。他,头脑灵活,是我们这里的致富能手,家里买了耕作机、插秧机、收割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不,现在他又鼓捣起柚香园了。 在车上,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为什么想到在红岩山下种柚子树呢。他笑笑说:“那里是荒山,多难看呀,要是种上柚子树,满山披绿,既增加了收入,又绿化了荒山,这多好呀。”接着,他还告诉我,县果业局、镇政府给了他很多的优惠政策,苗木好、又有技术支持,特别是银行推出的“蜜柚贷”,让他解决了资金的后顾之忧。 我们来到基地,抬眼望去,一畦畦,一垅垅,梯田似的,腰带似的,柚子树码满了山坡。山脚下的柚子树,挂果不多,树型也矮小。到了山腰,树也变高大了,翠绿的叶子间,挤挤挨挨的,挂满了绿黄的柚子。看着这一树树,探手可得的,结在腰际的柚子,我的心里,发出了一阵惊呼,因为它不像老家的那棵柚子树那样,高耸挺拔,摘个柚子,还得用竹竿去戳。我用手摩挲着这些葫芦状的小家伙,心里漾起了喜悦和甜蜜。 我一边走,一边询问。他热情作答,如数家珍。原来,这个基地,是五年前开垦的,有六十多亩吧,投资近十万。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乱石杂草,随处可见。他请来了挖掘机、推土机,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终于有了基地的雏形。然后,他和妻子,在山上搭了个二三十平的红砖瓦房,既放工具、肥料,也作做饭休息之所。就这样,挖坑、施肥、栽苗、培土、浇水,灭虫,几度寒暑,柚子树一天天见长,一天天变绿,今天,它们已是风姿绰约,有成熟女子的风韵了。他指了指山凹两边的坡地,自豪地说:“那边是金兰柚,果实成熟的晚些,这边的是沙田柚,现在就可以采摘了。”说着,递给我一把果钳,要我去挑选中意的柚子,拿回去尝尝。我也不客气,选了一个大柚子,剪下,托在掌心,摆了个POS,让妻子给我拍下这快乐的瞬间。 林林还告诉我,山那边还有一块大的柚子基地,是他表弟家的,整个红岩山下,现在足有两百亩井冈蜜柚了。我问:“销路,你不愁吗?”他说:“不愁,我们建了一个平台,准备在网上卖!”他还计划,将这里打造成采摘、游乐一体化的旅游景点,像吉安的硕丰柚香园一样,融入武功山旅游圈。言谈中,透着满满的自信。我不禁感叹,时代变了,农民的眼光也变了,变得绿色而长远。 回到家里,妻子就迫不及待地剥柚子,我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柚子壳剥得很完整,柚子囊水灵明亮。妻咬了一口,连声赞道:“好吃,真甜!”,妻还不无遗憾地说:“晓得这么好吃,我们该多摘几个。”我笑着说:“你真是贪得无厌,我是不好意思”。 说笑间,我忽然想到,柚子,也许蕴含了“游子”“有子”的寓意呢。柚子树,不仅是“摇钱树”,还是吉祥树呢。 远方,那一片绿海,正盈满了我的双眸,荡漾在我的心里。 (作者:刘新生,笔名:鱼石散人,江西安福人,中学高级教师,吉安市作协会员。通讯地址:江西省安福县泰山学校,电话:13979639952,邮编:343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