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作军散文】山里人家

[复制链接]
查看896 | 回复3 | 2017-12-15 16: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田主人 于 2017-12-15 16:10 编辑

山里人家(1150字)
石首采风行系列3

  文/袁作军

  我们石首采风一行二十几人,在东道主湘客老师的引领下,去看当年赤壁大战曹操败退,逃走的桃花山之“华容道”。三辆汽车鱼贯而入深山,七弯八拐,也不知行程几许,但见散落在各个山洼、山坡、山头的民居,星星点点,仿佛天上神仙不小心,拂落的棋子,幸福地、宁静地依偎在青山绿水之间、蓝天白云之下。我羡慕地想,住在那里面的人真是不啻仙家呀!

  车到“华容道”西端。山脚下正好有户人家,时髦的小洋楼,平整的小场圃,竹木夹杂的短篱笆……天然的停车场。户主是两个年近古稀的留守老人。听说我们来看华容道,穿着显眼的红色T恤衫,脚蹬帆布球鞋的老头子兴致勃勃地说,你们来对了,上去几十米,就是“倒马崖”。关公就埋伏在那里,挡住曹操的。他一声大吼,吓得曹操倒下马来。他还说了很多。我们迫不及待顺着老人的指点,逆向踏上了“华容道”。

  在山上华容道中间,我们又见到了这位红衣老人,他手持镰刀,砍伐了些什么,下山回去。我们是“熟人”了,少不得又热情地攀谈少时。我越发觉得老人开朗风趣、仙风道骨,说不准是修行的仙家呢!我给老人照了张相。他欣然地笑了。很多人都把他纳入了镜头。

  走不多远,看见红衣老人的老伴,挑着两捆除掉枝叶的毛竹,健步下山。我们也高兴地打了招呼。此时,同行者有人发现山路边草丛里有一把貌似完好的雨伞,立刻捡起来递给婆婆说:“是不是您的雨伞丢了?”婆婆拖着好听的石首腔说:“这是坏的咧——,不作用的咧——”她挑着那么多毛竹走路,一点也不带气喘。看来山里人走惯了山路,身体强健着呢!

  看完华容道,我们像刚与曹操打了一仗似的,累得不行。红衣老人拿出家里的凳子,给我们坐着休息。我这时才认真地打量这户独居华容道尽头的人家。小楼背靠长满楠竹和青树的山崖,门前两三丈远有一道竹木、胶网交织的篱笆,篱笆外面有十来只浑身黑色的母鸡。红衣老人面有得色地说,这是桃花山特产的乌鸡,皮毛、肉色甚至鸡蛋都是乌色的。鸡圈外面是低低的一畦水田,再远处,弯弯曲曲的田埂外面,是更低的一块水田。这个山洼里,错落交织着不少这样的田块。可不能小瞧这些良田,它们养活了世世代代的山里人!现在暂时农闲,田里浅浅的春水,浸泡着顽强滋长的野草,微风轻吹,涟漪阵阵……

  我正看得忘情,忽然听得湘客老师急呼:“袁作军,快来快来!”原来,是红衣老人拿出他家的家谱给人看,并说他老家祖籍在监利县的莲台,而我又是同行者中唯一的监利人。我错以为老人是我袁家人,惊喜地过去看了家谱,说:“您这‘上秋华礼,永昌其祚’,和我们的派行不同。我们这几代人是‘关光上国,良有作用’……”老人说他姓吴,原来他只是我的老乡而非同宗!

  大家尽兴休息了很久,才上车赶回程。车子又在山中兜起圈子来。那些青青的山、绿绿的树、还有山梁上数不胜数的发电大风车似乎追着我们转动。我忽然想起一句古诗,描写的就是此情此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作者:袁作军   电话:13397210129

  地址:湖北监利县程集镇袁河村二组

002nDmylgy70SebI3K040&690.jpg
QQ图片201605石首采风.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 2017-12-15 20: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赏学习,问好您!
打赏鼓励一下!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价值。用灵魂抒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长风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 | 2017-12-15 21: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赞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笑山荡溪 | 2017-12-16 10: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