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苍龙牛子 于 2018-2-26 19:50 编辑
探寻“海丝起点”的史迹
“海丝泉州”是当地人对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简称。到了泉州,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广告:“泉州是世界闽南文化之源”,“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曾是天下第一大港口”,“清新福建,海丝泉州,重振先辈雄风!”甚至旅游广告也把泉州和西安拉在一起:“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其自信之坚、气魄之大,令人叹服和敬仰。 作为陆上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人,笔者甫入福建就有一个强烈的心愿:一定要探寻海上古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渊源,感悟泉州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带着主题自助游,你会觉得一路上兴致更高,以往那种疲于奔命的盲目云游之感全然烟消云散。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进行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最初输出的是中国大宗产品丝绸、茶叶、瓷器和药材。自汉代以来,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一路往西,经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古罗马等地。现在所说的“一带一路”,就是以西安为起点的古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以泉州等地为起点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国人尤其是西安人、泉州人的骄傲和未来希望!
丝绸之路在盛唐达到了最繁荣鼎盛的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国力迅速衰落,丝绸之路也因长期战乱而时通时断。南宋以降,随着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和航海技术的显著提高,位于东南沿海的港口贸易日益发展起来,形成了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泉州,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成了当时世界的第一大港口城市。
岁月绵绵,山水悠悠,一方水土,万千风流。泉州枕山面海,四季如春;云山苍茫,江水泱泱。五代时南唐扩建城池,环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且古城形似鲤鱼,从此泉州便有刺桐城、鲤城之雅称。笔者在泉州博物馆“猫”了两个多小时,欣喜地看到悬掛在几个展室的史料显示: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侵,中原地区豪门大族纷纷南迁,一部分来到晋江、洛阳江一带,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财富,泉州由此逐渐兴盛。盛唐,泉州城池始筑,凿沟通楫于城下。五代复加修拓,楼雉数里,环植刺桐。“市井十洲人,还珠入贡频”,刺桐城声名远播。到了宋元时期,泉州社会生产力疾速发展,朝廷在此设置了市舶司,鼓励发展生产和海上贸易。这一时期,泉州的农业和造船、纺织、制瓷、冶铸等行业全面发展,顺应海外贸易需求,社会生产呈现规模化、商品化的局面。仅以造船业为例,泉州所造海船以载重量大、设备周全、稳固性好、适航性强而称著。凭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海上交通和贸易拓展至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这里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南宋末年,泉州先后超过宁波和广州,与埃及亚历山大港一起并称为全世界最大的港口。与此同时,在农工商相结合的经济结构推动下,东西方文明互动,多元文化激荡,东方第一大港气象万千。这里存在着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其保留的闽南文化更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闽南民居、南音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厚重的历史和辉煌的史绩与西安比翼双飞,异曲同工。如宗教文化,泉州有“满街圣人”之谑称,西安则有“半城神仙”之美誉,可谓文化灿烂,特色彪炳!
今天漫步在泉州市区,还能见到许多唐宋时期的历史遗存。位于城市北郊的清源山下有一尊老子造像,是宋代真迹。开元寺是众口推荐的古迹圣地,笔者下榻在寺旁的一家旅店,安顿就绪后,顾不得疲劳,立即手打雨伞,前去欣赏美丽的寺院风光。开元寺创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唐玄宗开元年间更名为开元寺,历经千余年损毁而又不断重建,如今成为福建最有名的古寺之一。开元寺内有东西两座石塔,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最初建造时皆为木塔,后来改为砖塔,现存的石塔为南宋时重建,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历过八级地震而不倒,足见其建造之牢固。可惜我们参观时塔门紧锁,不能登高望远。但游人依然雅兴不减,瞻仰双塔者络绎不绝。
泉州市见证海上丝路的历史遗迹就更为典型。市区东部的惠安县崇武镇,因一座建于明代的崇武古城而闻名。当年,为了抗击倭寇入侵,明朝海防部队在泉州沿海建起了60多座卫所城堡,崇武古城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古城始建于1387年,至今保留完好。其古城外就是宽阔的海滩,水清沙明,海天一色,是中国最美丽的八大海岸线之一。位于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入海处的洛阳桥,堪称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这座千年古桥兴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至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这座桥修建的史因,就是当时泉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帆樯林立,百舸争流,中外商贾云集。然而,拥挤不堪的万安渡给福建经济、文化交流造成极大障碍。时任泉州郡守的蔡襄倡导兴建洛阳桥,大大缓解了交通之困。洛阳桥的成功修建,轰动了整个泉州,引起当地造桥热潮,此后陆续建造了十大石桥,其中建在晋江上的安平桥,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大大方便了出海贸易,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支撑。笔者游走洛阳桥上,看到桥体大部已毁损,桥洞两边江水退潮后,船只横七竖八的搁浅在浆泥之中,翘仰的船头似乎要告诉我们什么…
置身于泉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处处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在泉州海滨的一座小渔村里,笔者看到了渔民用海蛎壳做成的房墙,奇特的建筑材料令人十分惊喜!渔村里剥海蛎壳的浔埔女,引起了游人的兴趣。浔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浔埔女的服饰独特,她们身穿褐色的衣服,下穿黑布裤,头发盘到脑后,绾成一个圆髻,用鲜花串成花环,俗称“簪花围”,簪戴在绾髻四周,中间插一根象牙筷子。日久天长,浔埔女们剥下的海蛎壳遍地皆是,于是先辈们便废物利用,将这些海蛎壳作为建材砌墙盖房,遮风挡雨,不失为一项有用的发明创造。这种材质的房墙,当地人称为“蚵壳厝”。据说原始的蚵壳厝不到十座,现存的这几处饱含岁月洗礼的古蚵壳厝墙便是最初先民们创造的物证。笔者参观墙体,抚摸再三,深为整齐大方、坚固耐用的特色墙所折服,欣然拍下十多张珍贵照片,作为留念。
城市街头小吃,也是城市的文化。泉州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承载着许多“食”文化的故事。这里的小吃品种不仅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而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体现了唐宋时期闽南小吃的风味特色。肉粽是当地人喜欢吃的美食之一。泉州的肉粽用料丰富,一般加入猪肉、香菇、虾米、栗子等为原料,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夜幕降临,我们慕名来到泉州钟楼“东街肉粽总店”品尝地道的泉州肉粽,留下了深刻印象!看着大快朵颐、乐享口福的食客,令人联想起西安钟鼓楼周边的“羊肉泡”、“葫芦头”和“肉夹馍”……
新时代新起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给泉州和西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祈祷两地人民沿着新的起点奋进,在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2018.2.24(初九)于泉州
作者简介
崔振昭,笔名苍龙牛子。生于秦岭北麓、中国画乡苍龙河畔的牛东村,现居古都乐游原。长期从事军队和地方党委工作,熟悉基层社会生活。喜爱文学、演唱、收藏和健走。近几年,笔耕不辍,崇尚“叙写普通人物和平凡事件,传播人生心语和世间真情”,写有一些《侄女出嫁》、《追寻春天的故事》、《儿时过年》、《西堂轶事》、《学子故事集》等散文随笔,上百篇文稿被多家刊物和网站登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