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牛子随笔> 我的初心

[复制链接]
查看2482 | 回复4 | 2018-3-12 20: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苍龙牛子 于 2018-3-12 20:23 编辑

        谁也没有料到,我在户县教师进修班学习三个月结束时,这一年的应征入伍开始了。
    我积极报名应征,向学校要求去当兵,把吴校长气的见面都不理我。后经反复做工作,吴校长终于同意了,对我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去了部队好好干,要为咱牛东学校争光!”
    我是1976年2月应征入伍,3月4号离开家乡。离开家的那天早上,父母把我送了一程又一程,直送到公社大门口。母亲说:“在外头当兵,早点回来,还要给你娶媳妇呢。”父亲说:“当兵咱不图啥,干几年平安回来就好。”我知道,这是父母给我宽心,他们看我心思重,在减轻我的压力。可我在想,当兵服役,一来要为父母和村里争光,二来争取当上干部,今后转个工人,能有一辆好自行车,一块手表,在外成个家,能为父母挣些钱,也算是人生的辉煌一场。抱着这样的人生目标,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军旅征程。
    部队给了我全新的生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意志和品格受到了锤炼。部队就像一座大熔炉,把一个农村青年百炼成钢。我当兵的部队是一个野战军的炮兵团,我被分在一营榴炮三连指挥排的有线班,当了一名电话兵。主要的训练任务就是跑步和爬树。跑步就是收放线五公里,强调速度,越快越好。爬树,就是攀登电话杆固定电话线。班里的战友文化程度都很低,只要身体好就行。我在训练上做到不怕苦,再累再难不掉队。有一次训练强度过大,晕倒在训练场,班长程宗杰和战友们把我抬回宿舍,劝我好好休息。我休息了半小时,觉得没事了,就又返回到训练场。此事连长、指导员表扬了好几次。后来我的训练成绩提高的很快,入伍第二年当了班长。部队开展学雷锋活动,我就处处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主动做好人好事。我从入伍第一天就开始坚持每天写心得日记,毛选四卷通读了几遍。每到晚上就给文化程度低的战友当夜校老师,帮助战友写家信。当年连队评选我为学雷锋积极分子,还参加了团里的巡回报告。这一年的年底,有一天,团政治处干部股的兰干事对我说邓有成副政委找我。我怀着紧张不安的心情来到邓副政委办公室,首长说:“你家中兄弟几个?父母身体怎样?组织上准备提拔你当干部,要在部队干的长一些时间,你有什么意见没有?”我连忙 一一回答,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决定。那时候,提拔进步都是组织的事,个人只有服从。不久后,我被提拔到三营营部任正排职书记员。
    军营二十七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名战士,到班长、正排职书记员,后在团、师、军当了八年政治部的宣传干事,在兰州军区整党办公室干了一年。从1986年起担任旅政治部宣传科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团政委、武装部政委等职。部队恢复军衔后,我先后被授予少校、中校军衔,1995年授予上校军衔。
    我在部队勤奋笔耕,立志自学成才。连队成立了新闻报道组,我就开始学习写新闻报道,把连队的新人新事写成稿子发表在报刊上。记得《人民军队报》刊登我的第一篇稿子,就是采写雷指导员的,标题叫《畲族人民永远怀念毛主席》。手写稿变成铅印字,看见自己的姓名堂堂正正的印在报上,我心里的自豪和快乐真是无以形容,受到极大鼓舞,越写越爱写,越爱写发表的越多。营、团报道组先后抽调我专职写稿。1977年我作为战士报道员,同后来成为民营报业《华商报》的老总张富汉同住一孔窑洞,写了一年的新闻报道。这一年,使战友张富汉成为未来报业总裁,使我几十年都与文字工作相随相伴,也使我成为党的一名政治工作者。当干部的第二十八天,就调任团政治处宣传股任干事。我是我们同年兵中进步较快的。从这时起,我在部队各级政治机关中写了十七年,直到担任团政委。这些年里,我写过的稿件数以百计,写的材料底稿放了几大箱,发表的各种论文也在八十余篇。与战友合作编写了《军队基层防事故92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的建设》等著作。利用工作之余,参与了陕西省干部自学考试、陕西师范大学函授学习,获得了本科文凭。多次被评为优秀政治工作者,3次荣立三等功。
    当兵光荣,那是因为意味着牺牲奉献,军人总是与战争紧密相连。在军旅生涯中我有幸遇到了战争,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决心以身报国。1985年12月19日,我随部队赴云南老山前线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至1987年6月30日返回驻地,历时一年半。在老山期间,我先是在集团军宣传部门负责战时政治教育,每天编印一线情况简报;后又到炮兵旅任宣传科长、负责战地新闻、战斗鼓动和阵地文化。老山地区山高林密、部队点多线长,双方大多在打炮仗,危险地带很多,一线和二线、机关和基层都随时会遇到危险。一次,我和另一名干事陪同军政治部周永顺主任到前沿阵地看望部队。借助上午的大雾,吉普车开出半个多小时,即到敌我前沿交界。在一个转弯上坡时,吉普车的鸣笛喇叭发生了故障响的不停。司机小武手忙脚乱,就是控制不了,想停车怕遭敌袭击,不停车,鸣笛声在山间响声更大。我们都为首长的安全担心,不停地喊“快扯线!快扯线!”小武一把扯断通向鸣笛喇叭的一节红线,笛声才停了下来。吉普车加速驶向我方阵地,离开不到三分钟,两发炮弹落在刚才响笛的地方。周主任风趣地说:“这是前沿阵地在欢迎我们!”老山前线除了随时有生命危险,还伴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战士们蜷曲在“猫儿洞”中生活、战斗;多数部队都要经历洪水、塌方、雷电袭击;即使生活在机关里也要同蚊虫作斗争。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语:“三只蚊子一盘菜,三个老鼠一麻袋”,可见蚊虫鼠类之大。不少人患有褥疮、传染病,拉肚子是经常的事。1986年7--8月间,一场特大山洪冲断了老山通往后方的所有道路,饮食全靠储备和空投。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和战友们天天吃的都是压缩干粮和军用罐头。直到现在我看到“午餐肉”胸口就发潮。这异常艰苦的战斗环境使我对幸福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和平安康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家乡的亲人们给了我和我的父母很大的关怀和安慰。县乡各级领导多次到家看望,乡党邻居经常关心问候。李有生副县长随西安市慰问团到老山后,还专程去我所在部队看我,表示慰问。在炮阵地上,李县长与我合影后,拉着我的手说:“你父母都很好,不要操心。咱全县人民都盼望着你们早日凯旋,---你是咱家乡人的骄傲!”有父老乡亲的支持和激励,我全身心地投入了战斗、工作中,不惧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我带领的科室荣立集体三等功,我个人也立了功、受了奖,还被上级评为“战地优秀指挥员。”
    从1993年到以后的十年间,我在部队做了十年团级主要领导,经历了世纪之交的军事变革。我努力学习新理论、新科技,研究探索新时期带兵之道。我作为部队党委的班长,既以身作则,又讲究抓班子带队伍的方法,团党委班子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这十年中,我带领部队执行过六次重大任务,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上级表彰。如陕北摩托化千里机动、“西部-95”军事大演习、全军工兵模拟训练现场会等。其中三次援建西安经济建设,造福西安人民。
    如参加黑河引水工程,带领部队从楼观台以西到周至集贤村以东户县交界,开挖4米多深的输水管道。
    再如参加靖边到西安的天然气管沟工程,我们的部队一直从安塞山沟里挖到渭河北岸,从秋天干到第二年的春天。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冒雪到工地看望部队,握过手后,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们这是造福子孙后代,了不起啊!”还和我们合影留念。
    第三次便是参加西安护城河清淤工程。记得那是1998年国庆节的第二天,我在团里值班,突然接到集团军司令部电话,说是有重要客人到部队,要搞好接待。不一会儿,司令部龚副参谋长陪同西安市环城建设委员会史凡主任带着十多人到了团里。客人们参观了团史馆,看了车机库等一些设施后,史凡主任说:“今天来是想让你们团参加西安护城河清淤,想听听你们的意见。”龚副参谋长说:“主要是水中捞泥,尔后用石头砌衬河底,看你们有没有这个能力。”在场的几位团领导都很为难:我们工兵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什么活儿没干过,地下六百多米打坑道挖镍矿,镇安水库排哑炮,抗洪抢险架浮桥--冲锋舟救人,荣立过集体一等功,是全军的双拥模范团,可是河中捞泥这活没干过,所有的现代机械都无用武之地。商议了大半天,我后来代表团里表了态:现在先不考虑这么多,只要西安人民需要我们,上级首长下命令,多难,我们都会想办法坚决完成任务!四天后,我们接到兰州军区、集团军命令:工兵团务于10月10日进驻西安,参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当时压力真是大呀!一方面部队进行紧急动员,抓紧做好出发准备,一方面派出先遣组到护城河勘测地形,研究清淤方案,确保部队进入施工就能展开。10月10日上午8时部队从驻地出发,10时左右到达西安建国门外,1200余名官兵集合在护城河南岸。西安市市长冯煦初带领许多政府官员接见了官兵,说了很多温暖人心的话。市长助理乔征把团领导请到老孙家羊肉泡馍馆进行了“洗尘”招待,剩下的就看部队怎么干了。部队设定了多种方案,最后确定以和平门以东、大东门以南城河东南角一千多米作为试点区域,采取搭高架卷扬机升降的方法,特制架子车,从施工架上把淤泥直接倒在汽车上拉往城外。河底作业面采取导流渠把泥水分开,各连分段进行。我们摸索的这套办法,后来其他部队一直运用到施工结束,被称赞为科学、实用,发挥了工兵的聪明才智。施工开始后,部队异常紧张。各连都是四班倒,昼夜机器不停。大量事务和矛盾都集中到团领导面前,既要指导施工、赶速度、保质量,又要宣传鼓动、协调各方关系,管理好部队不出问题,忙得不可开交,经常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那一年,整个冬季,天空不下一点雨雪,部队没有借口休息,领导自然也不能放松。大年初一,工地停了一天,但上午还在搞团拜活动,到各点给战士们拜年,下午才和妻儿有暂短团聚。西安离牛东只有35公里,很想回家给母亲拜年,但都没有如愿。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天空下了雨。工地停下后,就赶快回牛东,刚坐在母亲的炕上,雨就停下了。我对母亲说,不能在家坐了,雨一停施工就要开始,我得马上走。母亲很理解我,赶快和兄弟媳妇一起给我做了一碗面,吃完我就离开了。护城河清淤,锻炼了部队,密切了军队和人民的感情,树立了军人在西安人民心中的丰碑。我作为其中的战斗员,感到无比自豪。我的生涯中,在护城河的日日夜夜,付出的很多,后来我生活在西安城里,漫步在城河公园的时候却得到了很多很多……


作 者 简 介

    崔振昭,笔名苍龙牛子。生于秦岭北麓、中国画乡苍龙河畔的牛东村,现居古都乐游原。长期从事军队和地方党委工作,熟悉基层社会生活。现为西部文学网会员,崇尚“叙写普通人物和平凡事件,传播人生心语和世间真情”,写有一些《侄女出嫁》、《西堂轶事》、《追寻春天的故事》等散文随笔,上百篇文稿被多家刊物和网站登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jhicu | 2018-3-12 21: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8-3-12 23: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苍龙牛子 | 2018-3-13 05:1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匡老师鼓励!昨天《植树》辛苦了,致敬!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苍龙牛子 | 2018-3-13 05:2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西部文学点赞鼓励!编辑老师辛苦了,致敬!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