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学征文】暮色中的茉莉花

[复制链接]
查看978 | 回复8 | 2015-2-6 15: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米饭 于 2015-2-6 21:32 编辑

暮色中的茉莉花


    院里种有几株茉莉。

    每到黄昏时候,花儿便开了。

    这时,我便放了手中的书,搬把小凳,坐在花前,静静地观望花儿开放。

    太阳刚从西山上隐去,绚丽的晚霞还在天边燃烧,院落映在落日的余晖里,紫色的暮霭袅袅升腾在半空中。?微风拂动着仲夏夜温暖的空气,唱虫们开始在角落里弹起了悠长的琴声,蚊子也不失时机地跑出来“嗡嗡”地演奏着。

    那娇羞的茉莉花儿便在这暮色四起的时候,精灵般披着淡黄色的衣裳,散发着幽远的清香,在夜风中翩翩起舞了。

    那花儿是极羞涩地,白天裹紧了衣衫,在这黄昏,趁着暮色,便象七仙女们一样展露出自己美丽的容颜。偷偷地,四下观望着,先是一点一点地绽开了绿色的外衣,露出了薄薄的淡黄的罗衫,风儿一吹,那外衣便全绽开了,花儿羞得捂了脸,抿了嘴,把那锦衣紧紧地拥裹着。这时,便可闻见那细细的淡淡的游丝般若有若无的幽香。

    暮色更浓了,花儿们无所顾忌地争先恐后地轻舒广袖,一瓣,两瓣,一朵,两朵,那一簇簇四瓣或五瓣灿烂的笑脸在夜风中荡漾着,恣意地欢笑着,那细长的腰肢扭着婀娜的舞步,摇摆着欢快的节奏。? 这些精灵们象安徒生笔下的花仙子一样办起了盛大的舞会,笑脸盈盈,含羞带娇,长袖飘飘,临风而舞,步履柔曼,身姿如燕,没有音乐,仿佛可以听见环佩叮当,可以听见娇笑娥语。影影绰绰,朦朦胧胧,似在梦中,恍入仙境,奇香入鼻,如醍醐灌顶一般,头脑一下子清新了许多,身体好象脱胎换骨一样轻松怡然,宛然仙家了。

    我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静静地听,不敢说话,不敢声响,生怕打搅了花儿们的意境,生怕破了花儿们的情致和氛围。

    夜深了,风定了,声寂了,花儿们跳舞也累了罢,静静地站着,朦胧着眼,梦呓一般。

    “深夜惟恐花睡去,犹照红烛到天明。”

    想来文人墨客是极其呵爱花的,恐怕他们孤独,要点着红烛陪伴他们度过寂寞的黑夜。我也是爱花的,我却不愿去吵醒她们,使她们不得休息。我悄悄拾起小凳。向睡态憨憨的花儿们轻轻地说:

    “祝你们做一个好梦!”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运涛个人认证 | 2015-2-6 16: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花而坐,如同面对美人。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间烟火 | 2015-2-6 16: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坐观花!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自然欣赏 预祝取得佳绩 {:soso_e160:}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周默 | 2015-2-15 15: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放坡
放坡,绝对是一种惊心动魄的景致,估计你没有看过,以后也不可能再有机会看到了。
老家在白鹿塬南边的塬底下,我们那一块习惯叫做八里坡,那里原先有一条古道,从鲸鱼沟上到塬顶刚好八里路,所以就叫做八里坡。现在从我们村边新修了宽阔的水泥大道,人们就不走八里坡了,古道慢慢就荒废断掉了。前些年,国家搞退耕还林,政府的文件命名这一片坡塬叫做红旗坡,原来八里坡的名字随着时间推移,也会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全国农业学大寨,当地政府号召在八里坡上开垦层层梯田,于是乎一声令下,各地的工人农民学生汇集在八里坡,红旗招展,号角连天,锄头铁锨挥舞,敢叫日月换新天,硬生生地在荒坡上开垦出了千亩良田。不仅如此,而且在山坡上架起了管道,修了三级水电站,鲸鱼沟的水被抽到了半山坡,旱塬地成了水浇地。“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不得不佩服毛老人家的这个伟大论断,人定胜天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这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宏伟壮举,不仅能种一料小麦,因为能浇上水,收完麦子还可以种上一茬秋玉米,大大缓解了吃不饱的问题。我们村子是最大的受益者,麦忙时节,看着黄澄澄起伏摇曳的麦浪,大人小孩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生产队的时候,麦子割完了,就由队里的马车或者拖拉机装得山一样高,从八里坡的大路上运回来,放到打麦场晾晒碾打,这倒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分田到户后,各家各户零敲碎打地这里分半亩地,那里分八分地,我们家坡塬上的地就分了三四块,而且也没有了拖拉机和马车,各家只能是用自家的架子车往回运麦子。走八里坡绕路嫌远,人们就不愿意走,架子车小巧灵活,很多人就走陡峭的小路,从坡塬上用架子车往下运麦子,我们管这就叫做放坡。
放坡,不是一般简单的活路,不仅非常危险,也是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必须胆大心细,胳臂和腿部的力量绝对要强大,而且脑子一定要灵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随时防备翻车或者冲下悬崖。我们家里只有父亲一个男劳力,放坡的活只能是由父亲来做,父亲当时还在华山厂上班,遇见农忙只有给领导请假,集中时间把重体力活干完,然后再去厂子上班。
而这放坡的事情就是首当其冲,我们弟兄三个当时年龄还小,只能是早上帮忙把架子车推上坡,然后帮忙一起割麦子。我们只负责把麦子割倒完事,捆麦个子需要手上的劲道大,就交给爸妈去做。他们挑拣出柔韧性好且粗壮的麦杆,麦穗那头对接,扭绞在一起放在脚下,这就是用来捆麦子的麦腰,然后把麦子整齐地码到做好的腰上,双手熟练地把麦腰提起来,交错着使劲勒紧,来回交织打结,最后把腰头塞到麦捆子里,这样就算完成了。父亲本身劲儿就大,甚至用膝盖顶住麦秆,狠力捆扎紧实,所以他捆的麦个子紧凑不容易散伙。
麦个子捆完了,装车也有讲究,车厢要装实磊,高出车帮的部分要底下大,然后往上收缩,麦穗一律朝里放,一层压一层,装好的麦个子要用缆绳从四面捆扎结实,标准的形状就像金字塔的下半截,这样装法整体坚实稳固,不会左右晃悠造成散伙或翻车。装好了车子,父亲把车辕压下来试试轻重,要轻重合适才行,轻了,放坡时容易把人架空,弄不好就蹿到沟里去了;重了,就容易把人压住,搞不好就翻车了。爸爸在工厂里,有便利条件,专门给架子车的车尾做了两个铁扒拉,是把铁板的一头弯成九十度,像铁锹一样,把铁扒拉用螺丝固定在车后面的两个尾巴角上,下坡的时候就能扒到地里增加阻力,起到刹车稳定的作用。这个东西的效果很明显,有了它安全系数就大多了,后来许多人家也仿效我们的做法,父亲还给好几家邻居也做过这个铁扒拉。
父亲双臂驾起车辕,我们在后面推着,车子走出崎岖不平的麦地,来到蜿蜒而陡峭的小路上,路的两边就是一台一台的梯田,拐弯的地方甚至就是长满荒草和酸枣荆棘的悬崖,脚底下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所以说放坡的活路危险重重。而且这小路只有一辙宽,有下的就不能上,只能在下一个梯田的台阶处错车。要出发了,父亲就使劲地喊几声,给下面的人和可能出车的一个提醒,然后就双臂驾辕,身子和脊背抵撑着装满麦子的车身,借着重力惯性,车子就往下冲去,我和弟弟就抓住缆绳,一个脚踩在地上,一个脚踩车后面的尾巴上,目的是压住车子不要太快。父亲牢固地把控着方向,纵横捭阖,左冲右突,缓急有度,呼啸而下。铁扒拉这时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地上拉出深深的一道道沟渠,车子呼啸而下,顿时黄土飞扬,遮天蔽日,驾车的人腾云驾雾一般,只看见漫天的黄土向四面八方升腾扩散,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惊险,简直是惊心动魄都不为过!

直路上放坡还算是小儿科,关键是还有几个拐弯的地方,而且三角地旁边还有一个九十度的硬弯,底下就是几十米的悬崖,是最令人心惊胆战的一段路,一不小心就会蹿下深沟,那就更是考验驾辕人的把控能力了。没有谁敢在这里掉以轻心,都是小心谨慎,全神贯注,用肩膀扛着车身,全部的力量都压在腰背上,双腿绷直挺立,稳扎稳挪,辗转腾挪,步步惊心地走过这个鬼门关,驾辕的人才会满头大汗地长吁一口气,稍稍放下心来,接着再腾云驾雾地向塬下奔走。说来也怪,这里奇险无比,却从来没有人在这里出过事,所谓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就是因为心里重视小心谨慎,反倒是平地上,经常有人粗心大意造成翻车,阴沟里翻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当时还是玩童,但在这事上却毫不马虎,根本没有心思去听路边草丛中的蚂蚱叫,或者是看天上弄巧的云彩,而是两手紧紧抓住缆绳,踏在地上的那只脚跟着车子的节奏跳跃着,奔跑着,我使劲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息,飞扬的尘土呛人啊!一路上提心吊胆,丝毫不敢松懈,等我们平稳地在家门口停住车,每个人全身上下都是厚厚的一层黄土,灰头耷脸地喘着粗气,简直就是临潼的兵马俑了!
放坡是非常辛苦费力的,也是十分无奈的事情,尤其是家里没有男劳力的人家,那就更可怜了。我的一个小学同学父亲腿有残疾,没有指靠,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十一二岁时就自己驾辕放坡,看的人都为他捏一把汗。毕竟是个孩子,汉小力薄,加上车子装的也有问题,有一次拐弯的时候就翻车了,人被压在下面,我们一帮人赶紧掀起车子救人,幸亏他个子小,刚好躲在空隙里,没有大碍,只是受了些皮肉伤。看着他眼泪哗哗的样子,在场的每一个人心里都不好受。
我也放过一次坡,就一次还差点惹了乱子。那时我已经上初中了,也想尝试一下放坡的感觉,父亲就少装了一点麦子,他在后面给我压阵壮胆,我也就斗胆亲自驾辕放坡了。刚开始车速较缓,心里还沾沾自喜的,到了半坡里,坡度增大,惯性增大,速度陡然也增大了,父亲在后面使劲压,我力气小驾不住辕,人就悬在了空中,两腿乱蹬不了地,父亲一放松,我又差一点窝在车底下,车速比我的双腿向前奔跑的速度还快,车子眼看要失控了,我一下子慌了,父亲在后面喊:“赶紧往台台地里跑!”
我失计慌忙就往下一个梯田的台地里跑,车子挟带着我冲出好远才停下来,我一屁股坐到地上,心脏在嗵嗵嗵地狂跳,腿肚子都在哆嗦颤抖,父亲吓得再也不敢让我驾辕了,回到家,母亲把我们爷儿俩好一顿责备。
这些年,日子慢慢都好过了,粮食也够吃了,上塬种地,下塬放坡,太辛苦了,也就没有人愿意种坡塬地了,许多地被撂荒了,只是可惜了当年热火朝天的革命热情。政府看到这局面,提出搞退耕还林,给每家每户一定的粮食补贴,在八里坡上种上了各种树木,大家都高兴啊,不种地还有粮食补助,树林长起来,空气环境也好,天大的好事啊!
八里坡(现在叫红旗坡)不种庄稼已经有十几年了,前一阵我回老家,坡上的树木已经蔚然成林,满山架岭的苍翠,微风一吹,绿叶婆娑,鸟鸣声声。曾经放坡的小路成了雨季流水的天然渠道,许久没有人上来了,被雨水冲刷得沟沟壑壑,荒草长得有半人高了,走路都不好走了。我站在塬畔,回望四野,草树莽莽,有野鸡扑愣着翅膀,惊叫着从树林里飞过,当年麦浪滚滚的梯田,现在是一片肃静森然,怎么也不敢想象当年放坡的情景了。和父亲说起当年放坡的事情,父亲恐怕是人老耳背了,笑着说:“坡上现在美得很,种了树,环境好了,野鸡野兔特别多,听说还有狼和豹子呢!”
呵呵,割麦,放坡,那种苦难而艰辛的岁月,已经成了一种忆苦思甜弥足珍贵的历史回忆了,父亲不会那么健忘,但那惊心动魄的场景,估计是谁也不可能再看到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哈哥 | 2015-2-15 16: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儿只有心静者方能出炉,好好学习!
打赏鼓励一下!
I  would  rather  die  zhan  give  up  my  beautiful love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米饭个人认证 | 2015-2-15 16: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soso_e161:}把那个放坡另外发一个帖子吧 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好好学习,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运涛个人认证 | 2015-2-15 18: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亮起,祝愿取得好成绩。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周默 | 2015-2-16 14: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米饭 发表于 2015-2-15 16:32
把那个放坡另外发一个帖子吧 老师

好的,谢谢!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