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外三首)
◎江苏哑石
去时正处盛夏,自然不宜 以其时的气温用作秋风的注释。
清空那首古诗的困扰,才可平静地 将茅屋和杜甫塑像置入照片背景的位置。
一身轻松,来自于看草为草 观堂为堂,有意忽略草堂的意义。
也不愿再次提及,唐诗中 茅屋为秋风所破后沉重的叹息。
这里的草堂,是游客的草堂 这里的草堂,非杜工部的草堂。
2018/8/14上午 初稿 武侯祠
寸土寸金的城市,还是为 某种纪念让出了充足的空间。
塑像和香火未能免俗,游客 跪拜的姿势,仿佛别处的复制。
独辟蹊径的,是君臣同供的创意 所有塑像,在将相的层面戛然而止。
低处蒲团的位置,多是留给 于此叩首和口中念念有词之人。
仰观是需要的,而让我长久 思索的,是将传说变为塑像的人群。
2018/8/14上午 初稿
宽窄巷子
入口处墙壁上嵌着的旧物件 会让人瞬间倒退回某段黑白片的时光。
马灯无光,已不能照亮返回之途 能发声之物,围绕于挂钟边保持哑默状。
近旁伸出的马头和单腿,终未能 将整个身体囫囵挣脱出坚硬的墙体。
唯有人群从未停止过流动,这些滞留 于此的旧物,充当着见证和背景的角色。
宽巷子,人来人往 窄巷子,人往人来。
我去时,骤然而至的雨声 加快了巷子中人群流动的速度。
慢条斯理的,是酒馆里的川戏 在这里,时间仿佛成了可以删除之物。
2018/8/11下午 初稿
锦里
不说蜀锦。对于一座城市的解读, 舌尖上的感受,或许比视觉更为可靠。
语言多余。在此时多雨的成都, 亟需川味的麻辣化解空气中的潮湿。
锦里,这方味觉的零售之地 正在将成都印象分解成口舌生津的词。
钵钵鸡担担面 龙抄手,猛不丁的 三大炮,让沉浸其中的人恍如大梦初醒。
武侯祠与此紧邻,鱼贯而出的游客 面部表情很像在此突然寻见了久违的亲人。
2018/8/14中午 初稿
作者简介:
江苏哑石,本名张学伟,徐州作协会员。1991年起,有诗歌、小说等习作滥竽充数于《扬子江诗刊》、《青海湖》、《北方文学》、《星火》、《翠苑》、《华语诗刊》等刊物及其他纸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