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人间烟火 于 2015-2-16 10:36 编辑
过年话春联
过年诸多风俗习惯中,除夕贴春联是最有民族性和普遍性,也是最古老的、最有文化意味的一种。地处秦岭山脚的老家乡村,虽远离经济文化发达的都市、城镇,在对贴春联这一风俗文化的传承上,却表现相当突出。每到除夕,不管有钱没钱都要买张红纸,请人写副对联贴在门上,而且对贴春联还很有些讲究。 家乡的房屋都是前后开门,有院子的还有院门。院子里还有厦房,有的用作饲养牲畜,有的用作柴房。过年的时候,从前到后,只要是有门的地方都要贴对联。不同的门,对联的大小、内容也不一样。前边的院门是过年迎客的正门。平常,亲戚朋友来家里串门说事比较随便,前门后门都可以出入,春节走亲戚,往来则必须从前面大门进出,院大门的对联修相对写的气派一些、大方一些,比较宽而长。后门和正房的屋门对联就比较小而短,但是内容都基本差不多,主要是表达过年的热闹气氛,预示来年风调雨顺、吉庆祥和之类的,但不能重复。最常用的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爆竹声声辞旧岁,腊梅点点迎新春”,等等。过去人家都饲养牲畜,牲畜圈门上也要贴春联,大小依门而定,内容多是希望牲畜兴旺的,比如“四季平安槽头旺,草料充足牛羊肥”、 “勤饲养六畜兴旺,多积肥五谷丰登 ”等等。厨房单间而且有门的,厨房门也贴对联:“八珍烹喜气,五味调新香” 、 “ 五味烹调香千里,三鲜蒸炸乐万家乐” 、“寻常无异味,鲜洁即家珍”等等,贴上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平常日子的粗茶淡饭,在浓浓的年节里吃起来也别有一番新味。
据说,春联最早是从在门上画的桃符演变而来的。《后汉书、礼仪志》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可见桃符的作用主要是驱鬼辟邪。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簪云楼杂话》中有“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的记载,这时春联正式代替桃符,称为中华民族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和文化符号,其作用也从驱邪镇鬼演化成几乎纯粹的对新年的喜庆和美好祝福。也正是受春联最早的本意的影响,过去还有敬神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
除此而外,在老家的乡村,还有从对联衍生出来的单联,主要贴在没有门的地方。比如,有些人家的畜舍、厨房等没有门,就把红纸裁成大约两三寸宽、尺把长的窄条,写上“六畜兴旺”、“四季平安”,以及“饭菜喷香”、“勤俭持家”之类的字眼,贴在这些地方的墙上。与此类似的,还有“身卧福地”、“身强体健”等,是同样的方式贴在炕头的,“出门见喜”、“抬头见喜”是贴在大门外墙上或者树上的,无不充满了过年的喜庆气氛和对吉庆安宁的美好期盼。 世间的事情总是悲喜相生、乐愁同在。过年贴春联这样的喜庆时刻,也不能忘记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家乡就有个讲究,家里有老人去世,且没过三年的,春节不能贴红色对联。但是过年总要有年味,贴对联便是这年味的典型方式。于是,就出现了黄色对联,上面用毛笔写上有关思念亲人的内容,就是有亲人故去的人家为过年时怀念亲人贴的。但是这样的颜色毕竟与过年的气氛不大协调,所以,就有人想出个办法,红纸不变,对联上的字写成白颜色,但是在农村,这样的白色颜料并不好找。于是,人们在红纸上用墨汁写字,写完后趁墨汁未干,在对联上撒一层薄薄的麦麸,然后提起来,细碎的麸皮就粘在了墨迹上,尽管粘住的不是很多,但是对联上的字就不那么黑了,这样对联有了喜庆的气氛,也表示了节日里对故去亲人的思念。现在情况不同了,过年的对联很少用墨汁写,大多是在红纸上用金粉书写,显得喜庆而且有富贵祥和的象征。这样以来,墨汁上撒麸皮的办法就行不通了。于是又产生了蓝紫色对联,纸为蓝紫色,照样用金粉书写。尽管没有用传统的大红色表示喜庆之意,但是耀眼的蓝紫色加上象征富贵的金黄色,也颇有一番隆重庄严的气氛。近些年,手写的春联越来越少了,印刷的春联越来越多,有些商家考虑到有亲人故去的人家的需求,也印制这样的紫蓝色底子、金黄或黑色字体的对联。所以,过年时在街上看到这种颜色的对联,无论是手写的还是印刷的,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尽管有这样的讲究,但是,贴思念亲人对联的人家毕竟不多,春联总是象征热闹喜庆红颜色。临近过年的日子,人们都在为过年忙活着,打扫房子、购置年货、准备菜肴,但是,没有直观的、共性的形式和标志,到了除夕就不一样了,红红的春联把全村上上下下、家家户户的门上装扮得一片红火,年气一下子就烘托起来了。新年,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