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中文)
首页
Portal
开通VIP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搜索
搜索
要闻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文学资讯
文学杂谈
民间传说
文学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笑话故事
心情日记
特色
西部传奇
西部旅游
西部美食
西部书画
乡村振兴
三言两语
站务
新人报道
文学期刊
作家风采
官方公告
站务处理
活动中心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西部文学
»
论坛
›
西部文学
›
散文随笔
›
【曹新友散文】一个叫考院的地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曹新友散文】一个叫考院的地方
[复制链接]
1516
|
2
|
2019-5-30 11: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在那个被称为将相故里的老县城,在东槐院那条古槐繁茂的巷子里,有这么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院子,经过了百年风雨剥蚀依然保持着它的尊严,它叫作-----考院。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选官制度,为这个封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使得一部分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有可能有通道地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也获得荣华富贵的愿望。“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度, 是中国的选官制度。从禅让制、世卿世禄制,到察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是一个带着诸多弊端的历史进步。
科举制度的选拔是金字塔式的。是从社会的最基层,通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出秀才、举人、贡士、状元等等。一个最基层的考院,是对人才初选的场所,是在这里通过院试而选拔出了秀才。这个地方的社会底层人才,就是从这里脱颖而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向了社会的中高层,有的甚至达到了官场的相国高位。著名水利专家、蒲城人李仪祉在1898年16岁时,考取同州府第一名秀才,为我国水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蒲城考院见证了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考取功名的荣耀时刻,李先生也成为蒲城人引以为豪的楷模。
这个藏在民巷里的考院,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由时任蒲城县知县的张荣升,看到每次考试都要搭考棚,实为不便,便用自己的俸银购买了两座民居,修建了蒲城考院。 这个考院,除了每两年的一次考试之外,平时还作为省巡视来时歇息的行辕,这也就是蒲城县的一个清代招待所。
这个坐北朝南结构严谨的考院,寄予着学子们的美好愿望。院子布局合理,院内木刻、石刻、砖雕精湛,丰富多样。大门外砖墙刻有“凤凰展翅”、“猿猴攀枝”、“金鸡报晓”等富有浓厚民间色彩的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从这些图案上,都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像凤凰展翅一样的飞黄腾达,像猿猴攀枝一样节节上升,像金鸡报晓一样一鸣惊人。推开沉重的考院大门,步入第一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匾额,上书“天开文运”,意思是上天给予读书人做官的机会。
这个院子的迎二门是一道木版影壁。绕过宽敞的砖铺甬道,两边是过去文生考试的地方。庭院尽头有一圆门,门上南北各书写有一砖雕匾额,南书“腾蛟起凤”,北写“紫电青霜”隶书大字,意要考生文武全才,文则如蛟龙腾空,凤凰起舞,光彩夺目;武则犹紫电闪光,青霜耀眼,威武雄壮。
这一天,在西侧的院子里,摆了百十张课桌,桌子上放着笔墨纸张。一会儿成百的学生穿着淡青色长袍,如清代的童生一样,他们模仿那些清代的文生考试,监考官们也是穿着清代服饰,营造了一个似真似幻的院试场景。这是组织的一场童生考试体验活动,转眼间把时光倒回到了一百多年前。
出圆门是一座五间高大、宽敞的主体建筑“伦秀堂”。这里是武生考试的地方,旧时这里十八班兵器样样俱全。“伦秀堂”南两侧各有三间房屋,称为“官厅”,在考试期间作为监考官的临时休息场所。旧时檐下三米处各设有一焚纸楼,作弊考生试卷都在此焚烧。在伦秀堂里看那些图片和介绍,才知道原来这里武生也能考试。他们通过考试加入行伍,奔赴疆场,成为未来的将军。
蒲城是个学风很盛的地方,蒲城考院是教育昌盛发达的标志。在清雍正年间,震惊全国的“壬子科场奇案”就发生在蒲城。那时省城金榜传来,得知确实全省中举十八名,蒲城竟占了十三名,而且还有一名副榜,人称“十三个半”。
然而,这样的成绩引起怀疑有弊,联名告御状。雍正帝阅状大怒,责成礼部尚书查办此案。办案人到蒲城后私访数天,毫无收获,心情烦躁。傍晚,他们散步在城内大街小巷,但见万家灯火,耳闻书声琅琅。叹道:“怪不得唐明皇称蒲城为藏龙翥凤之地也!”兴奋地边走边谈,直到后半夜,发现灯火不减,书声不断。礼部尚书恍然大悟:“蒲城学风极盛,原来如此。”尚书回京后不久,朝廷传来圣旨:知县朱闲圣治蒲城有方,钦赐“礼仪之邦”匾额一块,升任六品道台。
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考院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传播知识的殿堂,又获得了新生,考院改为蒲城县第一高等小学,后名为东槐院小学。东槐院小学的名字一直在蒲城这一代人的记忆里,考院却在蒲城十几代人的记忆里。蒲城之所以被称为将相故里,蒲城之所以呈现人杰地灵,蒲城之所以几十年人才辈出,都与这个考院所遗留下来的学风有关。
千年科举,百年考院,科举考试并不是完美的。以科举为终极目标是古代教育的偏颇,科举考试曾受到人们的谴责。作为精英考试,遗漏了不少人才。考试形式以八股文为主,扼杀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让读书人青灯黄卷苦读,耗费了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科举制度虽退出历史舞台一百余年,关于科举的是非话题争议了一百余年。今天站在21世纪的高度,有必要对科举所蕴含的优劣得失进行反思。认识科举,走进科举考试文化传统,或许能让我们更自觉的扬长避短。
蒲城这个考院,不光承载者中国千年科举考试的历史缩影,也写满中国革命的红色印记 ,也是具有革命历史的地方。1906年,在考院改为蒲城高等小学堂后,在蒲城人井勿幕的影响下,同盟会员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第二年九月,知县李体仁怀疑师生加入同盟会,拷打老师和学生,并让学生下狱。消息传到西安、上海、北京及日本东京等地,各地革命党人和各界进步人士纷纷向陕西当局提出抗议和质问,省内多个中学相继罢课,以示声援。清朝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将师生无罪释放。这次事件史称“蒲案”,是“陕西辛亥革命的前奏曲”。难怪杨虎城将军的旧居 ,就与考院相毗邻。
现在,这里的民居开始拆迁了,要建设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叫槐院里。这个清代考院就是槐院里的标志性古建筑,是槐院里的文化招牌,也是槐院里的灵魂。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9-5-30 23: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9-5-31 07: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aoxinyou
150
主题
150
帖子
1294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1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0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06 积分
积分
1294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心情日记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打赏公示
图文推荐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2022-01-17
西部文学关于举办【战疫情、献爱心】征文活动的通知
2020-02-0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2022-11-18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2022-02-10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2022-01-31
热门排行
1
一起来!选出你心中的2022年年度“最佳优秀作者”
2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4
【龙竹武诗词】快乐退休
5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6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7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8
西部文学以“戏曲抗战”为题书写,弘扬西安易俗社抗战...
9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10
【洛沙情理散文】耄耋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