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林边小说】血土穿空阵地倾(21--22)

[复制链接]
查看1831 | 回复1 | 2019-8-29 11: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一

      就在志愿军张昌海连长和他们战友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74团,在四天四夜的行军中,他们达到了朝鲜前线,就是说,他们离朝鲜的扑占岭和黄草岭已经近了。张连长在集安邮政局寄出的信,也在今天到了长江边上的位于宜宾郊外有四五公里远的中元纸厂。  
现在是1952年8月19日上午,阴雨天。  
在中元纸厂的机修车间,就是那座很大的长方形的机修车间棚里。  
小玲在靠近一片有污迹的墙边机床旁操作。这时,在她前后两边的和对面的高大的陈旧白色墙下、从门口到远远有些微暗大机房尾部墙下是两长排的机床,都有近30个男女青年工人站在机床,比如:铣床,刨床等旁,在专注地操作。满房的机器声听起来一片轰鸣。青年男女工人们热情都很高,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完成车间下达的生产任务,一定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一周年来临之前,献上厚礼,支持我们的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所以,他们都以一种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愉快繁忙的工作中去,仿佛一切身心都容进了这一令他们兴奋的状态中,这是一种在新中国解放初期的、愉悦的远离战火的后方的宁静生活!  
此时,外面下着发冷的小雨。由于是夏末初秋,还带着闷热感,时不时从机房大门吹进来的冷风使发热的小玲感到身子有些凉凉的,不过,她还是坚持,把这一个传动部件做完。这样过了二十分种,她就把机器停下,走近机床旁的白色墙下的一间放工人衣物的工具箱的小房里,到了一排依白墙的竖起的木柜旁,有几排的锁着一把小锁的上柜打开;而再过去,就是小房的窗子,开着的被小雨打湿的窗框外,是近在眼前的被雨淋湿的灰砖墙。看到细密小雨从阴郁的天空里匆匆地下着,落在湿亮亮的青砖围墙上,小玲心里感到非常的惆怅!  
张(昌海)大哥都走了六天了,她无限孤独而惦念地想道,他怎么样了!已经到朝鲜战场了吧?他们一定跟美帝国鬼子打仗了吧?她想到这里,心里不由自主地一抖,被一种隐隐中的意念,变成了一种声音,这种声音越来越如一个人在说什么人死了,小玲立刻又是身子一抖,仿佛这个声音还在喊,死了人,小玲立刻摇头,脸色难看,嘴里不由自主地说:“千万不要是他,千万不要是张大哥。她像是说,又像是在咕哝自语。  
这时,她身后有个声音:“小玲,有一封跟你的信。”  
小玲抖了一下,谁会跟我来信,她在心里想道。就转过来,看见是31岁的陈开江组长。  
31岁的陈组长,看见她脸色有点难看,脸就往上略微动了下,以为小玲人不舒服。“你怎么了?”  
小玲没有回答,陈组长感到她可能不好说,就没有说话。他想人不舒服,也不可能马上就回答,就还是站着。  
过了会,小玲才恢复过来说:“组长,我没有什么。刚才我感觉有些冷。”  
“那你就快多穿一点衣服,不要着凉了。”陈组长说,也放心了,就向小玲跟前走近一步,小玲伸出手接住了陈组长递上来的信,于是,组长就转身走出了门。小玲立刻把信的封口撕开,拿出来,展开信:  


   小玲你好!  

            由于我不会写信,就请我的战友古排长帮我写。我看到了你的信,我很是感动,感谢你喜爱我。同时,古排长和我们的杨营长认为你这封信不止是写跟我的,也是写跟我们每一个志愿军战士指挥官的,还在我们誓师的大会上宣读了。我们今天晚上就要过河到朝鲜了,我们军人没有什么可以含糊的,就是死,以要保护我们的中朝人民,我们不能让以前国民党时代,让人民遭受日本鬼子的屠杀的相同命运回来,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让美帝国打垮朝鲜,我们就会再受美国的侵略,我们的人民,不久在受这些灾难,这样的话,还拿我们这些军人来干什么,连自己的人民都不能保卫,怎么能对的起抚养我们长大的乡亲!我们马上就出发了。如果,我不死,就回来和你结婚,我死了,你就找我们军人过日子。  
此致:  
                                                                                                                             张昌海,1952年8月15日,吉林吉安。
二十二

小玲看完后。心里更加激动,这时,李姐走了进来。  
“小玲,你怎么还不干活?”  
这时,李姐看见小玲,手里拿着信,就明白了。就走过来问:  
“张连长怎么样?”  
“他们要到朝鲜了。”  
看到小玲脸通红,仿佛是她看到了自己恋人张连长似的。李姐说:“小玲,我知道你为他担心。不过,你也不急,一切都等以后再看。”  
小玲就把信叠好把它当成了珍贵的东西,放进一个牛皮纸的信封里,就放进自己衣服口袋里,才从小工具箱里拿出一件厚的工作服穿上,就和李姐出小房,去干活了。  
傍晚,  
,工厂下班了。李姐就和小玲走出了有两根白色石柱,一一根半弯的铁架,崁在两块白色的石柱上,上面有七个红铁条的大字:  
宜宾中原造纸厂  
。这时,她俩刚走出门口,都干完了一天的活了,而愉快地下班。看见了等在厂门口的厂车队的青年司机傅成。  
小玲看见他,当然,脸上的愉快就没有了,她立刻闭着嘴唇,就把头略低下,想马上走过他的身边。  
“小玲,”傅成走上前来招呼。  
李姐就说:“小玲,你见一下他吧。”  
小玲就脱不开情面,就只好站住。  
李姐就说:”你们谈吧。”就走开,向厂门边左侧的一栋红砖房,而红砖房再往前过去点,就是厂的电影院。绕过电影院那灰色的砖墙,就是球场坝。再过去,就是一些住家的平房子。  
往南是河的方向,就是说是纸厂的学校方向,从那里有一条道出去,就是河边上,这就是美丽长江。  
两人到了长江边,这时,你能看见江边有许多的集中在土黄色挨近河边的松木,有一长长的一排松木圈了一横长水面上,再过去,就能看见一些工人,两个三个一起扛着松木从河边上往岸上的一段斜斜的坡道上到一厂边的门里去。你能看见那里面还有人处理松木,好利于造纸用。  
由于河岸已经涨水,一些急急往下流去的河水就淹到了河岸上一成片的野草边了。  
他俩就在草边的石头上坐下。  
小玲一直不说话,因为她不会跟厂里青年恋爱,她只喜爱军人,爱志愿军连长张昌海,她就是这样想的。  
都多了很久。傅成说:  
“小玲,麻烦你了,占用你的时间。”  
“没有什么。”  
“我听李姐说,你的哪个军人朋友走了。”  
小玲没说话。  
看她不说话,傅成说:“他们军人真的不容易啊,还要打仗,消灭美帝国鬼子,都是挺不错的!”  
“是呀。”  
“你今晚有空吗?厂里俱乐部有舞会。”傅成有些怕说的不好,就一边说,一边看着小玲的脸色,好像害怕自己有那句话说的不好,会让小玲反感。  
小玲就转来脸过来,非常礼貌,因为,她只把他看成了一个厂的同事,不过,既然人家是真心的邀请她,也不能让人家一个大男人难堪吧。  
说:“对不起,我有事,谢谢你的好意。”  
傅成还想说什么,觉得小玲的态度非常的迷糊,又说了一会,两人就起身,回厂的家属区,然后分开了。  
之后,小玲就回到了宿舍,也不去想傅成的看法。就在房里,随便吃了点饼干,就坐在灯下,把那封信拿出来,看了又看,也就在此时,她才感到志愿军连长张昌海,仿佛就在自己眼前;看到信,她才感到,张连长那英俊、厚道、勇敢的身影和他的战士们,在打击美国侵略者,她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冒着致命枪弹的危险,战斗在朝鲜日夜进行。。。。。。。。。。。。。。。。。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9-9-1 18: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