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的人 文/王文琴 记得刚毕业来到这座城市,出门办事问路或者去农贸市场买菜询价时,对方第一句不是首先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先回问“你是哪的人?”我笑着回答说出老家县城的名字,然后他才回答去哪里怎么走,菜价多少钱的问题。 那时我心里很纳闷:去哪怎么走跟‘哪的人’有什么关系呢?菜卖多钱?我一分也不会少你的,这跟我是‘哪的人’又有何相干呢? 从内心讲,起初我听到当地人问这句话,我是很排斥的。这如同他们无形中在我与他们之间瞬间划起一道线,将我与他们立刻分成了两个阵营。而我势单力薄地站在那里。他们锐利的耳朵瞬间辨别出我不是他们当地人。乡音暴露了我的身份。对方如同很快从红苹果筐里找出一个混在其中的一只绿苹果来。我没法逃避,只能直面回答这个问题。 后来被当地人问起的多了,内心也麻木了,也没有强烈的排斥感受。 随着我所居住城市建设的大阔步发展,全域型旅游城市规划的落地推进,外来涌入的人口越来越多。不论是大学毕业的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还是身怀各种技术工种的农民工,都大量涌入。走在街道上,随处可以听到不同地方的方言:洛南的,陕北的,四川的,河南的,东北的,江浙的,山东的,五湖四海的方言混合,犹如一锅大烩菜。商家总不会因某个人操着外地口音而拒绝出售商品吧! 由于长时间受当地方言耳濡目染的影响,迁移默化中我的口音也不知不觉有了变化。现在我出门办事,再鲜有人向我问起“你是哪的人?”的问题。相反,过年过节我回老家,在老家县城进风味小吃餐馆点餐时,反被服务员好奇地追问“你是哪的人?”,我真有些好笑,我会理直气壮的回答:“我就是当地人”。服务员半信半疑,一边转身去端饭,一边喃喃自语:不像,不像。 我的口音在老家人看来,已经成了外地口音。而老家方言代表性的几个字、词的发音,我也已淡忘,发不出标准纯正的音来。我努力从记忆库中搜寻那原味的发音,内心揣摩,让爱人听听看发出来的音是否像原汁原味的乡音,然而一张口,连自己都觉得陌生,说的不像。 罢了罢了,反正我成了老家人眼里的外地人,亦是旅居二十多年目前生活城市的外地人。似乎我成了弃儿,成了孤零零地在城市行走的过客。 对于老家,我真正的生命起始地,我是怀着深厚感情的。这种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愈加浓厚,如同蕴酿多年的美酒,历久弥香。 我是吮吸着故乡的乳汁长大的。在故乡从孩提成长到高中毕业前的求学道路,无时无刻不是在故乡的那片热土上。虽然故乡过去贫瘠,但是我的深爱。我考上大学才离开那片热土,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去寻求自己未来的天地。 毕业后来到现在所生活的城市,到目前已经在这生活、工作近二十四年,比我在故乡呆的时间还要多出好几年。然而脑海记忆库存中仍是青春年少时期的居多,关于故乡的人,故乡的土地,故乡的沟沟壑壑的满满记忆。而对于所工作、生活、洒下辛勤汗水的城市,似乎没有多少深深可忆的的东西。 我的户口,我的房子,我的工作,都在这座旅居的城市。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依然感觉我是生我养我故乡的人,我在这座城市总也找不到根的感觉,如同水中的一根萍草。 反正不管哪的人,只要生活的幸福、快乐、安心就好,其他的都没有什么要紧的。 当你问我从哪里来时?我会轻轻的告诉你:我从故乡来,从生我养我的第一故乡来,从洒下汗水、奉献青春的第二故乡来。 随着城市的建设,涌入大量的外地人。很多外地人也都在当地成家,购房,定居于此。这又跟“哪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所有的外来人都是凭着一双双勤劳且有一技之长的手,在各行各业,共同创建这个城市,使得城市更加现代化,更加美好,更为宜居。同时,他们也建设自己的幸福小家庭,与当地人融为一体,这又何必较真区分“哪的人”呢? 现在不要说跨区、跨省,跨国的外地人,也司空见惯。尤其是北上广等国家中心城市,外国人更是比比皆是。谁还会去追问:“你是哪的人”,谁还会去关注“你是哪的人”这个问题呢? 我也不会介意谁以后问我“你是哪的人”这个问题,若再有人问起,我想回答:我是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