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洼地,因其与龙须沟首尾相接,建湖时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名之为龙潭湖。梁先生既把它们用“首尾相接”一词连到一起,想必两地应该相距不远。我上网看电子地图,果然如此。从我家向西步行30分钟就到“龙须沟”了。当然,去龙潭公园更近,出门东行只要15分钟。 我早有寻访“龙须沟”的想法,今天终于得以实现。 出家门走培新街,过一个红绿灯,进入东壁街,一路西行,穿东塘街、西塘街,左转上崇文门外大街辅路,右转行31米……长长的围墙没有在这里留下右转的通道,咋转?!电子提示在此迷了,我就更迷了。 该怎么走?犹豫间见一戴着眼镜的满是读书人气质的中年男子,牵着一条小狗迎面过来,我上前问道:“您好!我想去龙须沟看看,请问怎么走?” 对方诧异地看着我,笑了笑,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好像是在那一片吧。”这位眼镜先生,左手牵着狗绳,右手朝大马路的对面指了指,便急着“赶”他的路去了。我不便再问,当然也不想再问了。他的那句“我也不是很清楚”,让我对他所指的方向缺乏足够的信心,况且他的笑,好像也欠缺了些善意。 前方不远处的马路边,停着一辆环卫车,车旁站着一个穿黄色环卫服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笔在本子上写着什么。我走上前去:“师傅,您好!龙须沟在附近什么地方?怎么走?” “去龙须沟,你问我还真是找对人了。”师傅显然比眼镜先生自信和热心。 “龙须沟没有了,很多人不知道它原先在哪里。我在东城环卫干快二十年了,才清楚它的原址在什么地方。” 龙须沟没了?消失了?我心中犯疑,嘴上却问:“它原址在哪?”。 “原址啊,在金鱼池呢。”师傅手里还拿着笔,他转过身去指着过街天桥对我说;“你过那个天桥,然后往南边走,金鱼池就在那一片。” “谢谢师傅”,我告别他,转身走向过街天桥。 刚走了几步,师傅大声喊住我说:“哎,老同志,金鱼池好大一片啊,有几个区,你要找到中区社区,龙须沟原址就在中区社区里头。” “谢谢!”我回头看着他,心中除了谢意,还有敬意和感动。 下了过街天桥,我依照环卫师傅的指点,往南走了一段路,便拐进了一条小街。东瞧瞧,西望望,又不知道怎么走了。问一小伙子,他眉头一皱,手指一个地方说,你往那边去找找。我朝他所指的方位走了百十米,觉得不对劲,这不是在往北走吗,金鱼池可是在南边啊。我正在一条小巷子的路口,立马打住脚步,正巧一位大妈从小巷走出来,我迎上前去向她问路。 “你说金鱼池啊,得往南走。离这儿还有两站地呢。” “我想去龙须沟那边看看。” “没有龙须沟了,那地方现在全是小区,都住上人了。” 没有沟了,或许还有坑吧,不信龙须沟没有一点历史的残迹。我决心要到龙须沟的原址去看看,“龙须沟的原址,就在金鱼池吧?” “对!不过金鱼池是很大的一片社区,有东、中、西之分,龙须沟原址是在金鱼池中区的小区里。听我说,你从东晓街这边出去,就上了崇文门外大街的辅道,向南走到前面右拐后,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个公交站,再走一段路,在前面一个街口处,可以看到右边一个铁栅栏围着的院子内,有老舍先生的雕塑像,还有三本书的雕塑,那就是金鱼池中区的小区。你看到了这些雕塑,也就快找到龙须沟的原址了。我讲多了,记不住吧?”大妈满口京腔,情况非常熟悉,她仔细地向我介绍。 “记住了。谢谢您!” “谢啥,别走错就好了。”大妈摇手示意不用谢。 我向她挥手作别,左拐出东晓街进入了崇文门外大街辅道。
过了公交站,老远我就看见有两个戴着“志愿者”红袖标的大娘坐在一个街口,竟然忘了向右看看是否有老舍先生的雕像。近前,我急忙向她们打听金鱼池中区社区怎么走。 “喏,那个大门进去就是。”一个胖大娘指着右前方的出入口说。 “龙须沟原址,是在这个小区吧?” “是的”,大妈点点头。“你看,老舍先生的雕塑,不就在这里嘛。”我这才透过铁栅栏注意到胖大娘指给我看的那组雕塑。“原址是在这里,但龙须沟不知道哪里去了。如果你见到了龙须沟,可得来告诉我一声。”大娘开朗爽直,说罢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小区让进吗?”我笑问。 “你戴上口罩,跟着人群进去就得了。 不行,来找我。”我谢过大娘径直朝前走去,跟着人流顺利进了金鱼池中区小区。
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社区,里头住着几百户人家,有一千多。我快步在里头转了两圈,小区里花红草青树成荫,绿意盎然,真没看到什么沟壑残存,龙须沟早已了无踪影。我问了路上遇到的几个小区业主,原址在哪一块,都无可奉告。我来到小区的金鱼池边,看见一池碧水,倒映着高楼和婆娑树影。问一个带着小朋友在池边嬉戏的老者,她告诉我说,这个金鱼池就是经过改造的原来龙须沟小小的一部分。 昔日龙须沟,今日金鱼池,真是沧海桑田啊。寻访龙须沟原址,连一点残迹都没有看到,心头似是略过一丝遗憾。但转念一想,我本来就不是来看历史陈迹的,不是来看过去那条水体污浊黑臭的龙须沟的,我是来探求先前的龙须沟究竟在今天的什么地方?现在怎么样了?如今金鱼池小区里鸟语花香、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人们安居乐业,满脸春风,这不正是所有业主、参观者和我都最希望看到、最爱看到的幸福、美丽景象吗!? 我掏出手机,拍了几张金鱼池的照片,满足地留作到此寻访的纪念。 要感谢老舍先生关于龙须沟的那些文字,让我们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曾经流淌着黑臭难闻的污水,北京底层市民群众的日子曾经是那么痛苦难熬。如今龙须沟和老百姓那些苦不堪言的日子都远去了。小区有一间地下室被辟为展室,想来那里该有龙须沟的历史变迁、有当年党政军民改造龙须沟、有老舍先生写作龙须沟这个作品的情况介绍,能听一听或看一看,一定会很受鼓舞和教育的,可惜周六展室不开放,让我留下了些许遗憾。
2020年9月6日于北京东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