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善江小说】瓷人张小峰

[复制链接]
查看1918 | 回复2 | 2021-1-30 12: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区有人跳楼了,从楼顶跳下去的,把花坛砸了一个大坑。
   跳楼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叫张小峰,是某公司炼化车间一名操作工,技术很过硬,因此还曾经和公司当时的一把手孟总、技术科一把手房科长、车间一把手宋主任、车间技术副主任刘利平一道外出考察过。
   据说,张小峰跳楼之前刚刚跟老婆吵了一架,吵架是因为钱的事。张小峰工资不高,他老婆没有正式工作,今天在超市里打工,明天又在餐馆里帮忙,更是挣不了几个钱。当初买房时欠下的一沟子烂账,现在还没有还清。因此,他们因经济原因吵架并不奇怪,但也不至于一吵架就寻短见吧?
   但是经那些平日跟他们两口子都很熟悉的楼上楼下的邻居们一议论,张小峰两口子这次吵架的原因才彻底浮出水面。原来,张小峰最近刚刚被公司处分了:罚款五千元,并追缴贪污所得,款项从他的工资中按月扣除,直到扣完为止。他每月工资只有两千五百多元,财务还算仁慈,这月并没有扣光扣净,还给他留了五百元生活费。
   老婆问他为啥这月只发了这么一点钱?他刚开始还支支吾吾地想编个谎搪塞过去,可是他本就不是个说谎的材料,再怎么编谎也编不圆,只好将他被处罚以及前因后果原原本本全交代了。知道了事情原委,老婆越发怒不可遏了,破口大骂说:“张小峰,你亏先人呢!啥好事都没你的份,当冤大头了,就轮到你了!咋不羞得吊死去呢?!”就是老婆最后这一句话气得他寻了短见。
   大家也许会奇怪,张小峰只是一名工人,能贪污啥呢?还被处罚得那么重?
   一切都得从三年前那次外出考察说起。那次的考察对象是一家行业内技术比较先进的企业。他们想学人家的技术,少不得要招待人家。招待自然少不了要喝酒,酒的档次低了,又怕惹人家不高兴,不给传授真招。因此孟总安排房科长、宋主任两人一道去买两瓶好酒,并交代:好酒无法报销,发票让开成能报销的酒。
   由于喝的是好酒,他们自然学到了真技术,回来后立即对相关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当年就见了成效。为此,公司还向市里申报了科学技术奖,并荣获一等奖。马总、房科长、宋主任以及车间技术副主任刘利平分别为获奖项目完成人的第一至第四名。张小峰因为是工人,不存在晋升职称的问题,拿个技术奖项也没啥用,所以,在生产线改造时他尽管也忙前忙后出了大力流了大汗,获奖名单上却并没有他。当然了,他只是个工人,对得不得技术奖本就不关心,更不会计较。
   他不在意的还有另外一件事:外出考察回来后不久,宋主任就交给他一张发票,并告诉他是当时招待对方的酒水发票,让他跑步路去财务科报销一下。他报销完发票后,自然是把钱一分不少的交给了宋主任。当时甚至直到现在,车间领导让下面的职工跑腿报账是常有的事,此前他已被抓差跑了不知多少次路了,因此他并不认为这是多大个事,当然不会在意了。
   一晃三年过去了,张小峰早都把当年的外出考察、生产线改造以及替宋主任报销发票的事忘到爪哇国了。却不想前段时间公司纪委竟找他谈了话……原来是上面正在对已调至其他单位的公司原一把手马总进行离任审计,审计中发现公司三年前报销的一笔款项比较可疑:报销金额共计5899元;经手人及领款人都是张小峰;报销的项目为200瓶xx牌白酒;发票的出票地点为近500公里之外的某地,正是当年马总他们考察之地。马总的离任审计结论指出的可疑之处为:在那么远的地方一次购买200瓶白酒显然不合理,有虚开发票之嫌。
   经公司纪委工作人员小孟再三提醒,张小峰终于想起来了他三年前那次被宋主任抓差的事,他只是给领导跑了一步路,谁承想过了这么长时间竟然查到他头上了?
   张小峰自认为自己堂堂正正,从没做过亏心事,公司的一根线都没有往家里拿过,那次报账,他更是没有从中吃过哪怕一分钱的利,所以他并不觉得自己会有什么事,便给小孟交代说,他当初确实给车间宋主任跑腿报销过一张白酒发票,报销的钱他当时就交给宋主任了……
   小孟不觉哑然失笑了:张哥,我们查案子是讲证据的,你把一个不能说话的人抬出来,有啥用?原来,宋主任已于一年前病逝了。
   张小峰便又回忆说:他记得当时马总给房科长和宋主任安排买酒任务时,还没有到地方,是在车上给他俩交代的,他跟车间刘副主任都在车上,所以肯定买酒了,不信了可以去问房科长和刘副主任。
   小孟却说需要张小峰自己去寻找证据。
   张小峰便先去找车间副主任刘利平。刘利平说,马总交代买酒的事他有点印象,但是后来究竟买没买酒,因为他不够参加招待宴的资格,所以他不知道。张小峰当时自然更没有参加招待宴的资格,所以,究竟有没有买酒,买的是都是啥酒,买了多少,他也是不知道的。他便只好又去找房科长。
   房科长已升任总经理助理有些时日了,但仍然兼着技术科长。他平时总是笑容满面,一些人叫他“房科长”叫习惯了,一时难以改口叫他“房总”,他也不怪病。张小峰便是一直叫他“房科长”的人之一。
   张小峰说明来意后,房总慈祥地笑着说:“你说的这个事情吧,我是知道一点,但也不全知道。当时吧,是我跟宋主任一块儿去买的酒,本来我准备结账的,但是宋主任硬要抢着结账。我就想,反正是要报销的,谁结账都一样,就没再跟他争。谁知道他咋不会办事呢?发票咋就开了两百瓶酒?搁我也要怀疑一下的,是吧?他倒好,两腿一蹬一了百了,却叫你坐了这么大个萝卜!”
   张小峰心里燃起了希望,急忙说:房科长,那你能不能给我做个证明?
   房总想了想,仍然慈祥地笑着说:“小峰同志,如果我前前后后所有的情况都知道,给你写个证明材料倒也不是啥难事。关键是,一些具体的情况我并不清楚。宋主任结账的时候,刚好我接了个电话,就到门口打电话去了,所以他发票咋开的,开了多少钱我还真的不知道。我总不可能刨根问底问他吧?还显得咱不信任人似的。至于后来发票是咋报销的,我就更不知道了。”
   张小峰心里凉得透透的,吸了吸鼻子,起身就告辞。房科长看了看他又说:“我知道的情况,我会如实给纪委汇报的,我不知道的,也不敢乱说。”
   后来,公司纪委便打算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为由,对张小峰等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一下,把这笔发票报销款的事小事化了。
   但是刚刚上任不久的公司新老总赵总却表示对违反纪律的事绝对不能姑息,一定要从严从重处理。于是,直接责任人张小峰被处理的最重:定性为贪污公款,但念其是初犯,且数额不大,因此追缴贪污所得款项,并罚款5000元,并向公司提交一份书面检查,其他责任不予追究;在报销单据上签过字的财务科长、总会计师因为审核不严,均被罚款500元,并责成在党委会上做检查。至于也在报销单据上签过字的马总呢,因为已经调走了,公司鞭长莫及,也就不可能追究他的责任了。
   处理通报出来后,全厂是一片叫好声。广大职工私下都说:赵总确实是个好领导,只有对任何违反原则的行为都不放过,公司才能越办越好。
   但是现在,由于张小峰死了,便又有另一种说法被张小峰生前所在车间的部分职工在私底下传开了:
   赵总和马总原来曾在同一个单位共过事,且一直不睦。因此,处理张小峰这事,纯粹是赵总借题发挥,故意臊马总的脸呢。因为但凡思维正常的人,拿脚指头都能想到,张小峰就是一个烂怂工人,啥权都没有,他还能贪污?至于发票报销的事,要真是弄虚作假,那一帮帮领导能签字吗?
   当然,这个说法的可信度有多大,并没人考证。
   张小峰生前的工友们,也一直为他的死感到不值和惋惜。命再贱,总比那万把块钱值钱吧?退一万步说,你叫单位处分了,就算要寻死,也该在单位寻死吧?那样的话,至少家属还能得到一笔抚恤金。现在倒好,在自己小区死了,死了也白死,实在是瓷人一个。
打赏鼓励一下!
一个热爱文学的高级工程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1-2-3 20: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喝的是好酒,他们自然学到了真技术,回来后立即对相关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当年就见了成效。为此,公司还向市里申报了科学技术奖,并荣获一等奖。马总、房科长、宋主任以及车间技术副主任刘利平分别为获奖项目完成人的第一至第四名。张小峰因为是工人,不存在晋升职称的问题,拿个技术奖项也没啥用,所以,在生产线改造时他尽管也忙前忙后出了大力流了大汗,获奖名单上却并没有他。当然了,他只是个工人,对得不得技术奖本就不关心,更不会计较。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 发表于 2021-2-3 20:48
  由于喝的是好酒,他们自然学到了真技术,回来后立即对相关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当年就见了成效。为此,公 ...

谢谢洛沙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一个热爱文学的高级工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