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边小说】八路军排长叶成德(81--90)

[复制链接]
查看2029 | 回复1 | 2021-2-12 1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十一、愉快温存的排里


    “胡根发,你想说什么?”
“班长,我和刘国梁什么时候跟你们去执行任务?”
“喂,还有我呢?”凌耀祖非常随便如大孩子,马上也走上来问20岁的一班长,好像少了他的好处似的。
性情仗义的身材非常壮实的曾班长说:“你们现在就想这些,行吗?”
林耀祖不服气说:“曾班长,我看你大不了我们几岁。”
“是呀,我才20岁,可是我经历了几仗,差点死了。”
爱认真的林耀祖说:“可是你还活着。”
“现在你们小,军事技术还没有练好,说不定一上战场就死了。”
胡根发说:“我们的运气没有这样坏吧。”
“难说。”
然后,曾班长又说:“好了,别说了,开始训练。”
“是班长。”
然后,他们就开始训练了……
     这样,新来的八路军战士和老战士训练一个下午,忙碌而愉快的军事训练到了傍晚结束了,就如,一个人干完了半天活就收工了一样。
“胡根发,我肚皮饿了。”刘国梁说。
“今天中午,我们就吃了点米饭、一些咸菜、白菜,早就饿了。我们来这里有半个月了,还没有看到肉。”
“这是在战争期间,哪有肉跟我们吃。”
“对了,我们跟排长说一下。”胡根发说。
“嗯。”然后,性情活泼的胡根发就回身走到后面和陈副排长走在一起的叶排长的身边。
“排长!副排长!”
“你怎么跑回来了,胡根发?”陈副排长问。
八十二、清苦的八路军生活


“排长,副排长,我们在这里当八路军有半个月了,可是,我们都没有吃过肉。”胡根发说,显得非常想吃肉。
    “你们想吃肉了?”叶排长问。就和陈副排长站住。刘国梁也走回到胡根发的身旁。
    “是呀,排长,副排长。”
    “可是现在那里有肉,你看到,我们村民都没有肉吃。”叶排长说。
    “我们就想想办法,问问炊事班长老李。”陈副排长说。
    “好,等会儿就去问问老李。”叶排长说。他不忍心驳回自己战士的要求,得让战士们吃上肉了。“太好了!排长!副排长!”刘国梁和胡根发就高兴地跳起来。
    然后,他们就向村里走去了。
    ……
    回到村里,叶排长就到排里的炊事班问炊事班长老刘。老刘说只有到高镇上去买米和肉,但是,进镇的大门有日伪军看守。为了跟一两个月都没有得到肉吃的战士卖肉,叶排长决定明天早晨带三个人和他去高镇买米肉。
    晚饭后,他找了一班长小曾和两个战士。
    第二天,吃过早饭的叶成德排长就到了隔壁的排的指挥房里对在房里的陈副排长说:
    “老陈,我要带几个战士到高镇去买米肉。”
    陈副排长比叶排长大半岁。他觉得现在是鬼子扫荡的时期,非常不放心。就提醒叶排长注意:
    “老叶,现在是日本鬼子动荡时期,你们这一出去有可能碰到日本鬼子,这不太安全,我看你们不要去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就算有日本鬼子,我们还可以躲藏和有枪应付。”
    然后,叶排长又说:
    “这新战士来了很久了,我们战士连一点肉都没有吃到,他们向我提出这个要求,我们作为他们的排长、副排长,要满足他们;日本鬼子天天吃肉,这样下去,我们自己战士的身子会吃不消的。”
    “嗯,我明白了。”
    “老陈,你留在家里掌管部队,有什么情况,就派人来镇上找我。”
    “嗯。”
    然后,叶排长抬起双手来,解开自己紧系在他肚皮上的宽皮带,脱下八路军灰白色的军衣、军裤,换上老百姓的服装,腰间上系上一条灰布腰带,插上驳壳枪,扣上衣服,就出去了……


八十三、(一)夏日的冀中山地和村子


中国河北冀中山区的夏日早上,天气晴朗,金黄色的太阳照在住有八路军的小村里。有八路军驻扎的村子,老百姓就会感到平安,就不再害怕日本鬼子,因为,八路军会倾力保护他们的。这时,你能看到:

村里的青壮年吃过早饭后,拿上锄头,扛在自己的肩上,走出自家的门去位于村后的地里干农活。在清静的村道上,两边都是破旧不堪的茅草房。洒着一片黄灿灿的阳光的村道伸向村边。在村口边,生长着三颗枝叶蓬勃的柳树。而在村口出来些的路上,有两个头戴灰白色军帽,军帽下一张勇敢正直的脸,腰间上紧系着一根酱色宽皮带的八路军战士在站岗放哨。隔壁老乡的房门口,有几只毛色光鲜的老母鸡正在吃一个大嫂洒在地上的剩饭渣。几个八路军战士在村里非常静雅的村道上来去,他们和村道上走过的老乡打招呼……
身着便衣的叶成德排长带上一班长小曾和两个战士,还带着六个箩筐向村口的一条土道走出来。他们走到在村口边站岗放哨的两个战士身边,他俩是叶排长二班的新战士。
看到自己的叶排长带着三个战士从清静的村里缓慢地走出来。就招呼道:“排长!”
叶排长走上前,问:“小李,小刘,你们两个参加八路军一个月了,感觉怎样?”
“排长,这里多好的,就是没有能打上鬼子。”两个战士回答。
“会有机会的。”
一个战士问:“排长,你们要去哪里?”
“前天,我们炸了在苟庄的鬼子炮楼,买点肉跟大家庆祝一下。”
“这太好了!”
“好,我们走了。”
叶排长和三个战士就出了村向有六公里远的武良镇走去。
      此时,他们向一条乡村土路走去。路的两边是一片绿草茵茵的土堆小坎,这条小路向远处有一些矮长而蜿蜒山脚边伸去一拐弯就看不见了。在洒满夏日温和阳光的乡村土路上,它隐隐地透露出泥土的芬芳。此时,空气清爽,时不时,有一股带着乡村风味和气息的早上的清风,不时,微微地迎面吹来。吹在八路军排长叶成德和在他身边缓慢走着的八路军青年勇敢的战士的脸上、身上。他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愉快地向前面长长有些坑洼的路面上缓慢走去。这时,他们别的都不想,就想早点进镇去赶集和买东西。

(二)武良镇

此时,他们向一条乡村土路走去。路的两边是一片绿草茵茵的土堆小坎,这条小路向远处有一些矮长而蜿蜒山脚边伸去一拐弯就看不见了。在洒满夏日温和阳光的乡村土路上,它隐隐地透露出泥土的芬芳。此时,空气清爽,时不时,有一股带着乡村风味和气息的早上的清风,不时,微微地迎面吹来。吹在八路军排长叶成德和在他身边缓慢走着的八路军青年勇敢的战士的脸上、身上。他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愉快地向前面长长有些坑洼的路面上缓慢走去。这时,他们别的都不想,就想早点进镇去赶集和买东西。

“排长,我们要走多久才到武良镇?”一个把六个箩筐叠在一起用扁担扛在肩上的八路军战士问。
“走快的话,我们在上午十一点多钟到。”
“排长,那我们就走快点吧。”
“好。我们争取在晚饭前,把买回来的肉做跟战士吃。”
“嗯,排长。我们这些新兵来一月了,这次,他们可以吃上一次肉了。”这个扛箩筐的战士说,心里也高兴。
“哎,日本鬼子来了,我们的人民就没有好日子过。我们八路军更是什么都匮乏。”叶排长深深地感叹道。
“看来,只要把日本鬼子打败,才有好日子过。”又一个战士说。
“那好久才能打败可恶的日本鬼子呢?”还是扛箩筐的战士更有兴致问。
“难说呀,看来要几年、十多年……”叶排长猜想说。
……
他们就这样边走边聊,接近中午,才到武良镇。
叶排长知道武良镇有日伪军把守着大门。
为了不让日伪军搜出他们身上的驳壳枪,叶排长在路上想法怎样应付日伪军的搜查,可是始终想不出来。
看到自己排长在往前面走,有些变得阴郁俊逸的瘦脸,经历了清良山等苦战后的小曾变得要成熟多了。他看到自己排长接近镇门时严肃的脸。就问:
“排长,你在想如何通过守城门的鬼子检查吗?”
叶排长把他若有所思的清俊的脸转过来,说:“主要是我们身上带有枪。”
“排长,我们怎么办呢?”曾班长问。用他成熟的瘦脸看着自己犯难的排长。
“我还没有办法。”
“排长,想不出来就别想,到时再说。”
“行。”
……

大约三个小时后,他们就要接近城门了。看到,这时,到镇大门的这一段路上没有人。而镇大门口有两个伪军和一个日军在负责检查进出的人,非常的严!


八十四、城门盘查严


叶排长看到这里,他意识道:如果这个时候他们一到伪军面前,会被搜出在他们身上的驳壳枪。看来,这样贸然进镇是危险的,只有等待机会了。然后,叶排长小声对站在自己身旁的战士说:
“我们先等一等进镇。”
“是排长。”几个战士回答。他们就只好走到镇大门前面的路边上站着等机会。
他们呆了很久,小曾班长不耐烦了。问:“排长,我们要等好久?”
“不要急。”叶排长沉稳说。在说时,叶排长还是看着空空的路面。
然后,他们只好静下心来等着。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在他们前面的路上,来了几个挑着柴的农民,还有一个送酒和蔬菜的拉着板板车的老头。叶排长看到了就马上有个主意。就说:
“你们把枪拿出来。”
曾班长问:“这是为什么?”
“我们把枪藏在他车上的菜里。”
“嗯。”
四个人把藏在衣服里的驳壳枪拿出来。叶排长对曾班长说:“把枪包起来。”
曾班长就拿出布把驳壳枪包好。叶排长就说:“走。”
三个战士跟着自己排长向送菜的老头走去。

叶排长看见拉板板车的老头将要近了,就想出一个办法。对走在身旁的曾班长说:
“小曾,等会我装肚皮痛,你趁机把枪塞进板板车尾部的白菜里。”
“是排长。”
“嗯,看我的行动。记住:一定在我走向车了,你就靠近车尾,明白吗?”
“是排长。”
“快去。”叶排长非常沉稳说,就好像他在和曾班长随意说一句什么话似的。
然后,曾班长和两个战士就较快地走到前面,好在自己排长一接近老头前,及时走到板板车的尾部。
一会,叶排长看见拉板板车的老头要走近了,就突然叫一声:“哎哟!”然后,又接着叫了一声。叶排长做起一副非常痛苦的样子,双手就捂着自己的肚皮,往地上倒下去,看起来非常难受!
拉车的老头看见一个年青人倒在地上。就停住板板车,走向倒在地上的、双手捂着肚皮叫痛的叶排长。曾班长听到自己排长在叫唤,就回脸看见老头上前到自己排长身旁,看来是要帮自己的排长。就马上快步走到板板车尾,把一个包有驳壳枪的布包塞进多颗白菜中的几个白菜的最里面,然后,就走开了。
“小伙子,你怎么了?”老头问。
“我肚皮痛。”
“走,快起来,到镇里看医生?”
“嗯。”
叶排长觉得曾班长已经做成了这事,就决定起来。他还是试图起来,老头看到他疼得难受。就伸出双手把躺在地的这个青年人(叶排长)扶起来。慢慢地,这年轻人起身了,又假装痛得难受倒在地上,还想尽量耽误时间让小曾把手枪藏好。当好心的老头再次伸出手把年轻人从地上扶起来时,他认为曾班长已经把枪藏好了可以起来了。然后,被老头扶起来的他看见曾班长和两个战士挑着空箩筐走回来了,他知道这事成了就放心了。后来,他们顺利通过了日伪军的检查就进镇子了。

……


八十五、叶排长



叶排长和自己的战士进了镇子里。等拉酒菜的老头进了一条小巷,就一起跟了进去。老头觉得后面有人。就边拉车边转过来脸看觉得奇怪!就停下来。问:
“年轻人,你刚才不是肚皮痛吗?你怎么进城不去看医生,跟着我走?”
叶排长就马上前后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没有了。就走到老头的面前。
“大叔,真是对不起,我们是八路军。我只有装病进镇办事。”
大叔一听,惊讶地问:“你们是八路军?”
叶排长点点头。说:“嗯。刚才麻烦你了。”在这些年月里,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八路军、新四军是专打日本鬼子的好军队。大叔听了多高兴的!
老头明白了站在跟前的几个人是八路军。可是又非常好奇地问在他跟前的“年轻人”(叶排长):
“你就是刚才在镇门口装肚皮痛的人?”
叶排长又再次看了看前后,没有人进巷子里来。才回答:“大叔,我装肚皮痛是不想让我们手枪被鬼子搜出来。”
“哦。”
“大叔,真对不起,我们刚才在进镇大门时,把手枪放在你的菜里。”
“没什么!没什么!”老头客气地说:“能帮助你们八路军,我愿意。我知道,你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好人!”
叶排长很感动。说:
“谢谢你,大叔!”
然后,曾班长就走到车尾把包有四把驳壳枪的布从几个绿色的白菜下拿出来。

然后,大叔就拉着板板车走了。
“快,把枪藏好。”叶排长马上说。这个时候,小巷里随时都有人进出,这样被看见对他们来说是糟糕的事。
然后,叶排长拿上驳壳枪,左手撩起他的旧衣服,把驳壳枪插进他的腰带里,又放下衣服;见大家都把驳壳枪插进腰带里。他就说:
“好了,去西街集市。”
“是排长。”三个战士回答。
然后,他们就走出小巷去有些热闹的街上。他们走向街两边都是卖各种商品的店铺,还有来来往往的各种身份不同的人,叶排长感到自己真的跟进镇来买米似的,心里多畅快!街上是那样的热闹,有些繁华!
后来,他们买了几箩筐米和肉。就只好把驳壳枪藏进箩筐的米里,而这使叶排长不放心。他还是担心在出镇大门时,被日伪军检查出来。叶排长决定不急于出镇,等等再看。就把自己的意思跟大家讲了一下,于是,他们挑着米肉到了镇门边,把米肉放下,再次等机会。


八十六、等机会


时,叶排长看到城门口还是没有人进出,就两个伪军和一个鬼子把守,也无奈,向身旁战士使了眼色,四个人挑着米肉走进小巷。到了这时安静的巷里。叶排长就说:
“我看城门口一时没有人出去。我们只好等等。”
“排长,我们怎么办?”一个战士问。
“不急,看看情况再说。”叶排长非常沉稳回答,此时,也没有办法。
大家就站在巷口边,观察出城人员过往情况。过了十多分钟,有几个乡民慢慢地走向城门,看来是回家,这不是叶排长希望的,因为他们都背着背篼。他就站在巷口边继续观察。
又过了五六分钟,看到大家都出不了镇,心急的叶排长想到一个主意:实在难以出镇,他决定由自己掩护战士出去,要死就自己先死。然后,他对身旁的小曾班长说:“我想了一下,如果实在出不去,就把枪藏在我箩筐的米里,就是被搜出来了我顶着。”
小曾班长说:“不,你是我们的排长,绝不能让你冒险。”
“我也不能看见你们有危险呀!”叶排长坚决说。
“那怎么办?”
“会有办法的。”
大家又沉默了。目前,怎样出镇?怎样避开一些麻烦顺利带着米肉回到驻地是更重要的事?叶排长在这样的心情下,就把脸往前面的街上看,他觉得会有机会的。过了四五分钟,他看见一个青年伙计拖着一车马草往镇大门而来。
叶排长立刻想道:嗯,这是机会。就马上走出巷口,到这个长得瘦高的伙计面前。

“小兄弟 !”叶排长主动招呼他。
这个伙计看来人憨厚。他停住。

“你……”
“请你帮过忙,好吗?”
“这,我不认识你。”伙计感到迷糊而迟疑,不知道走近自己长得非常俊逸的陌生人让他做什么?
“来,把车拉到边上再说。”叶排长非常客气说,这个伙计觉得对方不像坏人就跟着叶排长把车拉到小巷里,把车放下。
叶排长直接对这个憨厚的伙计说:“老乡,我们是八路军。”
听到是八路军,这个青年不诧异。叶排长继续说:
“老乡,我们请你帮个忙?”
“什么?”
“把你的车让我来拉,我放点东西进去。”
“可是,我的车被伪军鬼子查出来了呢?那是我们老爷的车呀! ”
“我们赔偿你。你放心,我向你保证,你也不会被抓住的。”叶排长说。
“那好吧。”这个青年伙计觉得人家八路军说得这样诚恳,就答应了。
“小曾,把布包放进马草里。”叶排长看到这个伙计同意了,就侧脸对站在身边的小曾班长说。
“嗯。”


八十七、出镇


后,小曾班长就把包有驳壳枪的灰布包塞进厚实的一大车马草里。
然后,叶排长对老乡说:“老乡,你在后面跟着,不要说话。”
叶排长对老乡说了后,就侧脸对小曾班长、两个战士说:
“出城。”口气是那样轻松,好像他们真的是在城里买了米肉,现在买好了,就可以出镇回家了似的。后来,叶排长他们没有遇到麻烦就出镇门了。
出了镇,叶排长感谢这个青年伙计,就和几个战士挑着米肉向八路军的驻地走去。
这时,在通往山区八路军根据地的平坦土路上,时不时,有一两个乡民来往经过。在土路两边的矮土堆上长满绿青青的叶草,气温有些热,没有风吹来。叶排长和三个战士挑着从镇上买来的肉米,终于,可以放心地向根据地走去了……

    一个晚上,排里的新老战士们都吃到了自己排长和几个战士经过一番风险买回的米和肉,还有些肉分跟了别的连队。
吃过饭后,两个战士刘国梁和胡长庚就走出了八路军的院子,这时,月亮出来了,两个19岁的八路军战士就到了村外的一处石堆上坐下来。
“刘国梁,我没有想到我们排长真的从很远的镇上买回了肉,嗯,听说镇上有伪军鬼子把守。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闯过来的!”胡长庚说。
“你不要担心我们的排长,听说他一当八路军就和鬼子打了五年仗,一个伪军、鬼子把守的城门是不在他的话下。”
“是呀,我们排长真是了不起。我们要多跟他学习,争取成为一个真正勇敢的八路军战士。”
“嗯。”
两个战士说到这里,就看看夜空里较明亮的月光。
胡长庚说:“今天晚上,我吃了很多的红烧肉。”
“我也吃得多。”刘国梁也说。
听了刘国梁的话,胡长庚很有感触地说:
“哎,自从当兵要走前的那个晚上,我妈做了肉跟我吃,就来当八路军了,一个多月了,才吃到了肉。”
“我也是。这肉多好吃呀!”
“哎,这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吃到肉了。现在八路军生活苦,打仗多,我想好了,再苦我也要干下去。”刘国梁说。
“我也是。”
“排长他们打了炮楼四五天了,我想这以后一定有仗打。”胡长庚说,他主要关心打仗。
“不要想这些。到时打仗了,我们排长喊上咱俩就上。”
“我想排长不会让你我上的。”
“为什么?”
“我们的军事技术不过关。”
“这有什么,我们一定要努力训练,争取上战场打仗。”
“嗯。”


八十八、指导员讲故事


两人在那里坐了半个小时,就起身,回到了村里的八路军营房。第二天,叶排长、陈副排长带着战士们在没有战事的平静日子里,到村边的地坝上和往常一样进行军事训练,到中午吃了饭,下午又继续训练直到傍晚就结束一天的训练,大家就回村了。回到房里的叶排长刚喝了一口水,就听到一个在门边地坝上歇歇的战士小马喊道:
    “排长,有首长来了!”
    听到喊声,叶排长以为是自己团长陈汉生来了。就马上把手里的碗放在桌上,对坐在靠近土墙炕上的陈副排长说:“走,老陈,去迎接团长。”
    “好吧。”
    两人就走出房去,刚到门口;八路军战士小马就领着一个瘦高、非常斯文的八路军指导员杨俊林走进来。杨指导员在八路军军区委庆功会上,见过去开会的叶排长就认识了。
    他们热情地聊了一番。杨指导员说天要黑了,只好在叶排长这里住一晚上,明天到团部去汇报连里的工作,叶排长和陈副排长当然欢迎还喊伙房弄肉来招待杨指导员。晚上,他们吃过了饭,去房里和战士聊天。一个战士提出让林指导员跟大家讲故事。林指导员说:
    “好,反正晚上都没有事,就跟大家讲一个。”
    “杨指导员,你一定要跟我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有几个坐在炕上的战士高兴地要求说。
    杨指导员在心里想了一下,就说:“好,我跟你们讲一个才发生不久的在宋庄进行的战斗故事。”
    “好。”战士们都高兴地一喊。
    ……
    三十二河白深泽宋庄
    据历史记载:1942年6月22日前后这一时期,以就是中国抗日战争到了最艰苦的阶段。而日本侵略者急于想灭亡中国,已经着手对中国河北冀中地区广大的八路军根据地进行恶毒的围杀。日军中,有名的罪恶军官板垣征四郎还根据他对付中国军队一一一国军、八路军等的丰富经验制定出了新计划,比如:铁壁合围,滚雷大扫荡等。这个歹毒、极度无耻的板垣征四郎擅长把自己对手赶尽杀绝,是一个很会釜底抽薪的异常阴毒卑劣成性的人渣。他利用日军在军事装备、人员上的优势,十分积极而狠毒地指挥数万日军向冀中八路军根据地和广大的人民扑来!
    顿时,处于冀中的八路军正规部队、军政机关都在日本鬼子毁灭的范围内。情势严峻!八路军上级党委根据当前的凶险局势,立刻把部队化整为零及时转移,避开强势敌人到外线作战,趁机打击鬼子的薄弱处,这样,多少化解了日本侵略者妄图灭掉中国八路军的罪恶企图。请明年关注八路军小说《
    八路军营长肖虎》,我们将对八路军著名战事,比如:百团大战等著名战斗进行描写。)
    今天是1942年6月8日,河北深泽县宋庄。


八十九、河北深泽县宋庄


这时,天暗黑了。还是能看见那暗红色夕阳的晚空,在悄悄地黑沉下去。村子(宋庄)四周的高低不一的群山也看不太清了,近六月中旬非常热的夜晚在悄悄地降临下来。看来,再过不久,黑夜就来了。在河北深泽县的山区大平原上,远处的土路和近些的村子已经被昏黑的光线模糊了。这时,空气燥热,平原村边的大路和四周是那样的寂静。一时还没有风吹来,仿佛空气没了似的。
    也就是这时,在黑暗暗的平原东边,走来了一支部队,他们是八路军冀中第七军分区22团,团长叫左叶。由于日本侵略者对冀中平原进行恶毒大扫荡,八路军部队、军政机关紧急分散撤离。据说有些八路军连队在一些山地上与遭遇的日本鬼子打仗,牺牲了一些八路军战士和指挥官。这样的情势每天都有。出于对复杂凶险的形势考虑,左团长只带了两个连,而其他的营连就分散开来。在几天的惊险转战中,他们把日军甩在身后,终于在这个傍晚来到了深泽县的这个大村子一一一宋庄。
    “团长,前面就是宋庄了。”八路军一连连长28岁的王静波对身边慢走的八路军团长左叶说。
    “嗯。”
    这个时候,左团长还沉浸在几天之中,他带着22团的两个非常好的连:一连、二连在情势危急中,巧妙地避开了随时都有日本鬼子出现的平原山区的道上。对他来说仅仅是避开了,这只是暂时的安全,而狡诈敏感的鬼子在一阵迷糊之后,有可能找到他们。左叶团长非常清楚,这一带附近五六公里之间有多个鬼子的岗楼和据点,几乎都在日本鬼子的掌控中,他也知道,他们的身后很远极可能有跟寻而来的鬼子。
    左团长在这样含有隐忧的思绪中,听到身边的王连长说宋庄到了,就把若有所思的脸,往前面不远一看:在已经黑了的夜色里,前面不远有一大片带点和块状的澄黄色散开灯火的宋庄。
    天黑了,就让跑了一天的同志们在村里歇歇,他们实在太辛苦了!看来,这是短暂的。八路军团长左叶想到这里,他明白最迟在明天就会有鬼子来,心里还是担忧。他决定让同志们在庄里歇歇过后再说。
    就说:“同志们,前面是宋庄,我们在那里歇歇。”
    “是团长。”战士们回答。
    听到战士们没有精神的回答,左团长心里也没生气。
    随后,左团长带着战士们进了宋庄。
    八路军进入在村道两边从村民房门窗里照到黑乎乎的地上的零星煤油灯光,到了村里,一时安静的村子有点人声了。进了村后,八路军左叶团长意识道:要不了明天,寻迹而来的日本鬼子就会到宋庄。他决定在这个大村里,对可能尾随而来的日本鬼子进行反击。就对身边的二连连长,长得瘦高、壮实,非常英勇,团脸,在他脸上有一小点疤痕的张大虎说:
    “张连长,你马上去找村长,告诉他让村民连夜撤出村子。”
    “是团长。”
    然后,张连长向自己的左团长敬了一个军礼,就带着两个战士走了。


九十、八路军团长左叶


八路军团长左叶让战士们吃了点自己身上带的炒面,就马上布置防御任务。他对一连连长王训江和二连副连长郑岗说:“王连长,你们一连在村北进村的地坝上构筑三道工事。”
    “是,团长。”
    然后,王连长就出去了。
    “郑副连长,你马上带着二连到南村的过路当口,构筑三道工事。”
    “是,团长。”
    二连郑副连长就出了一间作为临时团部的旧房,带着等在地坝的二连战士们向宋庄南村走去……
    根据自己团长的指示,八路军连长张大虎带着两个战士到就近的一村民家的门边。这时,张连长看到这家村民房子的门是关着的,门边的窗子是开着的,还从房里照出一些昏黄的煤油灯辉到他们脚边黑黑的地上。这时,张连长隐隐听到房里有吃饭的声音。就决定上前敲门。
    “咚!咚!咚!”
    过了一会,门就开了,是一个大伯。他看见站在门口的是八路军。老大伯非常热情,就招呼道:
    “八路军同志,快请进来坐,来吃饭!”
    在抗战期间,冀中平原的老百姓对八路军非常的拥护和喜爱,宋庄村民更是。
    大伯说着,就伸出手拉站在门口的张连长。张连长说:“谢谢你,大伯,我们不吃了,我们有重要的事。”
    “什么事?”大伯问。
    “你们村长是谁?”
    “他是李贵福。”
    “大伯,你能带我去找他吗?”
    “行。“


           张连长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说:“大伯,这就耽搁你吃饭了。”
    耿直的老伯说:“没啥,八路军的事是大事。走,我带你去。”说到这里,大伯往房里喊了一声,“娃他娘,我带八路军同志到村长家去了!”
    “你快去吧,八路军的事重要。”传来了他老伴的声音。
    然后,大伯就带着张连长和两个战士往村西走去,去李村长的家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21-4-22 20: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彩连载,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