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田地里刚露头嫩生生、胖乎乎的玉米芽苗,顶着的那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如稚童纯净的眸子,好奇地探视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玉米出苗不久,杂草们借着墒情纷纷出世,与玉米的幼苗们争夺地盘。我扛起锄头帮玉米苗解围。相邻的地里却生长着已经出穗扬花的小麦,绿油油齐刷刷地站立着。 锄头在杂草的哀鸣声中斗志昂扬的挥舞着。突然,一簇长势茁壮的麦子赫然出现在锄头前,孤傲的身影鹤立鸡群般挺立在幼小的玉米旁,随风摇摆着,似是按捺不住得意地藐视着弱不禁风的玉米苗。 瞧咱这身板,多么的高大啊! 幼苗们仰视着伟岸的麦子噤若寒蝉。 可银光闪闪的锄头却毫不犹豫地挥向了这簇丰收在望的麦子。 这簇丰收在望的麦苗在轰然倒下的同时,发出了不解的吼声。 眼看就要成熟了,为什么要锄掉我?我不服! 我在心底嘿嘿一笑,傻瓜,聪明用错地方啦! 这簇麦子明显是邻家种麦子时,抛洒过来的种子造成的。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它显得比邻家地里那整片麦子都要壮实得多。在这一地幼苗面前,它却显得那么的突兀和另类。锄头明白这是玉米生长的平台,麦子再茁壮,也被划入了杂草类,被毫不留情地铲除掉了。 故事一 看着颓然倒下的麦子,我突然想起公司以前主管安全的一位部门领导。 公司成立之初他才是个车管员,经过十几年的摸滚打爬,一步步成长为公司主管安全的领导,对外协调办事很有一手,做事滴水不漏,每次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不知不觉中便成了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渐渐地,他有点自我膨胀起来,觉得公司已经离不开他了,自我感觉能力超群,其他员工没有一个能入他的法眼。 看到这种情形,公司领导迅速找他谈心,结果他居然给领导拍桌子瞪眼,并扬言公司离开了他,对外需要协调之事必将瘫痪。 在多次劝解无果的情况下,公司领导迅速调整管理队伍,公司业务没有受到一点影响。结果他跑到有关部门,昔日对他热情有加的办事人员突然对他不冷不热。 看到这种现象,他百思不得其解,郁闷不已。一位资深人士点拨他说,我们看重的是与你们公司的合作,并不是你个人的能力或魅力有多大。他如醍醐灌顶,可惜为时已晚了。 所以说,是公司给了我们发展的机会和平台,离开公司你屁都不是! 故事二 两千年初,有家资格较老的危货运输企业有个加油员叫小权。公司车不多,只有十几辆,但每天24小时随时都要给车加油。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哪怕凌晨两三点,只要车一到,就得爬起来加油,工资却是全公司最低的。领导认为加油这活没有技术含量,是个人都能干,为了节约开支,小权初来时,领导将原来两个人的编制缩减为只有小权一个人。小权初来乍到,在公司也没有人脉,默默无闻地在这割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忙碌着,领导和同事都看不起他,认为他几乎就是一个没有理想和追求的颓废青年。 其实小权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他看到国家对危货行业逐步规范化管理,不甘平庸的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电脑和危货运输安全知识,并在网上报名参加了国家关于危货运输安全管理的各种证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权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有关危货运输安全管理的证书几乎全部囊括在手,公司领导却浑然不知。 果然,随着安全生产管理的正规化,国家针对危货运输行业的各种检查和考核机制不断完善,他们公司的管理人员却没有一个持证上岗的,甚至连监控员岗位都没人值守。眼看着上级主管部门对他们公司最重要的监控岗位因无人值守而下的整改后,公司领导抓耳挠腮,无计可施。这时候的小权亮出了自己的监控上岗证。领导用狐疑的目光盯着他,怎么也无法相信这个一脚揣不出个屁来的年轻人会有上岗证。小权不但为公司解了围,而且由原来的加油员变成了监控员。紧跟其后还有质量信誉考核,安全达标等项目。小权又拿出自己考取的省级安全资格证书,甚至连危货押运员的资格证书都有。领导更是喜出望外,公司的各种考核不但顺利过关,而且还被上级主管部门树立为标杆企业,同行企业还专门到他们公司学习取经了。 小权勤奋学习,刻苦攻关,他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他在公司的平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薪酬待遇,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尊重,还迈出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步。 同样是公司不可多得的人才,第一个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自我膨胀而断送了自己前程。笔者只能默默地送他一句:离开公司的平台,你什么都不是!第二个默默无闻,刻苦学习,目标明确,用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己,在关键时刻瞅准机会,脱颖而出,不但改变了自己生存的环境,还赢得了尊重与重用。笔者同样送他一句:皇天不负有心人,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那簇丰收在望的小麦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那簇丰收在望的小麦。 尽管你经历了风霜雨雪的冷酷考验,最终迎来了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的美好季节。 你乘势而上,拔节、抽穗、扬花,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到位。 你的长势甚至超过了生长在旁边大田地里的兄弟姐妹们,于是你便沾沾自喜起来,庆幸当初播种时自己离开了队伍,选择独自生长在这边的空地里。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你几乎成了麦中之王。高傲的你嘲笑兄弟姐妹们为了生长而不惜争抢着每一寸土地的养分,它们的根须几乎要扎进地下几十米之外,只为扎牢自己的根基。 就在你张狂的笑声还未落地时,闪亮的银锄一挥而过,你软软地倒在了尘埃之中…… 作者简介:乔山人,宝鸡市扶风县人。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扶风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西部文学签约作家,《秦川》杂志签约作者,江山文学签约作者。2016年至今在多种文学杂志及网络先后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2019年出版个人散文集《留痕》;2020年4月,散文《地下六十米》被中国作家网收录《2019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