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喝茶
第一次见到俞学文,是在他的北京更香茶业有限公司办公室里。他人瘦瘦的,有点黑,个子也不高,眼光却很镇定,很聚光,那是一种睿智和从容。这就是“更香”董事长?一个在中国茶业界投下过数枚重磅炸弹的浙江武定茶人,一个在京城茶叶第一街创造了一个个神话的传奇人物?他胸前挂着的牌子告诉我们,他就是俞学文。 如果沿着俞学文1995年来到北京后的创业轨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9年来他和“更香”站在一座又一座高峰上的剪影:
较早地在中国推出有机茉莉花茶;
“更香”有机茶全国销量名列前茅;
“更香”每天的客流量在京城茶叶第一街名列前茅;
“更香”的经济效益在京城茶叶第一街名列前茅;
“更香”总经理、俞学文的夫人朱丽俐,是2003年京城茶叶第一街中唯一获得“十佳进京创业青年”称号的人;
“更香”是第一个敢把茶店开在京城著名老字号对面的企业......这些“名列前茅”应该是和下面几组特别数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更香”拥有茶商中最大的冷鲜保鲜库;
“更香”是京城茶叶第一街众多茶商中最早打广告,更舍得投巨资推广有机茶的;
“更香”是京城茶叶第一街中唯一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的企业......
另类思维功夫做在茶叶外
1995年,26岁的俞学文来到北京做茶叶,一方面是被逼出来的,另一方面是北京的茶市好做。
俞学文出生于浙江武义的茶叶世家,从小就和茶叶耳鬓厮磨,接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父亲当年借了100万元,组织了两火车皮武义茶叶到东北去卖,被骗了个底儿掉,连买白菜的钱都没剩下。俞学文决定尽自己长子的义务,替父亲还债。
他想到了北京。1995年5月4日,一个永远让“更香”茶人值得纪念的日子,俞学文和妻子朱丽俐来到了北京。
北京好卖茶,北京市茶叶总公司当时一年能销一个多亿,多大的市场!可是自己呢?除了几百斤武义茶叶,他们是一无所有,没有货源,没有资金,怎么打开北京市场!
俞学文想到了茶庄包茶的四方包。
北京人好喝茶,但不重视包装和储存,不管多金贵的茶叶,只拿张纸包包就了事,茶叶时间一长就会发霉变质。而在南方的许多城市,卖茶叶用礼盒包装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俞学文隐约地嗅到了茶叶之外的一个商机。
他倾其所有,南下杭州,订购了一批花花绿绿的茶叶礼盒,迅速发到京城。
他成功了!一时间,茶叶包装礼盒竟成为京城茶商们炙手可热的紧俏商品,有的茶商凌晨四点钟就拿着现金来卖茶叶盒,两个集装箱的包装盒20来天就被抢购一空。俞学文如是者三,并专门请人设计包装盒,他的原始积累就这么完成了。他也没有想到,他来北京创业时挖到的第一桶金,竟是茶叶之外获得的。
1997年,俞学文注册了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当时的北京茶叶市场,虽然容量很大,但北京的老百姓喝茶过于“忠诚”,他们只认张一元、吴裕泰、北京茶叶总公司的茶,要让他们“移情别恋”到刚刚成立的“更香”,谈何容易!
于是,“更香”从1988年开始实施形象工程,不断在北京电视台、北京交通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重要媒体上刊登广告,他们还把当时北京电视台黄金栏目《电视商场》的著名主持人请到浙江武义茶叶生产基地现场拍摄,使“更香”造成了上天入地的立体攻势。
“更香”的广告,从不“定格”“特定”于自己的产品,而是把自己的产品放在茶文化和饮食健康的大背景中去介绍。于是,“更香”成了京城健康形象大使的形象代表。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更香'不遗余力地对有机茶的大力宣传,使得北京人的饮茶习惯进一步发生了改变,从只认茉莉花茶到逐渐认识绿茶、喝健康的有机茶,也喝花茶、和非茶之茶的多元化饮茶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