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陕西话来读!!!
不觉得年才过咧几天,杨柳飞白絮了,桃花都卸妆咧,燕子衔着春泥在房梁上把窝都搭好了。农谚说,麦收八十三场雨(八月十月三月),阳春三月麦子都起咧身咧,今年雨水好,真是春雨贵如油,风调雨顺啊!看来这一料庄稼长得不错,庄稼汉高兴啊! 拿农历说眨眼奏到三月二十的“看忙会”了。这个会相比六七月的忙罢会来说还是碎(小)的多,基本上没有大的忙碌,也不提前打着屋(打扫屋里的卫生)、添制日常生活用品、更不给娃娃、大人们添制新衣裳啥咧的,会也不热闹,街道上平淡的很,完全没有节日的气氛。如果不给别人说,还真的看不出来有过会的气氛。 所谓“看忙会”,只是已出嫁的女儿给她妈“看忙”,奏是女儿在夏忙前到娘家和老娘啦啦家常,掏掏心窝子、说说己常话,诉诉平日在婆婆家为锅碗瓢盆交响曲所受的委屈,顺便帮老娘做些家务活。如其不然,一搭开镰割麦奏没有闲时间了,奈奏得到夏忙后才能和老娘见面,这一来一去奏是半年多时间了,也奏太不合人情了。 不象现在有手机,有微信,有抖音,交通也方便,公交车也多,还有一天奏能跑十几趟娘家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和小汽车,不知道能比奈个时优越多少倍,真是幸福啊!过去封建守旧,穷讲究还大的很!媳妇家没有特别的事是不能随便熬娘家弃,因为只要媳妇熬娘家,婆婆奏得给媳妇提前准备礼兴,没有个块二八角奈是打发不哈(下)的,否则媳妇和婆婆奏闹矛盾,帮子凉腔的话奏出来咧“我娘家喔穷么,连我喔老的(婆婆)都看不起”等等。 如此的小吵小闹是家常便饭,不忍事的媳妇“不为蒸馍为气圆”,为这碎个事甚至还大打出手,闹的家庭不团结,女婿娃是“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妈说妈有理,媳说媳一有理,估计婆媳是一对天敌恐怕奏是被“穷困潦倒,经济拮据”的苦日子这哈逼出来的。不过到也有热闹可看的,一些爱拉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猫奸嘴长烂婆娘借机戳七弄八,加盐加醋,促使矛盾升级,搅的半截巷子都不得安宁,现在这些事彻底看不到了,社会进步了,媳妇在家的地位也高了,到娘家弃也不请示婆婆了,最多只是打个招呼而已。其次是经济也独立了,任由自己支配,总的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银子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过去女儿给她妈看忙礼兴都是蒸的枣糕子,油塔子,还有点心、一把蒜苔和几个黄瓜做搭头,买不起点心的奏拿两把挂面,礼笼子上边搭拈个新羊肚手巾,非常有官宦人家行门户的感觉,古香古色的,比现在拿些盒盒拉拉的要好看多了,都是绿色食品,又没有这剂奈剂的添加,而且还实在实用。好心的女婿还可能给丈人爸到秦头(镇)集上称二斤硬旱烟一并拿去,显摆一哈女婿娃的孝顺。 穿衣裳也不讲究啥,没有新的咧奏把旧衣裳浆洗干净用棒槌槌展(相当于熨烫)也奏对咧,“看忙会”弃的人少,老娘招待的饭莱也奏一般般咧,但比平时的饭要好的多,必定还是“过会”呢么!日子宽展爱好的还割上斤二八两肉吃个哨子面,下午借着有点荤星(猪油)再炒四五个菜,配上旦旦馍,像么像样的!家境不宽展的奏吃一碗上等麦面擀的燃面片片子用铁勺倒点油在锅底下爁点韭菜也奏满足咧,待成的也不是别人,只是自己的女儿,也不谈嫌(嫌弃),自己人还讲究啥呢!
礼兴(有的把礼兴还叫孝顺)的轻重和待成(招待)的瞎好都不重要,关键是女儿来看老爸老娘的身体如何,显摆一哈孝道,天热咧该拆洗的被褥、棉裤褙哒(棉袄)拆洗了么?二、三月是缺吃少穿的节点,看有啥困难么?夏忙装麦子的口袋补完咧么,忙碌家俱置办(购买)的乍个向,等等的等等。 只要在这一天能帮老娘干的活奏都全包揽在女儿身上,大女负责拆洗被褥,二女负责帮老爸处脱(筛选磨面的麦子)粮食,尽可能的在这一天把活干完,奏这哈!该问安的,该改善的,该帮忙干的基本上都弄完了,一到后半响也奏到女儿回婆婆家的时候了,爱好的老娘还给礼笼子回几个打咧红点的旦旦馍,以示娘家人有礼数不叫婆家人小看自己的女儿,临分手时老娘还要给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回婆婆家一定要高兴,要对公婆问安,若还不然叫人家婆婆家说女儿在娘家弃咧一天回来态度乍变咧,这肯定是娘家妈没给娃教好话,等等的是非惹的两头亲戚都不得安生。
现在近郊也不种庄稼咧,离城远一点的奏是种,也被机械化取待咧农民繁重的体力活,把农民也解放出来咧,也不分忙前、忙罢咧,更不存在“看忙会”咧。乡下人早都超越咧玻璃窗子玻璃门,里头坐的黄世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时代了,通讯的发达和交通的便捷极大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年轻人大多都不知道“看忙会”是啥意思? 类似“看忙会”的乡风民俗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了,逐步地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大部分农民为荣日计都在市场经济的冲击波中快节奏的奔劳,但奉劝我们的五零六零后的同仁们能理一下头绪,把老祖宗用智慧留给我们的四事八节的民风民俗节日无私的流传给下一代,让我们的儿孙们知道他的祖辈们如何的含辛茹苦!如何的“八寸扽一尺”的过日子,如何的在苦难的岁月里乐度人生,这样做一是对后人们的传统教育,二是对民族乡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急抢救,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