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牛随笔】母亲的纠结

[复制链接]
查看436 | 回复2 | 2022-5-5 14:4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eg
        母亲节,本是个温情的节日,可我的母亲在六年前的这天,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去了另一个世界。当时,军校即将毕业的儿子,因为去了外地实习联系不上,我很生气却又无奈。三十年前,也是这个季节,母亲面临着老家小弟四个月大的孩子,和在新疆即将出生的我的孩子,心中的纠结、犹豫、无奈、甚至是痛苦的抉择。至今想起,都让我心痛不已……
       妻子怀孕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告知老家的父母。一来让他们放心——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准生证年初才办下来;二来让母亲提前做好来疆照顾月子照看孩子的准备。父亲很快来信说,弟媳坐的是来年正月的月子,算了一下,两个媳妇相差四个月,时间上可以错得开。
       一听弟媳坐的正月的月子,我有点担心母亲,妻子坐的是农历五月的月子,这时候弟弟的孩子才四个月,而农历五月又是一年里最忙的收麦季节,母亲能离得开吗?
        岳母去世的早,身边没有亲人,想来想去母亲是照顾妻子月子照看孩子的不二人选。如果母亲来不了,真的想不出其他法子。我再一次写信落实,并且一再叮嘱:实在不行,家里收完麦子,在妻子产假结束前必须得来,要不然孩子真的没人照看了。父亲回信说,放心,到时候无论如何得叫你妈去。我这才放心了。
       妻子临产前几天,回家探亲的大哥从老家回疆了,母亲没有一同来,一问得知,侄儿太小,父亲年龄大了,夏收时节弟弟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麦子收完一定来。大哥说,妈其实挺为难的,手心手背都是肉。照顾了你这头,小弟那头就照顾不了。我理解母亲,夏收有多忙我深有体会。好在妻子还有两个月产假。生孩子这几天,只能有我请假照顾了。
        儿子刚满月,母亲来了。很快将自己融入角色。一个月后,妻子产假到期,家里一切就交给母亲一个人了,因为照顾儿子,母亲常常误了饭点,或者凑凑合合吃点。当时住的房子,位于火车南站后面的妖魔山上,是我用五千块钱从别人手里买下的,没有产权证。这里人员混杂,被称作“盲流村”,两间土房子加起来有三十多平米,狭小逼仄,没有上下水。看着这样的房子,母亲说:农村人都以为城里人住楼房,这样的烂烂房老家要饭的都不住。
       我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几百米外挑水。母亲心疼我,用水非常节约,洗脸洗菜的水舍不得倒,收集起来给儿子洗尿布。母亲闲不住,趁儿子睡着,把家里的旧衣服搜集起来,拆洗干净打成袼褙,一针一线地给我们全家纳鞋垫。每天下班到家,母亲已把饭准备好。妻子不无歉意地说,你管好孩子就行,饭我们回家做。母亲说,不能闲下来,闲下来就胡乱想。母亲嘴里的“想”我清楚。无数次对我说过,抱着冲冲(我儿子)想着震震(弟弟儿子),心被两头扯着,很是纠结。每次父亲来信,母亲总要问,震震长多高了?奶够不够吃?今年秋长势如何……父亲信上说的,我一一念给她听,没提到的,要我马上写信再问。还一再叮嘱我,转告父亲,要收敛脾气,和弟弟弟媳好好相处。要我转告三个姐姐,抽时间多回家看看,帮家里干点活。写好信,母亲还不放心地要我念一遍给她听。时常在我耳边念叨:等冲冲稍大点,就带回老家,一个是看,两个也是看。在这儿照顾不了震震,时间长了母亲心里过意不去。有一次竟然说:你和老大离的远靠不住,将来老了还得靠弟弟两口子。我没开口,妻子说话了:你就呆在新疆别回了,我们给你养老送终,保证让你过的比老家好。母亲笑着说:我才不想将来死了一把火烧成灰,还是浑浑圈圈埋在老家地里舒坦。
       这一年母亲六十五岁。
       儿子胖乎乎的,喜欢粘着母亲。越是粘着母亲,母亲心里越是纠结。家里来人,母亲就忍不住把心里的纠结诉说。我心疼母亲,却又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尽量减少母亲的体力付出。
      新的一年来临,弟弟来信说,他媳妇又怀孕了。这下母亲更加着急了,提出要带儿子回老家,妻子不情愿,说孩子还在吃奶。母亲说,回家买一只奶羊,放心,绝对亏不了娃。妻子还是不同意,说孩子太小,适应不了老家气候。终于,在大哥的说服下,母亲心神不安地又呆了一个月,勉勉强强地过了春节。弟弟来信说,村里管计划生育的人天天上门找事,他得带媳妇去外地躲避。这时候,母亲说啥也要回老家了。
      这样,八个月的儿子被母亲抱回老家扶养。
      家里买了奶羊,羊奶充足,冲冲和震震两个孙子吃奶完全有了保障。唯一让母亲担忧的是,新疆出生的儿子回到老家,因为水土不服浑身长满水泡,看了医生涂了药也不管用,母亲遵照医生的话,每天用盐水给擦洗身子。每晚睡觉前,儿子都是在母亲不停挠痒下才得以入睡,半夜醒来又不停地喊“挠,挠。”母亲说,可怜的冲冲娃学说的第一个字就是:挠。
       这一切,母亲怕我和妻子担心,回疆后才告诉我们的。儿子在老家呆了八个月,身上的水泡依然不见好转,母亲很是担忧,只好送回新疆。妻子看到儿子身上星罗棋布的水泡,心疼得流下泪来。说来真神,回疆第二天,儿子身上的水泡竟然结痂了,仅仅过了两天竟然彻彻底底痊愈了。
       儿子回到新疆,寸步不离母亲,特别是晚上,一定要母亲搂着睡觉。妻子趁儿子睡着从母亲怀里抱过来,半夜醒来一看躺在身边的不是母亲,哭着闹着要“婆婆”。妻子无奈只好把儿子再送回母亲被窝。母亲搂着儿子,不无伤感地说:我的冲冲娃呀,你这样婆咋离开呀?!
       是呀,弟媳二胎坐的是十一月的。到时候母亲无论如何得回去。妻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儿子相处。儿子渐渐接受妻子,但仅止于白天,晚上睡觉还是要母亲搂着睡。
      眼看着母亲离开的时间一天天临近,儿子依然粘着母亲一刻不离。母亲离开新疆那天是下午四点的火车。平日里儿子是一定要睡午觉的,那天却有些反常,似乎有什么预感似的格外兴奋毫无睡意。无论是母亲搂着还是妻子哄着就是不睡觉。眼看着时间越来越紧,实在没办法,母亲只好以上厕所名义,狠着心含着泪依依不舍离开她的冲冲娃……
     母亲一走,很长时间,晚上睡觉前儿子都是在“要婆婆”的哭泣声里睡着的。伤心的抽泣声感染着我和妻子,我俩也跟着一起难受。一个多月后,儿子渐渐接受妻子搂着睡觉。本以为不到两岁的孩子记忆力不会太久,但在一次上街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确信母亲给儿子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太深。那天,我和妻子领着儿子走在人行道,儿子突然嘴里喊着“婆婆”,挣脱我和妻子,一个劲地向前跑去。原来,几十米开外有一位穿着一身黑色棉衣棉裤,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我和妻子快速追上去,儿子跑到老人跟前发现认错人,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半天默默地不说一句话……这时间,母亲回老家已经三个月了。
       母亲回了老家,但心却一直被她的冲冲娃揪着。父亲信上说,母亲到家后,一直放心不下冲冲,晚上搂着震震睡觉,常常把震震喊成冲冲。一再叮嘱我和妻子:对娃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训娃更不要打娃。要我经常寄孩子照片给她……我不知道过了多久母亲才不再纠结她的冲冲娃,或许纠结永远都在,只是,家里琐事太多无暇顾及,只能深藏在心。
      母亲回到老家不几天弟媳就生了,又是儿子。整天照顾月子侍弄孙子,足够母亲忙活的了。但我相信,此时的母亲心里是满足的。父亲是单传,我这辈有四个男孩。村里很多人家,到了第三代,因受“计划生育”影响,断了香火。而我家第三代一下子有了三个孙子,这样的情况在村里是不多见的。
      母亲一生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七个,到了晚年,原本应该享受儿女们的拳拳孝心,不成想还得替儿子们分忧,为孙子们操劳。两年来,母亲陕西新疆不停奔走,累坏了身操碎了心,没有领略异域风光,无暇感受异域风情,每每想起,我就深感愧疚!
      多年后,经母亲亲手扶养的三个孙子全都上了大学。三个孙子的出息是母亲一生最为骄傲的事,无数次母亲在村人面前毫不掩饰地夸耀三个孙子。这种精神慰籍使患病多年的母亲一直支撑到米寿仙逝。遗憾的是,眼看着由她一手操持的孙子们即将大学毕业立足社会,有能力回报婆婆的恩情时,她老人家却永远地走了。
      我知道,天堂里的母亲不会因为无福消受孙子辈的孝心而有丝毫遗憾。孙子的出息是母亲无尚的精神安慰。我相信,母亲离开尘世的那一刻,心情一定是欣慰的。我更相信,冥冥之中一定有一根无形的线连着母亲和她的后人。她老人家在天上时时刻刻都在观望着、观望着经她亲手扶养过的三个孙子,在人生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作 者 简 介
         秦川牛,原名:刘传民,陕西渭南长寿塬人。中学毕业漂泊塞外,历尽苦难不忘初心。作品发表在乌鲁木齐晨报,《渭南文坛》《江山文学》《作家》《新悦文摘》等网络平台。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4 收起 理由
西部文学 + 2 很给力!
洛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2-5-5 17: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22-5-5 17: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