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7月,是个十分炎热的季节,那吹来的风,也似乎带着热气,人们街谈巷议这几天的高温,都盼着下场透雨,晾快晾快。 28日由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扶风县文化馆承办的2022年文学培训班圆在县文化馆四楼会议室拉开帷幕。 不大会议室空调开着,风扇吹着,但温度没有下来多少,关闭的门窗,紧紧合闭的窗帘,人们只怕外面热浪冲进屋子。 我低头向会议室前面望去,那地上整整齐齐放着四梱"矿泉水。"我真佩服馆领导想的周全,服务到位。 窗外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如果在野外,说句实话,38度的高温,大有擦一支火柴可点燃空气之举。 会议室内,主席台上坐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建波、县文化馆馆长淮晓刚、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化股股长丁晓军及几位授课的老师。 文化馆举办的这次活动,出乎我意料之外,馆领导能在百忙中上下协调,部暑安排这次活动,实属不易,这为扶风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大好的学习机会,为各位学员进一步创作好文学作品,宣传扶风,也作了很好的铺垫。 也没有想到,文化馆发来信息,让我讲乡土散文的写作,我感到这真是赶着鸭子上架,实在难为情,加之面对的是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可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我的熟人、我的朋友。 人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他们许多人都是文坛写作高手,我很敬佩,前几年虽说我在乔山人老师的帮助下,受江山文学邀请讲过一次《怎样写好乡土散文》课,但那是网络授课,没有面对面的听众,这次我十分为难了。 但当我看到有宝鸡群众艺术馆的朱亚飞、戏剧大戏吕松柏、还有县作协主席唐志强老师,这更加重了我的恐惧心理,他(她)们一个个都是我的前辈和老师,是我十分尊重的,我讲课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炎热的夏天,正午的太阳火辣辣晒着,刚犁过的一片片麦茬地,看起来湿碌碌的,那一眼望不到边地里,蒸汽向上散发着,路边野花野草都搭拉着头,村头的一棵棵大树,隔三差五的坐着几位纳凉的老人,微风下树叶哗哗的响着,但夜晚没有一丝凉意。 我回到家里,躺在炕上,开着去年才装的空调,双眼向窗外望去,没有月亮的天空,那星星独占鳌头。我犹豫着,到底接不接这个差事。 我想,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民,一辈子靠务庄稼为生,搞写作,纯属业余爱好,反过来想想,和这些文友聊聊也好,但不敢叫讲课,那实属担当不起。 主意己定,当晚我就给文化馆淮馆长发去信息,接承了这件事,也感谢文化馆淮馆长对我的关注和厚爱。 接着我又马不停蹄的忙碌起来,夹指一算时间,距讲课只有三天时间,我大吃一惊,头上冒着虚汗,心里是十五个桶打水,七上八下。不知怎么办才好。 记得有一个成语叫"急中生智",这时我马上想起来了,何不把江山文学的讲稿拿出来,在充实一下多好呀? 第二天一大早,我找了一家打字复印部,把那个讲稿打出来,一看七千多字,按文化馆安排讲两三个小时,据上次给江山讲课的时间,可以足够了。 这次文学创作培训班,我全程参加到底,宝鸡群艺馆朱亚飞的授课;讲述了诗歌,并剖析了农民诗歌朗诵会所获奖的作品及投稿应注意的事项,一环套一环,风趣而感人,迎来学员阵阵掌声。吕松柏人称戏剧大师,退休后笔耕不辍,写出了大小戏、小品50多部,称得上高产作家。县作协主席唐志强,在省、市、县多次获奖,去年的一篇散文《风从周原来》荣获丝路文学大奖。他不但讲了写作基础知识,又结合自己创作实际,栩栩如生的讲了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听听上面老师的授课,感慨万千,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我更进一步知道什么叫"才蔬学浅。" 下午轮到我讲了,我拿起了原来准备的讲稿,没有讲一会儿,发现吕松柏老师来了,他座在后面,我不觉脸红了,心跳也加快了许多,一下乱了方寸,又不知从何说起。 吕老师望着我笑了笑,意思让我继续讲下去。两天培训班一刹间就结束了,只听到学员们不至一次的说道:"这次培训真好,文化馆不亏是文化馆,领导想的真周到,使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希望像这样的培训,文化馆每年能开展两到三次。" 结束了,我回头又望了望文化馆,这朴实的小院子,没有多少人的单位,真是藏龙卧虎,这次真正的为扶风文学爱好者办了一件大事。
闰土,本名杨润杰,陕西扶风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宝鸡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作家协会会员,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扶风县文联副秘书长、读书协会会长。出版散文集《一把苜蓿菜》《天渡》。参加省文学院举办的《关中片区》作家培训班;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