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怀居旭峰乡土记忆系列】陕西方言纪实:外婆的土窑窝

[复制链接]
查看125 | 回复7 | 2022-11-30 20:1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ownloadfile-1669773317993.jpeg

        话说奈时候,乡下人盖房子垒墙用的都是胡基(土坯)。安间房的大山墙以及厦子房的大背墙,都是用堵一或堵二的胡基(土坯)垒的,厚的增怂。用的是麦秸泥黏粘,结实很,太阳晒不透,渗风吹不透,真真的冬暖夏凉么!一股泥土香舛的自然味道,奈才叫个环保呀!嘹的太(好)!
cdn.clm02.jpeg

       奈个时儿屋呢(里)的傢俱奏是一个板柜,一对箱子。不像现在装修房子旮旯拐角都打的大碎(小)柜子,那么过去没有柜子存放零碎东西,还有吃货,如点心、麻饼、南糖都给啊哒放呢?老先人有的是智慧,奏是问胡基(土坯)墙上要办法,垒墙的时候在相应比较得手方便的墙上空下来几个洞,大一点的洞上边再搭上棚木,这些洞不论大碎(小)都叫“窑窝”。大的叫大“窑窝”,碎(小)的叫碎“窑窝”。可以说,凡是在墙上留的“窑窝”都是“土”的,所以也叫“土窑窝”。
        我孩提时代是在外婆眼皮底下长大的, 对我宠爱有加,拿在手上怕飞了,含到嘴呢(里)怕化了。外婆人能行的很,乡性(人缘)也好,有一把针刺放血培治伤风感冒的好手艺,在村子东西两头是个百家用的人,不管谁凉戳(着)咧只要经她老人家针刺几下,确实是手到病除,灵验的很。乡党邻里过意不去为了谢承外婆,花个块二八角买一封果子(点心)、南糖、麻饼等之类的吃货表示一哈(下)心意。
        这些吃货送到来,外婆全都放在她住的前头屋八仙桌上边的土“窑窝”里头,土“窑窝”门上头楔两个小钉钉挂“窑窝帘”。“窑窝帘”是母亲的巧手用白细纸画的花鸟鱼虫的图画,边边用花花纸一糊,极似裱糊咧一幅名人书画作品一般,既美观又可挡住不可被外人知晓秘密的视线。还有一个“窑窝”没有帘子,是老舅有木匠手艺用碎(小)木头板板做了一个两扇开的小门门,边子上还勒有线条,小巧玲珑,极像一个小工艺品悬挂在墙上。外婆住的前头屋,墙的四面八角都有土“窑窝”,好有七八个之多,放些针头线脑,还有换洗衣裳之类的闲杂物品,可说,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把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撩(扔)了弃(去),暗猛子(偶尔)可有用处,不撩(扔)吗,可显得屋里头不整顿(整洁),把这些零碎东西都塞到“窑窝”里头奏好看的多了。可这么多土“窑窝”我的碎心最爱的还是八仙桌上的这一个土“窑窝”,其它的连看都不看一眼,只要我用手一指,外婆奏知道啥意思,笑眯眯的揭开“窑窝”帘一边给我取吃货,一边嘴里不停地夸着我,看我娃心疼的!长的奴(帅)的!我娃是婆心上的亲旦旦,肉面面!
www.baicp.jpeg

          这些吃货唯我独享,比我大五六岁的表哥沾不上边,有一次和我年令相仿生月却比我小的表妹,也闹着要吃“果子”(点心),极端偏爱重男轻女的外婆奏能掰哈(下)这个脸,拉着表妹的小手说,赶紧(快),你妈叫你呢!快给你妈烧锅弃(去),小表妹刚一拧身,外婆把“窑窝帘”揭且(起),果子(点心)、南糖全都塞到我的小裹兜(衣裳的口袋)里,还给我说,我娃拿着,赶紧(快)跑,小心叫妹妹看见咧着。这话我记了六十多年了!无法忘怀。想且(起)往事,为了报答外婆当年的疼爱之心,我还特意写了一首诗念叨她老人家:
外婆待我是至亲,

一日三晌不离身。

针病乡邻赠甜品,

唯我独享第一人。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弃咧,当年的外孙子己变成了暮年的老头子,前些年村子适逢城改,老祖先的陵寝也都得搬到山乡畔野安家落户了,我和表哥也奏是外婆唯有的两个孙子叫上机械,探寻半亩之大,也没有找到外婆的遗骨,这件事成了我作为人孙最大的遗憾。不过后来我也想,也可能是外婆和我兄弟俩在开玩笑呢,恐怕她老人家不愿意离开本乡本土,这边藏着,哪边曳着,看来一切得顺从天意,奏遂她老人家之心愿,固守在这一块她心爱的乡土吧!
        这会条件好了,早都实现了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玻璃窗子玻璃门,里头坐的黄世仁,生活比奈时儿好了百倍之余,现在的柜子取代了奈时儿的土“窑窝”,冰箱取代了像外婆当年存放好吃货的、我唯一心爱的八仙桌上的土“窑窝”,我现在也是当爷的人了,有时心疼孙子又想买好孙子,拿个好吃货给他们,结果是“肉饱子打狗,越打越远”,二五不挂(不理睬)的。一句话,关键是时代变了,社会好了,物质丰富了,我们这一代人当年稀罕的吃货他们才看不上呢,他们看上的大都是洋玩意,“肯德基、得可士、汉堡”之类的吃货,放到特定时期,非给他安个崇洋迷外的帽帽不可。
       今天说的土“窑窝”,大多年青人可能都不知道是干啥用的,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可能晓得,如果不懂,问问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奏知道了。或许好奇的话,借礼拜天、节假日带着生你养你的祖辈们开车到远郊县域一游,还很可能看到我今说外婆的土“窑窝”以及“窑窝”上的“窑窝帘”,还他们一个温古的瞬间,又能借此孝顺一哈(下)老人,顺便填补一哈((下)隔辈分的代沟,给自己一个了解前人生活起居的机会,也便于把乡土文化传承后人之后人。

评分

参与人数 3金钱 +6 收起 理由
admin + 2 赞一个!
梦之旅 + 2 赞一个!
洛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2-11-30 22: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2-11-30 22: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龙竹武 | 2022-12-1 00:5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以文化人   启迪民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梦之旅 | 2022-12-1 09: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喝彩!!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 2022-12-1 09: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22-12-1 09: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桥流水 | 2022-12-1 12:4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美文,欣赏点赞!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