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中文)
首页
Portal
开通VIP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搜索
搜索
要闻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文学资讯
文学杂谈
民间传说
文学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笑话故事
心情日记
特色
西部传奇
西部旅游
西部美食
西部书画
乡村振兴
三言两语
站务
新人报道
文学期刊
作家风采
官方公告
站务处理
活动中心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西部文学
»
论坛
›
西部文学
›
民俗风情
›
麦积古镇——三岔镇(三)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麦积古镇——三岔镇(三)
[复制链接]
1750
|
0
|
2015-4-2 08: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四、名人乡贤
秦岭钟灵,渭水毓秀,三岔镇地灵人杰,人才辈出,代不乏人。有南宋抗金参谋闫晋,还有众所周知的近代教育家成九龄,民国时期三岔教育先驱赵贵,民国时期从政的缑良忠。有解放后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甘肃“省园丁”奖的获得者赵宽德,“一笔书”法的创新者闫凤鸣,还有现代从政、从军或从事于科研的风云人物赵文华、赵建基、张向阳、高天喜、赵少智等。镇以人而名。现将已故的成九龄、赵贵等几位名人简述于后,使其事迹为人所知,为众所晓,缅怀先贤,启示后人,以人为镜,继往开来。
(一)南宋抗金参谋闫晋
闫晋,(生卒不详),祖籍南昌,原为太尉,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闫晋辞去太尉,任吴璘将军的参谋,与御史秦钜一同到秦凤路陕甘边境抗金。取胜后,得到圣上赏赐。仍令其守入川要塞吴砦城。后金兵复至,闫晋、秦钜因兵力不足,寡不敌众,为义节而自刎。现有闫氏家谱为证。(闫氏家谱为闫氏后人闫映昌所藏)。
(二)近代三岔教育家——成九龄
成九龄(1865-----1938),字子炯,号鹤峰。祖籍秦安县,后移居三岔镇,幼攻经史,学识渊博,为清末民国初年三岔镇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末授徒于私塾。民国年间,协助赵贵先生(成九龄之徒),创办三岔各地初小十二处,经营十余年,使三岔镇学校教育大有改观。
成九龄工诗善书,勇于任事,教育诸生善诱导。不殚劳苦。三岔小学初创间,师生百余人。他常参与木石水泥工程,与学生共同劳动。平时又好莳花木,亲手栽植红梅(贴梗海棠)、牡丹、蔷薇、绿竹、于校园之内,并注重清洁卫生,来校参观者赞叹不已,每引以为美育。
九龄先生书法,初习颜柳,后攻王,董(王羲之、董其昌),用笔遒劲秀润,结体修长开张,现存其墨迹散见于吴砦城乡。爱好者视为凤毛麟角而珍藏之。我偶得其对联一副:联云:绿绮凤凰梧桐庭院,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成九龄先生还擅长作诗。现抄录其论自己书学经历的诗于其后,以飨读者。
七律(1908年)
盛衰原来不自由,空将豪气话名流。鸦涂此日惭吾拙,凤造昔年羡孰优?变化当思占豹虎,经营谁知在骅骝。人生驻足浑无定,随遇而安足无忧。
这首七律诗写于光绪戊申(1908年)春天,感慨自己书法作品今不如昔,由此而作。
1938年6月25日病逝于三岔镇家中,享年七十三岁。
(三)三岔教育之先驱赵贵
赵贵(1905——1968)字显斋,天水市麦积区三岔乡前进村大地坪人。他八岁入私塾至二十岁,读书十三年。1926年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天水师范学校(甘肃省立第六师范),1928年毕业,1929年元月经教育局长田俊派在三岔镇创办学校并担任校长职务,1932年增设高小班,兼任本区教育委员,创办集村、利桥、桑渠等初小,继办党川、北峪、东岔、百花、水关等初级小学。在当时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知难而进,四处奔波,千方百计地为山区教育事业而尽心尽力。他的第一届学生缑良忠、吕登科、杨锐、王文仁、就是当时有名的人才。而后人才辈出,为我三岔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6年5月由教育局长王升云介绍加入国民党,1936年6月,天水县党部书记康耀叫他在三岔组织区分部,于是就介绍高仰之、张鹏翔、赵文蔚及学生吕钟、杨锐、张哲、周亭、张荣福等人加入国民党组织,他任区分部书记。
1941年元月兼任三岔镇镇长半年(卸任镇长是张业霸,天水市人),接任镇长是杨锐。
1941年8月,天水专员公署专员胡受谦为了嘉奖赵贵办学有功,特亲书“教育助长”牌匾一面赠之。此匾悬挂于赵贵家上庭房门楣之上。1944年修建宝天铁路的 民工,为了抢粮,纠集一百余人到大地坪赵家抢粮,当看到胡专员所赠之匾后,纷纷离去。因为当时胡受谦兼任“甘肃省协修宝天铁路天水 工 赈处处长”,所以看到胡受谦所书之匾,不敢贸然行事。可惜此匾文革被毁。
1942年2月赵贵辞去校长及区分部书记各职,并于同年4月经同学王继尧介绍在天水新生活运动会为服员,办理卫生文件。同年7月去礼县中学当教员。
1943年 2月由县长张仰文委派到天水田管处社棠办事处当主任。在任期间,实事求是,体恤民情,为三岔地区的农民减免了不少苛捐杂税,深受老百姓的称赞。
1946年12月任天水县参议员。后在三岔镇开中药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救死扶伤,为群众解除病痛,深得当时人们的爱戴。
1949年秋,国民党大势已去,为了阻止由宝鸡方面西进的解放军,他们便炸毁了陇海线铁路的通关河大桥。紧接着国民党天水骑兵学校的部队开进了吴砦城,随之国民党天水驻军王治岐军长的队伍也匆匆开来,在建河,伏家寺一带驻扎。摆开阵势,妄图阻击解放军西进。不几天,这两处国军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一时间双方都进入了作战状态,渭河南北双方都在修筑工事,朝着对方架起了迫击炮和轻重机枪,形势对于吴砦百姓十分危险。国民党军队找借口,闹意气,打内战的目的是为了发横财,扩大势力,不管百姓死活,在这一触即发的紧急关头,德高望重的赵贵先生和高辉等老前辈,为了两岸百姓免遭涂炭,挺身而出,捧重礼尽力奔波周旋于两军之间,经过调解,终于说服了两军长官,罢停干戈,免于战火。保住了吴砦和两岸百姓未遭祸殃。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永远怀念这段历史功绩,至今还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赞叹不已。
1956年12月当选为天水县政协委员,后在吴砦卫生所工作。
赵贵能书善画,尤精于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通。擅长行草,他的书法以 二王为宗,后专攻赵松雪。书风圆润秀丽,端庄秀雅。现在三岔城乡,还珍藏着一定数量的书法作品。本人曾得到赵贵先生1953年写的一副四条屏,屈原卜居,字体秀美,清丽和婉。
赵贵先生擅长绘画,花鸟、山水皆精。现收藏一副四季花鸟炕屏,作于1946年,距今虽已70年,但神采依然如故。
赵贵不但擅长书画,还能吟诗作赋,文学功底深厚。现抄录几首,以飨读者:
春感
民国十八年大旱,十九年天灾人祸,一时交迫,民不聊生,因题三绝,
去年花开泪愁人,今年又愁泪如花。年年花景仍如旧,人已断肠花又芽。
其二
举世烈风不尽时,江山此地更无私。春来花鸟齐挥泪,独向人间展翠眉。
其三
沉醉春风万事忧, 年花如水令人愁。江山无限明月夜,海日东升天际流。
春暮
独步山庄日已斜,竹深林外锁烟霞。归来古寺钟声晓,村暮儿童笑语哗。
榴花
五月南风拂面来,榴花依旧映窗开。红霞光灿盈千朵,丹朱色染湿香腮。
夏雨新晴
榴花开罢雨新晴,万里云烟锁渭城。河水纵横风浪湧,陇山缥缈更峥嵘。
蔷薇花
一院香飘朝露轻,蔷薇满架夜风清。花开红粉胭脂淡,叶染绿云翠黛横。
以上几首诗皆为赵贵民国时期所作。
1953年,他为同乡赵启云写了一幅中堂,自作词, 步 刘禹锡陋室铭之韵,其词云:
山不在高,有木成林,水不在深,开渠行轮,如斯环境,劳动为荣,建设有计划,生产无亏空,日午灌稻田,清早负柴薪,可以学工匠,务庄农,无私欲之忘念,无迷信于鬼神,衣食求简洁,健康保长生。吾唯曰:何患之有?对联为:勤能补拙生产兴家,俭可养廉劳动致富。
这幅中堂也写出了当时解放初期国内的形象和中国共产党的爱民政策。
1963年赵贵针对当时刘少奇提出的“三自一包”农村政策,自撰了一幅对联:冬日可爱遗家训,屯田良策便国情。
所有赵贵的这些诗,意态悠扬,神情无限,以记实之手法,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令人回味无穷。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赵贵也受到了冲击,1968年3月,赵贵陪天水县委书记徐行在吴砦游斗之后,回家服大剂量安眠药,含恨而逝,终年63岁。
(四)缑良忠
缑良忠(1913——2000),字恕轩,天水市麦积区三岔乡吴砦村人。原国民党文县县党部书记,解放后,为天水县政协委员。
缑良忠,为人谦和,热情好客。我与他相识于1989年夏,其时已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小个子,淡淡的白眉下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给人的印象是瘦小精干,十分健谈,随与我成为忘年之交。
从缑良忠先生的交谈中,得知,他1931年毕业于三岔镇小学,又考入天水第六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考入天水自训班,期限一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被委派到天水县党 部预训十天后,参加庐山训练,全省六十六人,由党委杨集瀛率领,车行至泾川,逢天雨,迟十天到达陕西长武县时,适逢中日战争爆发,停止训练,仍返兰州。经会议决定派缑良忠到文县任县党部指导委员,1939年又改名为书记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被调到甘肃省党部担任干事。在省党部工作时,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来甘肃视察,缑是招待员。于见他精干麻利,就问他姓什么?他说姓缑,于又问是“草头苟,还是绞丝缑?”他回答:“是绞丝缑。”于说:“关于这个缑的出处你是否知道?”他说:“不知。”于说:“缑字在《资治通鉴》多少页,叫他回去翻阅一下就知道了。他回家一翻,果如于言,连页码也未错,他当时很敬佩于右任先生超强的记忆力。于右任还给他写了一幅中堂,可惜文革被造反派抄去销毁了,1942年离开省党部到武都第八专员公署任视察科长。1944年因家中遭受马跑泉骑兵学校抓逃兵致家不安,因此辞职回家。1945年又到省民政厅诉愿室工作,直至1949年解放回家。
1989年2月25日,被评为政协天水市北道区委员会第一届委员,时年已74岁。
缑良忠在省党部工作时,与我省著名书法家张邦彦是同事,且交谊甚厚。解放后,失去了联系,直到1986年,才和张邦彦取得了联系,其时张邦彦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副研究员,省政协委员。张邦彦得知老友缑良忠还健在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亲笔书赠中堂一幅。其内容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 在天水玉泉观所书诗碑中之一,“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华如绣颊,红火似流萤。”上款题“良忠老友正之”,下款署:“张邦彦”。托闫凤山给缑良忠送到家中。
1992年腊月,缑良忠老人得知我也喜欢张邦彦先生的书法作品,便从张邦彦的大儿子张茂萱手中给我要了一条张邦彦先生的书法作品,写的是唐代刘禹锡的七言律诗《怀古》中的前四句。“王 濬 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汉简融合章草笔法所书,功力深厚,自然流畅,风格独具一格。我非常感激。后装裱了,常悬挂于壁,欣赏、玩味,赞叹不已。
缑良忠学识渊博,不但精于文笔,而且擅长颜楷。
他所写的 《民国时期三岔镇的建制》一文发表与《天水文史资料》第二辑,;还写了一篇《赵贵与三岔镇小学》发表于区政协简报上。
缑良忠书法得力于颜真卿《东方画赞碑》、他所写的楷书(核桃楷)《朱子治家格言》中堂深受三岔城乡居民的喜爱和书法爱好者的好评。
良忠书法骨力洞达,结体端庄,有很高的书法功底,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缑良忠虽闲居在家,但他们对于公益事业却非常热心。八十年代,吴砦人出远门,坐火车要过渭河,但因河上无桥,过河靠坐小木船,既不安全又不方便。缑良忠先生为了解决吴砦人过渭河难的问题,曾多次在区政协会上提议案,向上级有关部门写报告,求熟人,最终于1991年在吴砦校场里和陕西凤阁岭镇辛店子村之间的渭河上修建了一座沟通陕甘两省的吴砦渭河大桥(水泥桥),遂了缑先生的夙愿,也为人民造了一方之福。
缑良忠先生生活简朴,不抽烟,只喝淡茶,养生有方,耳聪目明。看报纸不用戴眼镜。2000年农历腊月初八仙逝于家中,终年86岁。
( 五) 吕登科
吕登科(1918—2006)字士谔,麦积区三岔乡吴砦村人,1932年毕业于三岔镇小学。其父吕调臣是三岔镇的乡绅,也是三岔镇的名流之一。
由于吕登科品学兼优,后考于天水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三岔镇小学任教。1942年任三岔镇小学校长,致力于教育事业。后在宝天铁路指挥部工作。1946年调到天水县财政科,后任科长,1949年解放后回家务农。
吕登科擅长书法,优精赵孟頫行书。他的书法圆润流利,清丽和婉。八、九十年代,他经常书写中堂,在吴砦集上售卖,深得乡亲父老称赞。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贞吉
6
主题
6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4 积分
积分
6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心情日记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打赏公示
图文推荐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2022-01-17
西部文学关于举办【战疫情、献爱心】征文活动的通知
2020-02-0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2022-11-18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2022-01-31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2022-02-10
热门排行
1
一起来!选出你心中的2022年年度“最佳优秀作者”
2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4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5
【龙竹武诗词】快乐退休
6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7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8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9
西部文学以“戏曲抗战”为题书写,弘扬西安易俗社抗战...
10
【洛沙情理散文】耄耋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