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性如同一盏双面的灯,一面照亮着善良与温暖,另一面则投射出阴暗与冷酷。我们常在光明中寻觅希望,却也不得不正视那些在光环里定格的伟大身影。我写这篇人性在光环里定格的随笔,我们不能急于下定论,只愿静静地揭开那层薄纱,拨开云雾,透过现象让你我共同窥视那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里的光环。 有一件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再准确点说是我去村里看到的真实场景。一位耄耋的老人亲听儿子回来看望他。高兴地没有家里人知乎,就手拄拐杖来巷头接儿子。一不小心栽倒了,巷子的村民看见没有理睬。父亲望着儿子,眼泪止不住的流;手掌不停的发抖;双腿微微的颤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时间就这样滴答滴答的走着,我看的心都碎了。我亲眼目睹了一场人性的微缩剧。后来,巷子里的村民瞅见远处的儿子,顿时明白,是他父亲想接他儿子回家,巷子里的人看着他儿子,就不好意思的匆匆走开,我看见这件事,心想:“这种行为和今天美丽乡村格格不入”。然而,就在这时,巷子里的一个小孩看到这位耄耋的老人跌倒了,接着,二话没有说,就就和他家长把这位老人扶起来。一个孩子这样的举动,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作一抹温柔的笑容,那笑容里包含了太多——感激、惊喜,或许还有对这个世界未曾完全失去的信任。 这一幕,简单而让我震撼。它让我思考,人性中的善良,即便是微小如一粒尘埃,也能在不经意间照亮他人的世界。那个孩子,用他的纯真和勇气,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最宝贵的一面——同情与给予。
但人性的复杂远不止于此。在另一个场景,我见证了贪婪与自私如何将人心吞噬。在农村一家拥挤的超市里,一位母亲因为孩子偷吃了超市的奶糖,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孩子大大动手。孩子却说:“我只是想吃奶糖,一边摖着眼泪一边说着,哭着,孤独无助。”与周围人冷漠的眼神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人性中的冷漠与疏离,它们像无形的锁链,束缚住了人们心中的善意与理解。 可怕的人性,不仅仅是指那些显而易见的恶行,更在于那些日常中的忽视、冷漠与自私。它们像潜伏在人性深处的暗影,不经意间便会显露无遗。然而,正是这些恶影的存在,让那些偶尔闪耀的善行显得尤为珍贵,它们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虽然渺小,却足以指引方向,提醒我们人性中依然有正能量的光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人性的探索者。我们见证着善与恶的交织,体验着爱与恨的碰撞。但请记得,无论人性多么复杂多变,总有那么一束光,穿透黑暗,引领我们前行。让我们在探索人性的深渊时,也不忘寻找并珍惜那些温暖人心的光环。因为,正是这些光环,构成了我们共同的希望与未来。
作 者 简 介: 洛沙,著名诗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读者。其中有四百多首 诗歌被制作成音画作品,在全国二十多家网站风行;有三十多首诗歌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 国家盛传。著有《洛沙情理诗歌》集;陕西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部文学网、西部文学论坛”的 创始人、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主席,九五年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中央广播电 视台评为先进工作者;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