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
文/罗凤霜
在深沉而静谧的土层之下,隐藏着大自然最为神秘的韵律。泥土,这位永恒的守望者,从不曾孤单,它蕴藏着生命的奥秘,静静地等待着季节的更迭。
当冬日的严寒逐渐退去,大地仿佛轻轻地吐纳,唤醒了沉睡的一切。
惊蛰,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节气,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温暖的怀抱,轻轻摇醒了沉睡的大地。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篇章,更是仲春时节的序曲,预示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蛇,这位冷峻的隐士,在漫长的冬日里,将自己深埋于泥土之中,与世隔绝。它的冷,既是对外界的拒绝,也是对自我保护的坚持。然而,当惊蛰的钟声敲响,蛇便如同听到了生命的召唤,从冰封的土层中缓缓爬出,吐掉口中的泥土,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不仅仅是蛇,那些藏匿于泥土之中的万千生灵,也都在这一刻被唤醒。青蛙、蟾蜍、苍蝇、蚊子……它们或钻入缝隙,或躲入洞穴,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度过了严冬的考验。而今,随着大地的回暖,它们纷纷破土而出,重新活跃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
大地,这位伟大的母亲,从未真正入睡。她只是在冬日的沉寂中,悄悄地积蓄着力量,为春天的到来做着准备。当惊蛰的暖阳洒满大地,她仿佛听到了生命的呼唤,于是,她轻轻地舒展筋骨,让血液在每一寸肌肤上流淌。那些沉睡的生命,也在这一刻被唤醒,它们手舞足蹈,欢呼雀跃,仿佛是在庆祝大地的重生。
惊蛰,不仅是大地的觉醒,更是生命的狂欢。在这个季节里,万物生长,百花齐放,大地被装扮得五彩斑斓。人们走出家门,踏青赏花,感受春天的气息,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然而,我们也不应忘记,那些被人类遗忘在角落里的自然之物。它们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默默地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它们是大地的子嗣,是自然的馈赠,是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的宝贵财富。
惊蛰,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节气。它告诉我们,无论经历了多少严寒和挫折,生命总会找到出路,重新焕发出光彩。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去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
据说惊蛰,这个古老而富有诗意的名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它最初被称为“启蛰”,寓意着春天的开始和万物的复苏。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名称和次序都曾经历过变迁。
在西汉时期,为了避讳汉武帝父亲刘启的名讳,人们将“启蛰”改为了“惊蛰”。这一改动,不仅赋予了节气新的名称,更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寓意。惊蛰,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意味着生命的惊醒,意味着万物的生长。
在随后的历史中,惊蛰的次序也曾发生过变化。但无论名称如何改变,次序如何调整,惊蛰都始终保持着它作为春天开始的重要标志。它像一位忠诚的使者,每年如期而至,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唤醒着沉睡的大地。
如今,惊蛰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我们感受春天、享受生命的美好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那份属于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吧!
作者简介: 罗凤霜,女,出生于陕西凤县,陕西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楹联协会会员、凤县作协理事、西部文学编辑,酷爱文学,坚持用文字记录生活,擅长于散文、小说。作品在《中国摄影报》《延河》《读者》《骏马》《西安日报》《国际日报》等国内外200多家报刊发表。2023年3月出版散文集《青枝绿叶花朵朵》。有作品曾获
得国家、省、市文学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