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河随笔】赤牛坬真“牛”

[复制链接]
查看51 | 回复8 | 2025-2-20 12:1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57e9676a310c2082cf13fbe.jpg

       正月十五来榆林观秧歌展演,携友上白云山敬神祈福。榆阳米总推荐佳县的赤牛坬民俗村值得一看,印象央视《山水之间的家》播过,名星刘涛与村民一起纺线线,小尼学着赶牛拉碾子。看路标离白云山很近,欣然前往。
W020240307775921264196.jpg

       沿晋陕大峡谷南行,万里黄河在此安静了许多,大半冰封小半融化成流凌,缓缓流动。冰面与流凌于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闪闪烁烁,华丽壮美。河滩与高坡生满枝干虬曲的枣树,两岸的佳县和临县,不愧为闻名遐迩的红枣之乡。右岸的沿黄公路车辆稀少,限速40公里,从白云观到赤牛坬用去一个小时。
640 (4).png

        赤牛坬村始建于清,已有800年的历史,因养牛多且在坬上得名。其四面环山,枣林层叠,窑洞依山而建,又被称做陕北的布达拉宫。往昔的穷山沟,现已被打造成闻名遐迩的4A景区,不解的是为何需购50元的门票?
640 (5).png

        顺着村路上行不远,一头红褐色犍牛雕塑,威风凛凛、昂首挺立。其后石碑,刻有“赤牛坬”三个朱红大字。一旁布置有庆元霄,“转九曲”的灯阵。环顾山梁四周便是一层层整齐排列、错落相通的窑洞式建筑直接云天。
1327945_800x800.png

        漫步村庄,家家红灯高挂,山峁树枝扎捆成鲜艳的花束,街道商铺饭馆林立,路旁墙壁刻画着农事谚语和民俗图案。许多村民坐在小广场或窑洞前,翻晾着红枣,拉话、下棋,惬意的晒着暖阳。不少背包客举着长枪大炮,搜寻拍摄着陕北景色和人物特写……
eee1eb5d156f16a5c60c0453f2a93bda.jpg

        时至正午,炊烟四起,飘散出枣糕香甜和羊肉抿节的味道。我们找了家叫“天国农家”的窑洞饭店,点了炒黑楞楞、猪肉酸菜熬粉条、洋芋擦擦、小米钱钱饭、包头肉等当地特色。好吃不贵,吃了个煎火。尤以用软糜子浸泡后碾成面粉,点缀红枣蒸熟切片食之,软糯甘饴且有韧性。卖饭的老两口,热情好客,端茶让烟,让慢慢享用,说看节目抬腿便道,还有20分钟才能开始呢。
mmexport1739367654199.jpg

        移步窑外,村民装扮停当,拿着铁锨老镢、担笼簸箕等,站在牛岭街边候场。我问一老农多大年岁,为啥穿补丁的衣裳,一天演几场,给多少钱?他答:“69,上头叫穿呢。冬天一场,夏天两三场,每次25元。光演出一年就能挣6千多。”“那还不错,有稳定收入,天天见钱。”高兴地应允我为他拍照并与我合影。
2024012556c8010beb3f4e70b1b687c2774c32b0_20240125fc2c7fe546f2473aa971a1df5f3c8f85.png

        迈过一座小拱桥,落座于由石碾盘垒砌的坐席,隔着已结冰的池塘,便是以窑洞、树木、山坡、田坎、石碾、灶火为实景的舞台。来的游人不太多,大半为白云山下来的香客,几个小朋友跑到池塘的冰面上戏耍。
IMG_20250212_145559.jpg

       随着音乐响起:“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耩,爷爷的爷爷就这样……”150多名村民,牵着牛,赶着驴,抬着犁,扛着镢,?着筐,提着罐,缓缓地从观众旁分左右两路走上舞台,拉开了名为《高高山上一头牛》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的序幕。
IMG_20250212_133105.jpg

      演出时长约7、80时分钟,分为序篇、劳动篇、爱情篇、祭祀篇、尾声五个篇章。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还配有大屏幕,极富生活气息与历史纵深感。
       望着那些转眼由农民变为演员,自如地演绎扫场、打夯、纺线、织布、擀毡、谷、锄地、播种、碾米、扯锯,对歌、恋爱、迎娶、祭神、求雨等劳动和生活场景。我不由自主地跟着吟唱起:“陕北的山来,陕北的沟,好婆姨好汉都出在这沟里头……”
IMG_20250212_141651.jpg

        坐在我旁边的一位河北大叔,自我介绍打石家庄组织自驾游来,十多年没间断过。每次来吃住在赤牛坬,去年就来了五、六趟。上边还有民俗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等,下午还有打平伙,免费品尝枣糕、黄酒,晚上还有转九曲、秧歌等社火活动。这是村支书兄弟俩搞起来的,他们脱贫攻坚、以枣兴业,文旅融合发展的事迹还被拍成同名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牛”得很。
IMG_20250212_141639.jpg

        演出还在继续,其中爱情篇里男女集体对唱,高亢热烈、诙谐幽默,十分悦耳。特别是小伙子从崖畔上跳下来,大胆勇敢地表达爱情,还有婚礼听房时,光棍汉唱:“人说光棍好,光棍也不妙。从早到晚一个人,日月实难熬”,叫人笑的肚子疼。不知不觉在寒风中,看了一个多小时。除了祭神的场面,弄不大明白外,感觉花50元门票,还是物有所值。
IMG_20250212_151352.jpg

        看完演出,又上牛岭山寨的“布达拉宫”转了转。看了那些“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对赤牛坬人将“农具”变“道具”、“窑洞”变“客房”、“农民”变“演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壮举深深打动。
IMG_20250212_131736.jpg

        在一没有啥风景,二没有矿产资源,交道不便的山沟沟里,搞成个4A景区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没有点牛的干劲,牛的精神,真是难以办到。据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120万元。衷心祝愿陕北老乡的日子越过越好。
IMG_20250212_141952.jpg

        返回榆林时,黄河冰面及流凌已融化的差不多了,河开迎春。耳际再次响起:陕北的山来陕北的沟,好婆姨好汉就出在这沟里头。男人自有包天胆,女人天生巧手手。大爱大美大气度,喜怒哀乐信天游。有恨咬断七寸钉,为爱敢闯阎王府……的旋律。
        不知可否,作为赤牛坬的注解。
      (2024.2.16,3:53写完于文园)


作 者 简 介:
        郝小奇,笔名、祁河  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西安日报社社长。高级编辑职称,现任黄土画派艺术报执行总编。
IMG_20250212_131331.jpg
IMG_20250212_13155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5金钱 +10 收起 理由
西部文学 + 2 赞一个!
梦之旅 + 2 很给力!
史海潮 + 2 赞一个!
admin + 2 赞一个!
洛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5-2-20 13: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5-2-20 13: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 2025-2-20 14: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史海潮个人认证 | 2025-2-20 14: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梦之旅 | 2025-2-20 14: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25-2-20 14: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凤霜 | 2025-3-21 21:0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龙竹武 | 2025-3-21 21:0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欣赏支持鼓励
打赏鼓励一下
以文化人   启迪民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