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河随笔】欺诈行为何时休?

[复制链接]
查看455 | 回复7 |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2029449614,3020438654&fm=253&app=138&f=JPEG.jpg

        昨晚8时看了3.15晚会所曝光的9个欺诈行为,令人气愤、也让人胆寒,亦发人深省。      
       虽然在生活中,自己没有买过“翻新卫生巾、纸尿裤”、“保水虾仁”,货过电子签名的“砍头息”,但确实碰到过“一次性内裤”、“维修刺客”,“手机抽奖”陷井,天天要遭受“信息黑洞疯狂窃取”和“骚扰电话产业链,AI外呼机器人”的骚扰,也遇到过“西安电铁三号线电缆门事件”。
1742189323056.png

       做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在五花八门的虚假广告宣传、大数据精准分析针对推送下,对那些黑心的老板,疯狂敛财的科技公司,真不知如何防犯?我们那么多监管部门,怎么能够容忍这些犯罪行为在眼皮子底下大行其道,让这帮骗子赚得盆满钵满?难道只能让央视财经频道的记者卧底,才能将这些歹徒揭露出来?
u=1426873010,2540029836&fm=253&fmt=auto&app=120&f=JPEG_edit_474151632810461.jpg.jpg

       央视作为最权威的官方新闻传播媒体,有权利和义务以舆论监督的方式为广大消费者维权。在维护市场秩序,打击经济犯罪,促进监管和法律制度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非常感谢央视,让我们认识了许多消费陷井,看清了一些不法之徒的套路手法。   
u=3569396175,3025749910&fm=253&fmt=auto&app=138&f=JPEG_edit_474116357487550.jpg.jpg

       从1991年开始,3.15晚会已经举办了34届。从近10年其关注的趋势看,主要是集中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虚假宣传、服务乱象和产品质量上,且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科技领域延伸。从其后的追踪报导看,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功不可没?问题是靠央视的权威还仅仅不够,还须相关的主管部门出手,给处于弱势的消费者一个朗朗乾坤。
u=692726212,849334887&fm=253&fmt=auto&app=120&f=PNG_edit_474135707225047.jpg.jpg

       一边看着电视画面,一边骂着无良商家的可恶。尤其是不明白为何中国电信、联通、移动等运营商允许“小号”的存在?哪些“话费抽奖”类、“借贷宝”、“人人信”温柔的陷井,为何能堂而皇之的在我们的微信、抖音等网络服务及购物平台上阴魂不散?
u=1829637012,3182423020&fm=253&fmt=auto&app=120&f=JPEG_edit_474262977303153.jpg.jpg

        老伴讥家中的茅台镇酱酒,是否中奖套路得之?弄得余苦笑不得。更不愤的是海南潮湿燃气灶打不着火,维修刺客说要换电子点火器,张口200,两年换过2回,明智挨宰气不过新买了灶具;仅换个电子门锁心,要了380;还有所谓免费领取医疗保险,只是看了看链接,糊里糊涂就被月月扣线,却不知去那里报销和如何不再参“保”!
u=1610296751,2985680811&fm=253&fmt=auto&app=120&f=JPEG_edit_474276631007317.jpg.jpg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维护市场秩序显得尤为重要。某些“企业“的欺诈行为如同社会毒瘤,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人民群众带来无尽的烦恼与伤害,甚至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大大降低了幸福感与获得感,是极大的犯罪。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技术赋能型欺诈日益凸显。一些无良商家利用AI外呼技术进行骚扰式营销,通过大数据窃密获取消费者的隐私信息,进而通过天花乱坠的虚假宣传实施精准诈骗,让普通消费者防不胜防。
       这些经营性欺诈行为,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每年企业欺诈的涉案金额超过千亿元,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引发严重的信任危机,降低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对市场交易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导致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此,还会造成市场扭曲,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从欺诈行为的成因机制来看:一是逐利动机是欺诈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在利益的诱惑下,企业主道德失范,忽视了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欺诈手段。同时,违法成本与守法成本的失衡也是重要原因。当前,对企业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较轻,违法企业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其通过欺诈获取的利益,这使得一些企业甘愿冒险违法。
u=1218946732,2333728674&fm=253&fmt=auto&app=120&f=JPEG_edit_474290532073461.jpg.jpg

       二是在制度层面,企业登记审查和监管制度还存在漏洞,使得一些企业能够通过虚假材料完成登记注册,为后续的欺诈行和畅行为埋下隐患。同时,跨部门协同机制缺失导致监管效率低下,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信用惩戒力度不足,未能制止欺诈企业的市场准入和经营活动。
       三是黑灰产技术不断升级,一些黑心老板利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网络攻击手段逃避监管,给打击欺诈行为带来了较大困难。另外数据安全防护薄弱,企业和消费者的大量数据容易被窃取和滥用,为欺诈行为提供了数据支持。
       为此,必须从顶层没计上构建防范打击企业欺诈犯罪的治理体系和机制。除了“3.15”曝光、个人擦亮眼脑袋上弦外,老夫建议:
       一要源头治理。建全企业登记和全流程监管、征信及惩罚等实名验证体系,运用人脸识别和电子证照技术,确保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开发名称智能筛查系统,通过与商标库比对和语义分析,防止企业名称侵权和误导消费者。制定特殊行业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禁止或限制进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范围,从源头上杜绝欺诈行为的发生。
       二要技术防控。利用大数据信用评估为市场主体绘制风险画像,实时监测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风险。在消费场景中引入AI异常行为识别技术,及时发现和预警欺诈行为。建设区块链溯源平台,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追溯,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
        三要社会共管。建立吹哨人保护制度,鼓励企业内部员工和社会公众举报欺诈行为,并对举报人进行有效保护和奖励。发展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加强对企业信用状况的评估和监督,为市场交易提供参考。开展消费者教育工程,将防诈知识送入社区、学校和企业,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四要强化打击。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加重对企业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完善“穿透式”责任追溯制度,无论企业采取何种隐蔽手段逃避责任,都能追查到实际责任人。建立集体诉讼公益基金,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降低维权成本,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权。
u=2191439813,1600049751&fm=253&fmt=auto&app=138&f=JPEG_edit_474240910031281.jpg.jpg

       五要加强执法。组建专业化市场监管警察队伍,加强对企业欺诈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构建跨区域协同执法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执法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在特定领域和范围内对创新业务进行包容审慎监管,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防范欺诈风险。
        六要信用惩戒。建立严重违法企业永久公示制度,将欺诈企业的违法信息长期公开,使其在市场中难以立足。实施关联责任人市场禁入,禁止欺诈企业的相关责任人在一定期限内进入特定行业或担任企业高管。构建信用修复阶梯式机制,对于积极整改的欺诈企业,在满足一定条件后逐步修复其信用,但修复过程严格且透明。
        诚然,治理企业欺诈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实现“技术 - 制度 - 文化”三维突破。技术层面要不断创新监管技术手段,提高对欺诈行为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制度层面要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和协同监管;文化层面要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
       总之宴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从源头预防、过程监管到事后惩戒,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理机制。
        期待天天都是“3.15”,有个消费者放心的天堂。

    (2025.3.17草于海南临高)

作 者 简 介:
        郝小奇,笔名、祁河  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西安日报社社长。高级编辑职称,现任黄土画派艺术报执行总编。

评分

参与人数 5金钱 +10 收起 理由
西部文学 + 2 很给力!
梦之旅 + 2 很给力!
史海潮 + 2 赞一个!
admin + 2 赞一个!
洛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