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不值】《诗论33之现代诗歌与古韵看法》
诗论33之《中国现代诗歌与古韵看法-中国不存在现代诗歌》
https://p0-private.toutiao.com/tos-cn-i-6w9my0ksvp/62fc851d88c744939a4cb927283e2141~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policy=eyJ2bSI6MywidWlkIjoiNzUwODgzNDc0NDIifQ%3D%3D&x-orig-authkey=5a21e4afda5945d9a206a695e4c78a63&x-orig-expires=1737526758&x-orig-sign=yMopnajeEoTWbppeUrVjskaL3rs%3D
古文不好写,感觉还是写古风比较舒服,有味道。写起来感觉也舒心。。。现代小文说白了,都是大白话,不用咋遣词造句,细心斟酌,雕琢。除了表达观点和想法,直接,方便,真没啥劲,写的再好,也没有古韵有那种满足感。诗词歌赋才是中国文化精粹。
https://p0-private.toutiao.com/tos-cn-i-6w9my0ksvp/924f5cde23e44b4eae2c823caee881ba~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policy=eyJ2bSI6MywidWlkIjoiNzUwODgzNDc0NDIifQ%3D%3D&x-orig-authkey=5a21e4afda5945d9a206a695e4c78a63&x-orig-expires=1737526758&x-orig-sign=nMMYnrPPRlDneP4uuJdf42vGhd4%3D
中国现代诗歌本身就是个笑话。学舌,学舌,乱七八糟,朦胧,朦胧,最后迷失了。干么非要打上诗的标签,强靠。所有的近现代所谓诗歌,都不能称之为中国诗歌,不符合中国文化,不符合诗词歌赋的本质,也不符合“诗歌"二字的定义,只是散乱的文章,称之为散文化的诗更准确,已有散文诗了,那只能称之为小文了。本人所写,不敢称之为诗,只是小文。。。其实也没必要非要往上贴,。。近现代的歌曲中的歌词,个人感觉更符合中国文化,严格说,可以当做诗词歌赋的延续,更像是中国现代诗歌。
只要是好文,其实称啥,倒也无关紧要。当几百年后,中国现代文化形成精华,后人自有评判。。。
https://p0-private.toutiao.com/tos-cn-i-6w9my0ksvp/2f66cc436369480ea9783d99050ece1a~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policy=eyJ2bSI6MywidWlkIjoiNzUwODgzNDc0NDIifQ%3D%3D&x-orig-authkey=5a21e4afda5945d9a206a695e4c78a63&x-orig-expires=1737526758&x-orig-sign=i3reCPO6%2FPL9xCyUjGUJOHwkBYI%3D
添加图章,优秀支持!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欣赏美文,点赞支持!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点赞欣赏 美文欣赏,学习,支持。 理论方面最好百家争鸣,毛主席早说过。最后才能达成共识,诗歌经历了,迷茫,探索,内容上各种摸索,使用各种方法,尝试,什么梨花体,下体等之类的百家争索,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到是探索,寻索阶段。
到本世纪10年代,20年代就基本平和,回归本真了。。现在也出了一些,写的不错的诗人。我说什么现代诗存不存,相对诗词歌赋的表达习惯,中国文化而已,中国诗歌的表达方式,基本都是情景交融,简单明了。好像是先景后情,借景抒情,表达都很清晰,明确,不是那么模棱两可,杂乱一堆,一堆的思绪堆砌。思绪堆砌,说白了,就是思绪的像流水账而已。不会英语,个人认为西方的好的诗歌也不会是思绪的流水账,只要是翻译就会有语言隔阂。
依照西方诗歌理论,符合西方模式的诗歌一直在,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符合翻译体裁的诗歌。
诗歌怎么可能死呢,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人,每个人的心理都驻扎个诗歌的梦,经历过生活锤炼的人,也许都能蹦出几句的诗的语言~~~ 本帖最后由 一工一 于 2025-1-20 13:05 编辑
中国现有文化体制,管制下,文化上是不会出现真正的能影响世界,引领文化的名家(包括小说),限制,管制太多,都不敢说实话和讨论实事,政事。不然就被和谐了。
诗歌是要深入,参与实事,批判现实,批判任何,不公与不平,表达真实想法才算诗歌,不然算求。玄幻,魔幻小说的流行。清末还是什么时候出现志怪小说,回头再看下鲁迅的《小说史略》,逃离现实的东西盛行,说白了不过都是怕和谐了,都远离了,所以嘛,百年内中国出不了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文化大家。
哥是破罐子破摔,应该有抑郁症,一直在静养,动不动就隐姓埋名,从不依真实姓名行走江湖,游离与各种社会层次,不想写了,就晃荡几年,晃悠累了,有那个闲心了,想表达了,就集中写一写。。
倒是无所顾忌,想咋说咋说,爱咋表达表达,从不顾及任何,现实与哥接触的人,哥还没碰到敢跟哥嘚瑟的人,谁敢哥收拾谁。
哥平时玩游戏,不碰文字方面的,最近实在玩腻歪了,没找到好玩的,才来写一下。。
好的。可以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其他都正解,完成思想解放,历史司命。抛开形式问题,形式自由,但是也最难写。自由是最难的。没有固定的格式来写出符合一个内容的具有美感,具有韵律的好的经典的诗文,需要的功力,相对而言,比唐诗宋词更不容易。
关于内容表达习惯方面,20世纪初期,经历过古典教育的熏陶的老一辈,他们完成了开拓。那一辈深受诗词歌赋的中国文化渲染,所写所想和叙述习惯也都比较符合中国千年文化的表达习惯和听觉习惯,也就能出现了许多经典之作。
至于后面的歪瓜裂枣,就开始走偏,捞偏门了,半桶水没有,开始乱晃悠,。或许吧,或许,受制于中国特色,都藏拙掖着。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也是一回事,都乱七八糟,出现各种乌烟瘴气的,各种探索。国内和国外的先辈们出现了太多的名家和天才,出现了太多的经典,后辈难以走了。
世界诗歌同步的,近现代是歌曲的盛世,歌的时代,人们的习惯改变了,从无声时代到有声时代(收音机),大环境使然,节奏加快,很少读文字类了。诗歌是无声的,只能靠眼,都陷入了一种迷茫状态,寻求突破。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中国呢,学的是翻译体,更糟糕罢了,还好多多少少都受过点诗词歌赋熏陶,还不至于投河自尽。
此后到了有声时代又出现了听见+视觉(电视)。
至于现在,国内,国外也都完成了,探索,迷茫阶段了。
现在呢,网络更多元化了,一个虚拟世界,有声和无声皆有,长视频,短视频等,容纳百家,人人皆可感悟,皆写。
国际上,天下雨,各回各家了,各个国家,都回归自有文化体系,回溯源头,回归自有文化精华.中国也该回归诗词歌赋,也该回家了,回到源头.我所指,是内容,表达习惯上,至于形式问题,还是那句话:自由是最难的.每个诗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在表述上,结构上,自有特色.但是韵律(分为内韵和外韵)必须要有.当代,未来都是歌的主宰.不能朗朗上口,郎朗入心,只能算自嗨,也不配称之为诗人. 汤斌昌 发表于 2025-1-20 15:26
好的。可以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才好看~:loveliness::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