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眸 发表于 2015-4-21 07:52:20

【宁眸散文】走出大山的姑娘(1——8)

本帖最后由 红米饭 于 2015-4-21 13:23 编辑

    走出大山的姑娘(原名:我的城市初恋)   (一)   依然很怀念那段时光,因为懵懂。   十八岁那年,我将自己锁进了老家的农事里。和父亲一起种烤烟,打麻,操心一年的活计。农闲时,和隔壁的傻女人去深山里挖草药,摘金银花。晚上在煤油灯下如痴如狂地读小说,翻阅父亲从大队带回家的报纸。心有不甘,但安于现状。    常和在外地读大学的姐姐通信,是我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姐姐说,既然不上学了,也不能总待在家里,有机会还是要走出大山去。那时候外出打工已经风潮云涌,我能想象外面世界多么精彩。如果不出去打工,那么在家开办一个养猪场,做一个思想先进的农民也不错。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家里的收入,二来可以让村里人吃上便宜的猪肉。可惜我这个想法,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买猪苗需要很多钱,家里经济已经伤痕累累。自然,父亲不会同意,家里也拿不出钱来。    走出大山前一天,我刚收完麦子,在县城读高中的表哥来找我,说舅妈的弟弟在西安的报刊亭需要人手。第二天一大早,我手里拿着父亲从邻居家借来的三十元钱,打算先去县城。离开家的时候,祖母恋恋不舍地送我。我这样一走,家务活重新落到她一个人身上了。我有些愧疚,她已经七十多了。但这样的心情很快被将要去省城诱惑稀释掉了,我跨上表哥的自行车后座,心已经飞向了遥远的山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只是没有想到这次离开家,其实是和故乡那一方水土永远的别离。    我家距离县城有一百二十里路,却有六十里根本不通车。因为不通车,那六十里只能靠脚步丈量。其余六十里是当时省道,如果凑巧碰到从省城来的班车,那就很幸运。如果碰不上,就只能厚着脸皮,拦截少得可怜的,只要从身边经过的任何一辆车,期盼司机开恩,让搭一趟顺风车。我先在县城稍作停留。县城,我十八岁之前只来过两次。第一次去县城,是陪姐姐去查阅她高考成绩的。一路上,姐姐给我描绘县城的繁华。我们脚走起了水泡,钻心地疼。第二次去县城是因为中考。考试间隙,我走遍了县城边边角角,已经探究过县城的神秘。      而这次去的是省城,祖母给我讲过很多次“背盐”故事里遥远而神秘莫测的省城啊!祖母说,我们和省城之间隔着一座大大的秦岭,那里一年里除去六月,其他时候满山都是积雪。很久以前由于秦岭的险峻陡峭,交通极为不便,家里吃的盐全部是靠人力背回来的。背盐的时候,通常是兄弟父子或者亲朋好友结伴而行。他们一走就是几个月,很多人翻越秦岭时遇上危险,丢了性命,所以我们民间常骂人说“你爸爸背盐去了”。   舅妈刚好去省城出差,小表妹放假也一同去。我很想通过她们打听我将要去的地方,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但我从小就怕舅妈,因为她是城里人。而我原本就自卑内向,更怕同车的人说我“老土”,所以就一直忍着没敢开口。舅妈和小表妹坐在我前一排,她们娘们俩自顾自地聊天,完全忽略了我的存在。好在沿途的风景一直吸引着我,简直目不暇接。      车子沿着河道而行,河两边是巍峨的大山,公路像是夹在缝隙里的巨蟒。小河口,镇安,柞水、、、、、一个个我不熟悉,但很特别的地名被同车人念出来,又不断地被车子抛在身后。四个小时后,车子已经行进到了秦岭脚下,并在一个小站停下来。给车子加水,让旅客吃饭。抬头看山上,并不见祖母所说的积雪,倒是气温突然降低了很多,感觉特别凉。盘山公路在丛林中若隐若现,直插云霄。这就是秦岭吗?我被山顶上黑霭霭的霾吓住了。       半个小时后,车子和旅客都准备停当。就要翻越秦岭了,司机也换成了年纪大的那个人。公路是折叠着往上爬的,看着后一辆车就在脚下,却始终没有跟上来。一车人议论纷纷,担心车子在这样的山里抛锚或者出现事故。是啊,转弯几乎是九十度以内的,睁眼看,车窗外就是万丈悬崖,靠内侧是笔直的山石。车子不断绕圈子爬坡,乘客们个个表情严峻,忐忑不安。不知谁说:“还是闭上眼睛吧,不要看车子外面,就会好一点!”。大家便不再言语,祈祷中把命交给了司机,颇有一种听天由命的“自在”。         而我对这样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时而睁眼,时而闭眼。忐忑不安,内心巨大的冲击,排山倒海。

(二)      两个多小时后,听人说“开始下山了!”有人打完哈欠后,抖擞起精神来。那样的路况,大多数人是假寐,真正睡着很少。只见司机屏息凝神,表情严肃,双手紧握方向盘直视前方。“天啊,翻车了!”有个乘客叫了起来,我赶紧向窗外望去,隔着山梁的地方冒起一阵浓烟,是我们后面的一辆车翻了。司机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全神贯注开车。也难怪,常跑这条路,眼见的危险多了去了。而刚翻倒的那辆车,只能等着其他过路车来救援了。       一个小时后,到了丰裕口,一车的人长舒了一口气,司机居然有了笑容。听舅妈和表妹说:“终于过完秦岭了,咱们赶着去舅舅家吃晚饭吧!”。我这才确信,终于走出了惊险可怕的秦岭。十几分钟后,映入我眼帘的是八百里秦川平原。天啊,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平整的土地。白杨树像哨兵一样站在每条道路两边,把偌大的平原分成不规则的小块。风吹过,白杨树叶子哗啦啦作响,夹道欢迎的掌声清灵愉悦。从那刻起,直到很多年以后远离故土,我依然对白杨树保持着情有独钟的喜爱。平,一望无际的平。平原上的房子,像和我们做迷藏似地。疑似在眼前召唤,而真正想要碰面,却很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抵达。远处,四合院在雾蒙蒙的黄昏里,若隐若现,我甚至疑惑这就是书里描述的海市蜃楼。西斜的阳光一点点收缩着褪去,眼前楼房逐渐多起来,高起来,路上的车辆增加起来。我的心一阵收紧一阵放松,我知道,这就是我要到的地方。省城,我来了!城市,我来了!可是此刻,感觉自己是多么卑微,如此渺小啊!楼房越来越密集,人流车流开始浓稠起来,我突然感到害怕,这是不同于我对秦岭的害怕,要说对秦岭的害怕,那是因为它比老家的山高比老家的山险峻。而对即将面对的城市的害怕,那是一种巨大的未知正包围着自己。街灯亮起来,我第一次见到了书里所说的霓虹,在纵横交错的路口,红的黄的绿色的交通灯闪烁着。这像是一个迷宫,让我恐慌,恐慌的不知所措。进入市区,乘客开始不断下车。车每停下一次,我的心就狂跳一次。我有些怕下车,我想如果我一直坐在车上,那么我就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城市过客。下车,意味着我要融入到它当中去。透过车窗,我观察街道上穿着时髦的行人,那些花枝招展的少女,她们个个裙裾飞扬。而我,不由得看了自己一眼。上身是在老家街上裁缝店里裁剪的衬衣,下身是减价健美裤,脚上穿着一双五六块钱买来的平跟凉鞋。我和城市,和街头少女,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这更加深了我的惧怕和自卑。“到了,终于到了”。舅妈和小表妹开始收拾东西,我再一看,车子已经驶进了——南门车站,当时西安的第一大汽车站。人多,吵杂、混乱。我们一下车,一群摩托车便如蚂蚁碰见一粒米般围拢了过来,吓得我连连后退。舅妈挥挥手,一辆出租车就向我们开过来。我还没回过神,舅妈已经拉开车门,督促我上车。车子在灯光闪烁的街道上拐来拐去。我眼花缭乱中,看见挂着各种招牌的门面房、商场超市、酒店餐厅、、、、在街道两边晃动。半个小时候,大概到了,舅妈和表妹先下车。第一次坐出租车我,因为不懂如何拉开车门而涨红了脸。最后还是司机嘲笑着帮我打开了。舅妈的弟弟一个人等在武警中队门口,见面就告诉舅妈,他在招待所帮她们开好了房间。接着一群人在一家小餐馆坐下。那是我第一次下馆子,但当时因为紧张什么也没印象了。唯一记住的是,自己当时很饿,但因为胆子小而没敢吃饱。       其实舅妈的弟弟,也就是表叔一家人挤在一间十来平米的房子里。整个房间一张大床,再摆上他女儿的一架钢琴,一个长沙发,占据了所有位置。做饭只能在走廊上。他五岁的女儿第一次看到我说:“这个姐姐好土啊!不过她的大辫子我喜欢。”看看那架钢琴,我就知道必须对这个公主要特别好。好在我在家乡时候给山里的孩子上过一段时间课,和这公主相处应该不会很难。表婶看看我说:“头发长了不好,土气,明天我带你去剪掉它。”我微笑点点头。她拿出几件旧衣服来说:“明天穿我以前的这些,旧的都比你身上的好看。”我也微笑着收下了。我想问应该小心翼翼地去适应,从适应他们家的生活开始。表叔简洁地告诉我,以后我每天跟着一个陕北的女孩在报刊亭学习卖报纸,晚上再和那个女孩回到他办公室里住下。表婶再三叮嘱我,不要对那个陕北女孩说那些衣服是她送给我的。    一见到陕北女孩,就觉得我和她形成了鲜明对比。她白白胖胖的,我又黑又瘦。她对我似是而非地笑笑,有些高傲地询问我的家底。当她知道我和主家有亲戚关系时,从表情上来了个“质朴”些的转折。说:“早点睡吧,明天要早起做早餐给他们,乐乐最喜欢我做的早餐。”乐乐是表叔女儿的小名。她为了讨好主家,显然为自己增加了一项劳动。整晚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一切就好像还在梦里,那么地不真实,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天亮时我刚睡着,那个女孩叫醒我后,就匆匆忙忙地去做早餐了。我收拾完毕,因为到休息的地方当时是晚上,没注意路径,结果却在武警中队的院子里迷路了,怎么也转不出去,怎么也觉得房子没有记号,全部一样的。没出息的我在这个时候想家了。我想起了老家的简简单单的土胚房,想起了祖母,弟弟妹妹,眼泪突然流了出来。后来还是那个陕北女孩来找我,才带我走了出去。      我的第一天城市生活开始了,我不知道自己将会闹出怎样的笑话呢?我和城市,真能交流吗?我心里像压着一块巨石,上面写着挑战自己,挑战城市。

(三)已是人到中年,这些年来走过了很多个城市。比如广东,我在那儿生活了近十年。要说我应该会喜欢广东的某一个城市。但我要说,如果问我喜欢那一座城市?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喜欢西安,喜欢如父母般宽厚的古城。如果非要将西安的白天和夜晚作一区分的话,它白天更像一个面容威严内心包容的父亲,宽厚的城墙,是他结实的胸膛,让儿女依偎。夜晚,在柔和的街灯映照下,它就容我们亲近的母亲。在她雍容华贵的外表里,有一颗温婉善良的心。她是让儿女累了就想回家的母亲。说起来我真正在西安生活只有一年半的时间,那些日子数也数得清。对一个城市的热爱或者说记住一个城市,是因为那里有自己心心念念的人。我要说,曾经的确是这样。我将自己的任性的初恋赌气丢失在古城里,连同丢弃的还有那些无忧无虑的纯洁的日子。   我好不容易留了几年的大辫子在表婶的要求下剪掉了。报刊亭生活在我的懵懂中开始了。每天,我们吃过用第一天剩的米饭做的早餐后,陕北女孩骑自行车带着我,我抱着装满开水的保温瓶,穿大街走小巷赶去报刊亭。每个礼拜表叔给我们每人五元钱。那时候西安一碗凉皮七毛钱,五元钱刚好是我一个礼拜的午餐,晚饭则等晚上十点以后回去吃。有时候我们不想吃凉皮,就去称一块千层饼。城里人吃饭精致,饭量小,而我这个乡下来的正长身体的人来说,好像永远吃不饱一样。七毛钱称的千层饼是很小的一块,那点香味诱惑的我更加饥肠辘辘。
   每天中午和晚饭后是报刊亭最忙的时候。对面就是一所大学,那时候电脑没普及,大多数学生喜欢看书,以杂志居多。下午三点左右,报社派人送来当天的晚报和新出的杂志。他们在街道的另一边招手,我小心翼翼地穿过街,抱着一大堆新书新报纸,心惊胆战地沐浴在新鲜油墨的香味中。傍晚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因为附近就我们一家报刊亭,学生市民蜂拥而来。学生对时尚杂志很感兴趣,而电视报、西安晚报、参考消息等很受一些老头老太太的喜欢。他们一部分人买了并不急于离开,而是依着报刊亭阅读起来。这时候,陕北那女孩就顺便和他们当中的一个拉家常,我我低头沉默不语。偶尔有人问陕北女孩:“那女娃怎么不说话?”陕北女孩笑着说:“我妹妹才来的,不习惯!”实际上,我真是不习惯,不适应。在卖报纸的时候,我对她依赖很强。可是表婶悄悄对我说过,等我熟练以后就炒掉她,说不喜欢她太精明了,再说报刊亭也只能留一个人。可我仍旧对城市那如潮的车流人流、繁华的街市,感到惧怕,怕说出惧怕来叫人笑话。而心里,一直感到孤单无助,一种无法融入的孤寂。每天一早去报刊亭,晚上十点以后关掉报刊亭“回家”。我以为我的打工生活就这样下去了。明明是我初中同学,她已经来西安半年了。自从那天她来看我过后,我就一心想去她那间厂子上班。她说那儿有一群旬阳人,老乡多,好玩,上班也不累。对于我来说,重要的是可以和她一起。所以有一天我和她约好,悄悄地将自己随身衣服带到报刊亭。我打算离开,却告诉表叔甚至也没有和那个陕北女孩说。没告诉表叔除了担心他们家因为怕不好对舅舅交待,而不让我走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我害怕和表叔交流。那是源于一次下班后,表叔来接我,坐他摩托车时候,他说的一句话:“抱着我的腰”。他当时这样说可能是担心我不会坐摩托车,怕我坐不稳会摔跤。但我那时候误会了他的意思。      至今还记得,那天刚学会骑自行车车的明明和一个老乡来报刊亭接我。我跨上自行车的后座手舞足蹈的高兴劲,想自己终于可以逃离孤独了。明明和我说着笑着,她和那老乡的自行车在扭扭捏捏中,经过了一个个红绿灯闪烁的十字路口。七拐八拐中出了北门,到了环城北路那儿。(四)翠湖弹簧厂原本是为了照顾残疾人就业,而扶持的私人企业。明明的舅舅是厂长在潼关挖矿时的朋友,因为人手不够,他从老家带了很多年轻人来充数。我们虽然收入微薄,但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要好得多。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被分成等簧、拉簧、扭簧、过炉几个班。下班后用煤油炉、电炉子或者蜂窝煤炉子做饭,互相追逐打闹着吃对方的饭菜。晚上围着厂子里唯一的一台电视看流行电视剧。我们相处的就像兄弟姐妹一样随意快乐。不巧地是,起初我并没有被分配在总厂。明明在厂办门市部上班,那时候刚好在西关开一个分厂,叫西城弹簧厂,那里刚好缺少人手。她对厂长诱吹说:“我同学(就是我)很有才华的”。在她的鼓动下,我被安排西城弹簧厂上班。也在她的诱吹下,我很快被安排进了西城办公室做出纳。西城派来的厂长原来是总厂的业务骨干,是个十分优雅的女子。她有着美丽的身段,谈吐大方、温柔,穿着时尚,举止大气。到现在我还认为,她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最重要的是她没有一点架子,对我很是照顾。初当出纳那会儿,跟着她,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不叫她厂长而叫她当时流行的称呼刘师。有次在带我出去办事的路上,她突然大声呼喊一个男人的名字,并发疯般地追赶那个男人。等那男人走远,她泪流满面。后来知道她离异了,带着一个可爱的女儿。有一段时间,她把家搬到了办公室里,沙发就是床。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河南籍大男孩子,他个子很高,身材修长,面容白净,说话幽默,穿着讲究。除了很爱干净以外,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用熨斗熨自己的衣服。记得我第一次走进车间,他正在拉簧机器前面,一大堆弹簧围着他。车间主任是患小儿麻痹的河南籍西安人。古时候黄河泛滥,有许多河南人搬家到了西安。北关西关大多数都是他们的根据地,他们生存能力很强。车间主任叫我做个自我介绍。当我说出自己的名字时,那个大男孩笑着说“啊!好冷的名字啊!”当着全车间的人,伸出了他的白皙修长的手。我可不敢和人握手,模仿书里看到的情景,害羞地说:“请大家今后对我多多关照哦!”车间已经有三个女孩。甘肃的两个女孩比我大,一个叫杨玲,一个叫关萍。杨玲,脸庞红红的,一看就知道是被甘肃的风沙常年吹的。而关萍却小巧白皙,反倒不像是从甘肃来的。还有一个咸阳的女孩小吴,性格开朗,做事大大咧咧的。剩余的几个女人都是已经结婚了的大姐姐阿姨辈的,大家知道我是明明介绍来,自然对我很热情。起初整个车间就车间主任和那个河南籍男孩两个异性,后来进来了两个陕北的男孩子。   这间厂的前身是一家面粉厂,面粉厂倒闭后,就把地盘出租了。车间还可以,员工住宿条件却很差。那些结婚了在外面租房子住。原来的宿舍只能放下三张床,杨玲、关萍、小吴刚好占完。我只能住在另一间,墙壁上掉土的房子里。河南那个男孩帮我支起木板床,往墙壁上贴上报纸,这样我总算有自己的小窝了。他叫佳明,在家里是老小,车间另一个女人是他堂姐。他性格活泼,为人热情,我们这群女孩子有困难就找他,他一般会故意赖着我们叫他“哥哥”。我不习惯叫,但小吴很喜欢这样叫着,并喜欢和他嬉笑打闹。每次遇到这样情况,关萍就含蓄地笑着,叫我们不要理会他。后来我被调往办公室了,他也被调往门市部跑业务。厂长常不在办公室,当办公室就剩车间主任和我时候,佳明都会借故叫我去车间。最后我才知道,车间主任外号“色鬼”,流传骚扰过女人。佳明是在担心我。平时上班除了替厂长买一点小东西外,我基本上没什么事可忙。明明被调回了车间,我对她总有些愧疚,总以为是我占了她的位置,挤走了她。我们是几年的同学,她因为父亲外出失踪了,从初中时候就照顾家里了,所以很自立。我因为母亲过早不在了,读书时候我和她一直同病相怜,相依为命。每个礼拜天我都早早地坐公交车去总厂,和一群年龄差不多的老乡玩耍。晚上和明明挤在一张小床上聊天,那段时间真得很快乐。后来杨玲嫁给了当地一个患小儿麻痹的男人,我想着她怎么愿意嫁给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呢?委婉地问她,她说至少自己嫁到西安了。我也就取掉了惋惜。很快她就怀孕,那个男人每天蹦蹦跳跳地来厂里接她下班,给她买好吃的,杨玲每天笑眯眯的,我的心里才平衡了些。这让我想起老家隔壁的那个姑娘。早几年,我们那里来了一个渭南的小伙子。并说要在我们当地找一个媳妇,我隔壁那个叫菊子的姑娘被看中了。走的时候,她妹妹送她一段路,她仿佛有预感地对着妹妹大声哭泣。说的是去“看家儿”,(就是相亲的意思),结果她父亲见到男方家庭条件不错,渭南地区的土地平整,相亲完毕就直接让她留在男方家里了。她父亲回家后,她母亲大哭了很多场。她的父亲和母亲从此也开始了无休止地争吵,母亲怪罪父亲太狠心了,父亲说怕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我也从此没见过菊子,直到听说她生了孩子了,等到孩子长大了,才被允许回娘家。还有很多被拐卖的女孩子,卖到了河南、山东等地方。等到父母千辛万苦地找见她,她的孩子都很大了,父母一看自己女儿现在生活的那儿种地“一铲平“(就是平坦的意思),找见也不报警也不追究人贩子的责任了,也忘记自己那些年辛辛苦苦地寻找了。这就是住在山里人的悲哀。一颗颗年轻的澎湃的心,打工爱情也在悄悄地萌芽。关萍和我说她要回家去开证明,打算和佳明结婚。而她走的第二天,我发现佳明依旧在厂子里上班。那时候叫关萍姐姐,也敢叫他哥哥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关萍一起回去,他笑笑说一言难尽啊。我也就没问他了。晚上我洗了头,因为冬天了我躲在办公室吹头发。佳明走进来说,我帮你吹头发,因为平时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习惯了,我也没客气。我再问他怎么不和关萍一起回去呢,他说“你想知道原因吗?”我说,能说就说吧。谁知他说出了一个惊人的原因。
(五)
    关萍从甘肃回来后,我不敢面对她,总感觉自己像是偷盗感情的贼 。佳明说他喜欢的人是我,平心而论,我承认自己也是喜欢他的。他,高大帅气,像是琼瑶小说里的人物。他,干净整洁,风趣幽默。虽然来自河南农村,但他已经在西安呆了很多年,做过很多种工作。他的行为习惯,已经和城里的男人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刚从农村来,对城市懵懵懂懂的我来说。和这样一个男人交往,总是叫人快乐的。
   他在门市部上班,而我在办公室的工作很清闲。偶尔厂长打电话让我送样品去门市部,我挤在汗腥味浓郁的车厢里,不断颠簸着倒几次车,才能来到门市部。看车厢里被挤得扭曲的表情,注意沿途匆匆而过的繁华街景,这一切多么新鲜。最重要地是,送样品就可以看到他。每次送完样品,厂长就会安排他骑车带我回厂部。我们沿着城墙根的小巷子走,从东门走到西门。我手里拿着他买的糖葫芦,泡泡糖。“哥哥,带我去那边看看!"我说。“哥哥,下班别忘了给我带好吃的!”我经常这样说。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公主,他就是我的那个魂牵梦萦的哥哥。尽管在心里,我们只是互相关心的兄妹。然而,每次回到宿舍,望着关萍那越来越哀怨的目光。听到她说出来的那些伤心欲绝的话,我总会有些自责。
   在我越来越多的不安中,佳明的堂姐找到明明。她可能认为我是明明介绍来的,明明要对我的行为负责任吧。
在一个晚霞漫天的黄昏,明明和我站在在护城桥上。把佳明堂姐话复述了一遍,大意是,她认定我将来要做个城里人。而且看上去我很有文化的样子,他们家佳明配不上我。
   明明说:“雪,别太在意,那家伙中看不中用。”明明的意思是说,虽然佳明外表出众,但工作能力不行,将来给不了我稳定的生活。是啊,许多打工中萌生的相互依恋的感情,却因为各自换了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的不稳定而改变。我们连城里的鸟儿都不如,鸟儿可以选任何一棵城里的树,给自己磊一个窝。而我们不能,许多人辗转多年,仍然孤身一人。许多人爱得轰轰烈烈,最终因为相互来自不同的地方,而劳燕分飞。即使勉强走在一起了,女人面临着远离娘家人,担心疏远亲情的苦痛。更何况,在远离自己亲人孤单情况下,很难去适应对方的亲人。除非很爱对方,才甘愿舍去自己。   我一直和明明无话不谈,但听完她转述的那段话,我却什么也没有对她说。望着满天就要坠落的霞光,古城热闹的夜色就要上来,突然感到霞光的迷茫无助。我什么也不想说,是因为大家都误解了我和佳明之间的感情。包括厂长一厢情愿的撮合。其实,我们之间存在的只是彼此间的一种好感,他对我的关注,仅限于哥哥对妹妹亲情。而我恰恰需要这样的关注而已。
    而我我再见到佳明,却没法大方地叫“哥哥”。偶尔去门市部送样品,也坚持坐公交车往返。不久后借口说要学习技术,跟厂长要求下到了总厂的车间。中途有一次,佳明来总厂拿样品。他已经感觉到到我对他刻意的疏远,在我身后默默站了一会,就走了。
弹簧厂在另外一个市设立了门市部,听说佳明将被调去做管理。我又去送样品时,办公室居然只有他一个人在。放下样品,他突然说:“过几天我就走了,作为妹妹,你就不想送送哥哥吗?”他站在门市部的玻璃门前,背对着我,抽一支烟。那些纯粹的美好的往事浮现出来:他帮我烫衣服吹头发,每天给我带零食,涎着脸让我叫哥哥;冬天,我们在门市部的炉火上烤橘子吃,我赖着他去剥皮。弄脏他修长的手指,我再去笑话他;我刚做出纳时,每次填错单子,都是他悄悄地跑去找客户替换回来;多少次他骑车带着我,一路有说有笑地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穿梭。只不过世人的眼睛污浊,玷污了我和他之间美好单纯的感情。
   古城腊月,寒风习习,槐树的落下的叶子几乎被吹进了 每一条古老的小巷子里。像许多次一样,佳明带着我穿过我不曾到过的大街小巷。他怕我的手冻僵,把我的手塞进他的大衣口袋里。过几天,他就要调走,我多想他带我走完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西安旧城的构造,看上去是个迷宫,实际上是格子型的。以钟鼓楼为中心,分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四条大街连接着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高大的城门上矗立着伟岸箭楼,飞檐琉璃,仰望这些城门楼,在压迫中感受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这里凝聚了多少先人的智慧,记载了多少历史的变迁。只有站在这样的城门楼上,你才知道什么是仰视和敬重。每一条大街的边上排列着几条同向的小街,如北大街的隔壁就是北新街,北新巷子。如果在老城迷路了,不用担心,直着走,再直着拐个弯,就回到原来的地方了。要不就沿着古城墙走,东南西北很容易找见。环望,长方城池内格子形的笔直的大街小巷,在这样的街道上行走,仿佛是走在棋盘中的自己,立即被它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所征服。远处钟鼓楼传来沉甸甸的钟声,仿佛正在重重地敲开十三朝书卷。古城,踩着历史厚重的根基,正舒展开他博大的心怀。
或许就在城墙的角下,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上,一碗撒着红油的凉皮,诱惑着你的味蕾。走过一条条香气四溢的小巷,两面焦黄的肉夹馍、香气四溢的胡辣汤、让你流口水的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油泼面、菠菜面、棍棍面、杂酱面,各式拉面、、、、、、让喜欢面食的人大饱口福。在古城,即便是多么挑食的人,也无法抵达住这些风味小吃的诱惑,大开吃戒的。倘若在晚上,三五成群的人聚集在夜市的摊子前,喝着啤酒,嚼着牛羊肉串。夜色里,谁家窗户里飘出来的原汁原味的高涨激昂的秦腔。西安人的激情在秦时明月下流转。
   那时候,城墙外,南边发展的相对快一点,许多知名的大学就在南边。再就是东边,商业街多一点。而西边是最烂的,随处可见低矮的房子、操着不同口音的租住客。北边,因为有火车站,虽然热闹,相比较乱得多。这边河南人最多,他们几户人家一起住低矮的四合院里。许多家庭,男人登三轮车拉客赚钱,女人找个厂子打工。他们吃苦耐劳,安于现状,似乎对这个在饥荒时收留了自己的城里,没有太多的奢求。
(六)
   礼拜天,我雷打不动地去老厂里找明明玩。常常去厂对面的环城公园溜达,为了省下两毛钱门票,偷偷地侦查。只要看守公园的人打个马虎,我们就猫着腰,穿过“封锁线”去。公园一边是护城河,河边上是环城路,在路边上往往站着许多高大的柳树。长长的柳枝低垂在河沿边上,随风飘动的柳条儿像一道绿色的丝绸屏障。古老的护城河,是唐朝皇帝修筑的防御工程。据说从前护城河里的水,是宫女妃子们的洗脸水。可以想象,那样一条胭脂河,再配上河岸边飘逸的柳树,公园里随处可见的艳红的石榴花,这个城市的老城区,沐浴在一种有点暧昧的特别的情调里。
   因为有了收入,我们力争把自己收拾得像城里女孩一样。每次发工资后,结伴去康复路买几件便宜的衣服。 起初,面对汹涌的车流,我们紧紧地拉着各自的手,把彼此串联起来。我们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万分小心地花才敢过一次马路。后来,我们当中很多人已经习惯单独一个人过马路了。但是我们土气的打扮,依然暴露了我们的身份。现在想想,能不暴露吗?我们为了省钱,衣服是批发来的。全部人穿成一个样,城里的姑娘说的“撞衫”了。我们可不是天天撞衫吗?或者用粉红色的衬衣去搭配绿色的裙子,男孩子们穿劣质西装配一双运动鞋。能不暴露吗?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一群打工妹打工仔。
   幸而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快乐。
   康复路是当时西安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抱紧各自的劣质提包,尽力护住少得可怜的钱财。因为害怕城里人说我们土,我们规定只要一走出厂子大门,大家必须说普通话。我和明明因为上过学,说起来不是很难。几个没读过书的老乡,闹了很多笑话。后来她们坚决不学了,她们的理由是,我和明明怎么看都像未来的城里人,而她们打几年工,还是会回去嫁人的。说普通话在当时闭塞的农村,没有多大的用处不说,很有可能还会被老一辈人嗤笑的。我们村有一个人在外打工时,学了一些普通话。回家过年时,不知道是他一下子改不过来还是故意卖弄?他的普通话一出口,就让村里的长辈骂了他一个狗血喷头。很长时间,他的普通话被村里人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料。
   她们不愿意学对自己没什么用处的东西,也有情可原。不过我和明明坚持了下来。明明后来离开了总厂,在一家饮料厂做起了推销员。没有车,她每天背着样品,见到酒店饭店或者小商店,就去套近乎,让人家允许她放几瓶饮料在里面。晚上回到她租住的还不到三平米的楼梯间,甩掉已经磨烂了脚的鞋子。她说,还是很庆幸她流利的普通话排上了用场。
   城里的树木四季常青,很难向我们展示季节的变化。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去澡堂的次数少了很多。说起澡堂子,那真是一段极为羞涩的记忆。在澡堂热气腾腾的水雾里,许多女人,老的少的,身材好的,不好的,全挤在一起。遇见人多时,争抢水龙头。西安那时候缺水,许多住在旧房子里的人,家里没有卫生间。想方便要去公厕,想洗澡要去公共澡堂。即使在夏天,许多普通人只是选择在家里擦擦身子,礼拜日才去澡堂享受。起初去澡堂,我们是多么害羞,似乎是要在在大众广庭下裸露自己的身体。后来渐渐明白"大众广庭”其实全是女人。就再也不怕了,每次去澡堂时,当着男同事面也敢和同伴相约。佳明走后,我被调往总厂的门市部接待业务。每天倒三次车,步行走一段路,回总厂宿舍住。每天往返中,才觉得夜幕下的城市很乱很不安全。黄昏时,小北门外有女子被流氓纠缠着往公园拉扯,路人视而不见。或者有人也想上去制止,却听到流氓凶神恶煞地说,那是他自己的老婆,别人无权干涉。公交车上有男子明目张胆地猥亵女人,女子敢怒不敢言,我常常感到恶心。有几次流氓尾随着我,都被我巧妙地逃脱。
    可是有一次,流氓是骑车来追我的。满身酒气,拿刀子威胁着我,要我和他去公园。晚上环城公园人迹罕至,黑灯瞎火。我知道接下来我就会逃脱不了厄运了。又耍起小聪明,对流氓说想去看电影。可我从来没进过电影院,更不知道这里就近的电影院在哪里?我只想拖延时间,好思考对策。果然,那人说电影院朝那边走。我一看,是和我回宿舍相反的方向。我马上又说,还是往前走吧,散散步好吗?我想着快点朝前走,就离宿舍近一点,会有老乡来救我的。可我慌乱的脚步,暴露了我的谎言。那家伙一下子拿出一把水果刀对着我,说:“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快,到公园!”我哭了,心想这下完了。幸亏一个陕北女孩经过,这女孩从前是明明舅舅的女朋友,他们很相爱,但后来不知怎么就嫁给了一个极丑的西安人。她用纯正的西安话骂那个流氓,并瞬间拉我逃跑了。回到厂里我们两个惊魂未定,但这一辈子我都对她心存深深的感激。
   我们的工厂是一个四合院形状的。北面宿舍的背后就是火车道,每天都有无数趟火车呼啸而过,每过一次火车,作为宿舍的小平房都被震得哗哗作响。南面的宿舍靠着环城路,深夜,有小偷用棍子从窗户的破洞里勾我们放在窗户边的衣服和劣质包包。被我发现后,把手上的木棍砸向我。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晚上睡得总不踏实。
我对这个白天璀璨耀眼,晚上火树银花的城市,渐渐地少了当初的新鲜感,多了疑惑和难过。
(七)
   我的疑惑和难过,不仅仅表现在我看到城里龌蹉的一面。我的疑惑在于,我渐渐注意到我们这群人的特殊。比如,虽然我们和他们一样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只要我们一开口,他们就立刻说:“你不是本地人吧?”比如城里女孩擦口红就是时尚是美丽,而我们如果擦口红,就会被人曲解为坏女孩。更重要的我们不时感到生存的压力。
   我来到门市部时,分厂的刘师特别给总厂的业务员郑师傅交待,让他好好培养我。郑师傅五十多岁,是这个厂的老员工了,做业务很多年了。我每天最早来,打开门就生好炉子,收拾好办公桌,给他泡好茶。就等着他会像个长辈一样,对我耐心教导。可是他沉默寡言,一问三不理。过了大半个月,才给我一本弹簧国标,再悄悄地告诉我一个计算弹簧价格的厂里内定的公式,让我自己去琢磨。事实上,每天上门订购弹簧的客户不多。我百无聊赖地翻着国标,跃跃欲试,想要自己谈成一笔业务。可是极少的几个客户,都被郑师傅“独吞”了。我不明白的很!?平常他一声不吭,看见客户咋就滔滔不绝了呢?想必我的“土佬儿”害了我。我遇见陌生人或者面对城里人赤裸裸的目光时,总是很胆怯。即使是已经想好的说辞,也会结巴着说不出来。在山里长大,突然地让我和陌生人谈生意,我没法让自己的胆子大起来,我卑微的不知所措。我只适合干闷活,两个月后,我又请求下到车间。从前在办公室,工资是固定的。来到车间后,做的是计件工资。我的工作是磨簧,把已经按圈数截好的弹簧,两端按在电动砂轮上磨平。每一批弹簧都不同,有大有小,有粗有细。砂轮不断旋转,粗的弹簧需要使全力才能按住磨平。细的弹簧,使力要匀称,使力过大,不小心就会把一整圈都磨掉了。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手指头随时都会受伤。在摩擦中,砂轮火花四溅。我坐在砂轮前,在膝盖上放一块帆布来遮挡。就这样我新买的裤子还是被火花弄上了细细密密的小眼睛。最可怕地是有一次,飞溅的火花跑到我眼睛里。起初我不在意,等到晚上才疼得厉害。第二天急急忙忙地去医院,幸亏铁沫子只是粘在我的白眼球上。如果粘在黑眼仁上,一只眼睛就废了。
   那次事故之后,我很想换到等簧班去。等簧是全车间最安全的工种,可是等簧班已经有很多人,磨簧班才两个人。我想换工种,根本不可能。做成弹簧需要很多道工序,卷簧、扭簧、磨簧、等簧、拉簧、过炉。这些里面,磨簧和过炉是最危险的,卷簧和扭簧是力气活,全部是男人在做。我提了几次意见后,车间主任把我换到过炉班。过炉就是把做好了的弹簧,根据大小性能在放满盐酸水里侵泡几分钟,然后用铁篮子迅速捞起来,放在水龙头下冲洗控干水分,直接装箱等客户来拿。一个简易的长方形池子里装满盐酸水,放进弹簧后立马起反应了,泛起剧烈的泡沫,所以放弹簧和捞起弹簧都要万分小心。提起篮子时要避开身体,不然盐酸就会腐蚀衣服。尽管我不断躲避着,裤子上依然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白色花朵,双手的皮肤开始发白,接着脱皮。
   忙碌一个月下来,工资还是不足百元。幸亏后来厂里办起了食堂,只要交上五十元 就可以吃一个月。头几个月在办公室工资高点,却要给自己置办日常用品,用得精光。后几个月,除去伙食费,基本上没存到钱。离家半年,除了给妹妹写过一封信,说自己进了工厂外,就再也不敢写信了。怕自己接到家信,会难过。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自己却无能为力。幸好年关的时候,我前面说到的刘师想到了我。她送了一瓶董酒,让我带给我父亲,还特意让财务给我预支了一个月工资。这我有了回家过年的勇气。她是第一个对我好的西安人。我刚到西城弹簧厂的时候,冬天就到了,她见我衣服单薄寒酸。就把她从前做姑娘时的旧衣服拿了很多给我。虽然我个子比她高一点,上衣还行,裤子穿着有点短。但她送我的那些衣服简直太好看了,好看的有点奢侈。我从来没穿过那么好看的衣服了!当时为了她细致入微的关怀,我还悄悄地帮她洗过几次衣服。
   为了回家过年,我们这群老乡忙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有男孩子特意去做了个发型,然后花去一个月工资买了录音机、新西装。平时节约的女孩子们也变得大方起来,一次次地去夜市的地摊上给家里人买廉价的衣服。我当时记得同宿舍的婷婷,在离开厂的前一天还去买了凉拌菜,说带回去,给她爱喝酒的父亲下酒。终于到了回家的日子,全部老乡前半夜基本上没睡觉。凌晨三点,城里人都在酣睡,只有我们背着行囊,叽叽喳喳地准备回家。从小北门步行出发,白日里喧闹的大街,黑漆漆地安静地躺着,我们那群人一路唱歌说笑,仿佛是穿城而过凯旋归去的英雄。步行两个多小时,准备去南门乘车回家。许多年以后,我还记得那个穿城而过的夜晚,城里人的酣睡,促成了我们这群暂时撤离者的“肆无忌惮”的热闹。
(八)
   当我背着少得可怜的礼物,回到我们的村庄时,村人还是表现出了巨大的惊羡。只是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我的眼睛,半年了,当我又一次站在生养我的土房子前,猛然感觉房子怎么那么地矮小、残败。 父亲一改平日里的矜持,立刻从村人家里赶回来,第一次对我笑脸相迎。刘师送我的那瓶酒让我长足了面子,父亲见人就拿出来炫耀。还对人家说:“这酒可贵着呢,是雪儿领导送的!”直到有一天,父亲的铁哥们来我们家,他才舍得打开来喝。那顿酒,从始至终,父亲他们一直在夸我有出息。可实际上我一直在羞愧,打工了半年,除了给父亲带回一瓶酒,给祖母带回一件毛衣,给弟妹们带回一点小礼物,一分钱的现金都没能交到父亲手中。反而是去了广东工作的姐姐,省吃俭用,给父亲寄了几千块钱。
   春节很快过完,我们回到厂里。一切看上去按班就部,事实上在我的周围,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有极少的同伴,开始攒钱去学习电脑。但大多数把谈恋爱提上日程。明明先是喜欢一个河北的男孩,后来发现那男孩脚踩两只船,很快就理智地分手。咸阳女孩莉莉喜欢拉簧班的班长,那班长是河南籍西安人。这个奶油小生一般的男人在一次喝醉酒后,让莉莉送他回家。半夜莉莉回到厂里,衣冠不整,头发上粘着草杆子。第二天,莉莉就神色凄惨地离开了厂子。我老乡小英和隔壁厂里的一个男孩子爱的死去活来。后来小英突然间怀孕,那个男孩子却无缘无故地失踪了。她偷偷去小诊所做人流,差点丢了命。只有婷婷和琴子很“聪明”,她们喜欢的是我们的老乡。
   几个月后,食堂师傅回家去了。我自告奋勇当上了炊事员,每天用自行车拖着面粉去加工店换成面条,等工友们快下班时,为大家煮一锅面条。偶尔也为他们蒸馒头,炒菜。除去做饭时间,大多数时间我在街上闲逛或者在宿舍里看书。这期间,佳明的堂姐带着关萍来找我。关萍泪眼朦胧求我放手,成全他们。我恼羞成怒并慎重地告诉她们,我只是把他当成哥哥,并没有想过和他在一起。         她们带着几分怀疑,悻悻而去后没多久,另一个女孩来厂里找佳明。她说自己来自佳明如今上班的那座城市,并说佳明前一个礼拜辞职后就失去联系了。女孩说得很诚恳,希望我能帮她的忙。实际上,佳明从离开厂子后,我只见过他一次。那一次也是他来车间拿样品,当着许多人的面,我和他一句话也没说。我不知道如何帮她,她滔滔不绝地说起她和佳明的相识,说起她对他的爱。其实,像佳明那样帅气的男人,走到那里都会刮起一阵美女追逐的旋风。她的诉说,让我第一次有了吃醋的感觉。但只是瞬间的事,我立马想到她可以去找佳明的堂姐,那是佳明回西安的唯一落脚点。女孩千恩万谢,立刻乘车去西郊寻找。我对佳明仅存的一点好感,在她痴情的寻找里淡然无存。
   工资少得可怜,许多老乡纷纷在外面另找出路。好友晓晓辗转了几次后,在一家皮革厂找到了工作。每天穿着厚重的工作服,但工资比以前高了三分之一。她说她自从进了皮革厂,就再也不吃口香糖了。说口香糖的那么有嚼劲,实际上是用动物腐烂的皮做成的。小城子去了糖果厂,中途回来问我借钱置办日用品。他说今后再也不吃糖了。在那里做糖果,闻那个味道闻都够了,够得让人想起糖果就恶心。尽管这样,工资比在这个厂里高了许多,这是很实际的改变。于是整个春季,我都在不断地计划着跳槽。我和婷婷先找到一家饮料厂,他们说这次招收的是冷车间的。也就是说,在三伏天,我们也要穿着厚厚棉袄工作,做这种工作一定要体质好。其次饮料厂只在夏季工作,天气冷了,自然就停工不做。我和婷婷权衡再三,决定打道回府。折腾了几次,才知道真正要换一个工作真不容易。首先,我们只有星期天才有时间去找工作。而星期天许多厂都会放假。后来我只好寄希望于劳务介绍所,那时候西安的大街小巷里藏着很多间这样的中介。辗转在大大小小的劳务介绍所里,在疲于奔命的过程中,我和玉儿差一点被介绍所的流氓工作人员猥亵。
    那时候厂里的人走的走,回老家的回老家,已经没有了几个熟悉面孔。大家都奔着钱来的,自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姐姐来信让我去广东,是啊,家里迫切需要我们去改变。首先是弟弟妹妹读书需要钱,父亲买化肥种子也需要钱。想着就惭愧,我打工近一年,一分钱也没存下,更别说接济家里。一个西安的男孩正对我穷追不舍,老乡们一直替我高兴,他们一致认为那男孩子为人质朴热情,如果我选择他,留在西安是理所当然的。和那男孩相识在一场英雄救美的里,我完全相信他的人品和能力。但是在赚更多的钱和嫁到西安之间,我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去广东发展。
   我担心农村人的身份不被城市人接受,事实上,我没有办法改变骨子里的浓郁的农村味儿。对于城市,我有很多的不适应。比如住了几十年,你从来不知道自己的邻居姓氏名谁。比如高楼大厦的门窗上总是爬紧密密麻麻的防盗网,隔绝了城里人的来往。在他们客套的后面,有着相互不了解的冷。而在乡村,我家的大门总是敞开着,邻里之间,鸡毛大的事也是相互熟知的。我梦想着去广东赚一把,然后回到家乡,先改变自己的家庭状况,在带动大家改变整个家乡。
   九五年元月,在春运返乡的潮流中,我一个人乘上火车,和家乡逆向而行。走之前,没有和任何一个熟悉的人告别。包括那个对我心仪的西安男孩。列车呼啸着,穿过关中平原。车窗外,古城斑驳的夜色依旧繁华,我突然间泪流满面。



宁眸 发表于 2015-4-21 07:54:01

本帖最后由 宁眸 于 2015-4-21 08:07 编辑

(三)已是人到中年,这些年来走过了很多个城市。比如广东,我在那儿生活了近十年。要说我应该会喜欢广东的某一个城市。但我要说,如果问我喜欢那一座城市?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喜欢西安,喜欢如父母般宽厚的古城。如果非要将西安的白天和夜晚作一区分的话,它白天更像一个面容威严内心包容的父亲,宽厚的城墙,是他结实的胸膛,让儿女依偎。夜晚,在柔和的街灯映照下,它就容我们亲近的母亲。在她雍容华贵的外表里,有一颗温婉善良的心。她是让儿女累了就想回家的母亲。说起来我真正在西安生活只有一年半的时间,那些日子数也数得清。对一个城市的热爱或者说记住一个城市,是因为那里有自己心心念念的人。我要说,曾经的确是这样。我将自己的任性的初恋赌气丢失在古城里,连同丢弃的还有那些无忧无虑的纯洁的日子。   我好不容易留了几年的大辫子在表婶的要求下剪掉了。报刊亭生活在我的懵懂中开始了。每天,我们吃过用第一天剩的米饭做的早餐后,陕北女孩骑自行车带着我,我抱着装满开水的保温瓶,穿大街走小巷赶去报刊亭。每个礼拜表叔给我们每人五元钱。那时候西安一碗凉皮七毛钱,五元钱刚好是我一个礼拜的午餐,晚饭则等晚上十点以后回去吃。有时候我们不想吃凉皮,就去称一块千层饼。城里人吃饭精致,饭量小,而我这个乡下来的正长身体的人来说,好像永远吃不饱一样。七毛钱称的千层饼是很小的一块,那点香味诱惑的我更加饥肠辘辘。

   每天中午和晚饭后是报刊亭最忙的时候。对面就是一所大学,那时候电脑没普及,大多数学生喜欢看书,以杂志居多。下午三点左右,报社派人送来当天的晚报和新出的杂志。他们在街道的另一边招手,我小心翼翼地穿过街,抱着一大堆新书新报纸,心惊胆战地沐浴在新鲜油墨的香味中。傍晚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因为附近就我们一家报刊亭,学生市民蜂拥而来。学生对时尚杂志很感兴趣,而电视报、西安晚报、参考消息等很受一些老头老太太的喜欢。他们一部分人买了并不急于离开,而是依着报刊亭阅读起来。这时候,陕北那女孩就顺便和他们当中的一个拉家常,我我低头沉默不语。偶尔有人问陕北女孩:“那女娃怎么不说话?”陕北女孩笑着说:“我妹妹才来的,不习惯!”实际上,我真是不习惯,不适应。在卖报纸的时候,我对她依赖很强。可是表婶悄悄对我说过,等我熟练以后就炒掉她,说不喜欢她太精明了,再说报刊亭也只能留一个人。可我仍旧对城市那如潮的车流人流、繁华的街市,感到惧怕,怕说出惧怕来叫人笑话。而心里,一直感到孤单无助,一种无法融入的孤寂。每天一早去报刊亭,晚上十点以后关掉报刊亭“回家”。我以为我的打工生活就这样下去了。明明是我初中同学,她已经来西安半年了。自从那天她来看我过后,我就一心想去她那间厂子上班。她说那儿有一群旬阳人,老乡多,好玩,上班也不累。对于我来说,重要的是可以和她一起。所以有一天我和她约好,悄悄地将自己随身衣服带到报刊亭。我打算离开,却告诉表叔甚至也没有和那个陕北女孩说。没告诉表叔除了担心他们家因为怕不好对舅舅交待,而不让我走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我害怕和表叔交流。那是源于一次下班后,表叔来接我,坐他摩托车时候,他说的一句话:“抱着我的腰”。他当时这样说可能是担心我不会坐摩托车,怕我坐不稳会摔跤。但我那时候误会了他的意思。   
   至今还记得,那天刚学会骑自行车车的明明和一个老乡来报刊亭接我。我跨上自行车的后座手舞足蹈的高兴劲,想自己终于可以逃离孤独了。明明和我说着笑着,她和那老乡的自行车在扭扭捏捏中,经过了一个个红绿灯闪烁的十字路口。七拐八拐中出了北门,到了环城北路那儿。(四)翠湖弹簧厂原本是为了照顾残疾人就业,而扶持的私人企业。明明的舅舅是厂长在潼关挖矿时的朋友,因为人手不够,他从老家带了很多年轻人来充数。我们虽然收入微薄,但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要好得多。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被分成等簧、拉簧、扭簧、过炉几个班。下班后用煤油炉、电炉子或者蜂窝煤炉子做饭,互相追逐打闹着吃对方的饭菜。晚上围着厂子里唯一的一台电视看流行电视剧。我们相处的就像兄弟姐妹一样随意快乐。不巧地是,起初我并没有被分配在总厂。明明在厂办门市部上班,那时候刚好在西关开一个分厂,叫西城弹簧厂,那里刚好缺少人手。她对厂长诱吹说:“我同学(就是我)很有才华的”。在她的鼓动下,我被安排西城弹簧厂上班。也在她的诱吹下,我很快被安排进了西城办公室做出纳。西城派来的厂长原来是总厂的业务骨干,是个十分优雅的女子。她有着美丽的身段,谈吐大方、温柔,穿着时尚,举止大气。到现在我还认为,她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最重要的是她没有一点架子,对我很是照顾。初当出纳那会儿,跟着她,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不叫她厂长而叫她当时流行的称呼刘师。有次在带我出去办事的路上,她突然大声呼喊一个男人的名字,并发疯般地追赶那个男人。等那男人走远,她泪流满面。后来知道她离异了,带着一个可爱的女儿。有一段时间,她把家搬到了办公室里,沙发就是床。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河南籍大男孩子,他个子很高,身材修长,面容白净,说话幽默,穿着讲究。除了很爱干净以外,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用熨斗熨自己的衣服。记得我第一次走进车间,他正在拉簧机器前面,一大堆弹簧围着他。车间主任是患小儿麻痹的河南籍西安人。古时候黄河泛滥,有许多河南人搬家到了西安。北关西关大多数都是他们的根据地,他们生存能力很强。车间主任叫我做个自我介绍。当我说出自己的名字时,那个大男孩笑着说“啊!好冷的名字啊!”当着全车间的人,伸出了他的白皙修长的手。我可不敢和人握手,模仿书里看到的情景,害羞地说:“请大家今后对我多多关照哦!”车间已经有三个女孩。甘肃的两个女孩比我大,一个叫杨玲,一个叫关萍。杨玲,脸庞红红的,一看就知道是被甘肃的风沙常年吹的。而关萍却小巧白皙,反倒不像是从甘肃来的。还有一个咸阳的女孩小吴,性格开朗,做事大大咧咧的。剩余的几个女人都是已经结婚了的大姐姐阿姨辈的,大家知道我是明明介绍来,自然对我很热情。起初整个车间就车间主任和那个河南籍男孩两个异性,后来进来了两个陕北的男孩子。   这间厂的前身是一家面粉厂,面粉厂倒闭后,就把地盘出租了。车间还可以,员工住宿条件却很差。那些结婚了在外面租房子住。原来的宿舍只能放下三张床,杨玲、关萍、小吴刚好占完。我只能住在另一间,墙壁上掉土的房子里。河南那个男孩帮我支起木板床,往墙壁上贴上报纸,这样我总算有自己的小窝了。他叫佳明,在家里是老小,车间另一个女人是他堂姐。他性格活泼,为人热情,我们这群女孩子有困难就找他,他一般会故意赖着我们叫他“哥哥”。我不习惯叫,但小吴很喜欢这样叫着,并喜欢和他嬉笑打闹。每次遇到这样情况,关萍就含蓄地笑着,叫我们不要理会他。后来我被调往办公室了,他也被调往门市部跑业务。厂长常不在办公室,当办公室就剩车间主任和我时候,佳明都会借故叫我去车间。最后我才知道,车间主任外号“色鬼”,流传骚扰过女人。佳明是在担心我。平时上班除了替厂长买一点小东西外,我基本上没什么事可忙。明明被调回了车间,我对她总有些愧疚,总以为是我占了她的位置,挤走了她。我们是几年的同学,她因为父亲外出失踪了,从初中时候就照顾家里了,所以很自立。我因为母亲过早不在了,读书时候我和她一直同病相怜,相依为命。每个礼拜天我都早早地坐公交车去总厂,和一群年龄差不多的老乡玩耍。晚上和明明挤在一张小床上聊天,那段时间真得很快乐。后来杨玲嫁给了当地一个患小儿麻痹的男人,我想着她怎么愿意嫁给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呢?委婉地问她,她说至少自己嫁到西安了。我也就取掉了惋惜。很快她就怀孕,那个男人每天蹦蹦跳跳地来厂里接她下班,给她买好吃的,杨玲每天笑眯眯的,我的心里才平衡了些。这让我想起老家隔壁的那个姑娘。早几年,我们那里来了一个渭南的小伙子。并说要在我们当地找一个媳妇,我隔壁那个叫菊子的姑娘被看中了。走的时候,她妹妹送她一段路,她仿佛有预感地对着妹妹大声哭泣。说的是去“看家儿”,(就是相亲的意思),结果她父亲见到男方家庭条件不错,渭南地区的土地平整,相亲完毕就直接让她留在男方家里了。她父亲回家后,她母亲大哭了很多场。她的父亲和母亲从此也开始了无休止地争吵,母亲怪罪父亲太狠心了,父亲说怕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我也从此没见过菊子,直到听说她生了孩子了,等到孩子长大了,才被允许回娘家。还有很多被拐卖的女孩子,卖到了河南、山东等地方。等到父母千辛万苦地找见她,她的孩子都很大了,父母一看自己女儿现在生活的那儿种地“一铲平“(就是平坦的意思),找见也不报警也不追究人贩子的责任了,也忘记自己那些年辛辛苦苦地寻找了。这就是住在山里人的悲哀。一颗颗年轻的澎湃的心,打工爱情也在悄悄地萌芽。关萍和我说她要回家去开证明,打算和佳明结婚。而她走的第二天,我发现佳明依旧在厂子里上班。那时候叫关萍姐姐,也敢叫他哥哥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关萍一起回去,他笑笑说一言难尽啊。我也就没问他了。晚上我洗了头,因为冬天了我躲在办公室吹头发。佳明走进来说,我帮你吹头发,因为平时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习惯了,我也没客气。我再问他怎么不和关萍一起回去呢,他说“你想知道原因吗?”我说,能说就说吧。谁知他说出了一个惊人的原因。





宁眸 发表于 2015-4-21 08:00:17

其实舅妈的弟弟,也就是表叔一家人挤在一间十来平米的房子里。整个房间一张大床,再摆上他女儿的一架钢琴,一个长沙发,占据了所有位置。做饭只能在走廊上。他五岁的女儿第一次看到我说:“这个姐姐好土啊!不过她的大辫子我喜欢。”看看那架钢琴,我就知道必须对这个公主要特别好。好在我在家乡时候给山里的孩子上过一段时间课,和这公主相处应该不会很难。表婶看看我说:“头发长了不好,土气,明天我带你去剪掉它。”我微笑点点头。她拿出几件旧衣服来说:“明天穿我以前的这些,旧的都比你身上的好看。”我也微笑着收下了。我想问应该小心翼翼地去适应,从适应他们家的生活开始。表叔简洁地告诉我,以后我每天跟着一个陕北的女孩在报刊亭学习卖报纸,晚上再和那个女孩回到他办公室里住下。表婶再三叮嘱我,不要对那个陕北女孩说那些衣服是她送给我的。    一见到陕北女孩,就觉得我和她形成了鲜明对比。她白白胖胖的,我又黑又瘦。她对我似是而非地笑笑,有些高傲地询问我的家底。当她知道我和主家有亲戚关系时,从表情上来了个“质朴”些的转折。说:“早点睡吧,明天要早起做早餐给他们,乐乐最喜欢我做的早餐。”乐乐是表叔女儿的小名。她为了讨好主家,显然为自己增加了一项劳动。整晚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一切就好像还在梦里,那么地不真实,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天亮时我刚睡着,那个女孩叫醒我后,就匆匆忙忙地去做早餐了。我收拾完毕,因为到休息的地方当时是晚上,没注意路径,结果却在武警中队的院子里迷路了,怎么也转不出去,怎么也觉得房子没有记号,全部一样的。没出息的我在这个时候想家了。我想起了老家的简简单单的土胚房,想起了祖母,弟弟妹妹,眼泪突然流了出来。后来还是那个陕北女孩来找我,才带我走了出去。   
   我的第一天城市生活开始了,我不知道自己将会闹出怎样的笑话呢?我和城市,真能交流吗?我心里像压着一块巨石,上面写着挑战自己,挑战城市。
(三)已是人到中年,这些年来走过了很多个城市。比如广东,我在那儿生活了近十年。要说我应该会喜欢广东的某一个城市。但我要说,如果问我喜欢那一座城市?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喜欢西安,喜欢如父母般宽厚的古城。如果非要将西安的白天和夜晚作一区分的话,它白天更像一个面容威严内心包容的父亲,宽厚的城墙,是他结实的胸膛,让儿女依偎。夜晚,在柔和的街灯映照下,它就容我们亲近的母亲。在她雍容华贵的外表里,有一颗温婉善良的心。她是让儿女累了就想回家的母亲。说起来我真正在西安生活只有一年半的时间,那些日子数也数得清。对一个城市的热爱或者说记住一个城市,是因为那里有自己心心念念的人。我要说,曾经的确是这样。我将自己的任性的初恋赌气丢失在古城里,连同丢弃的还有那些无忧无虑的纯洁的日子。   我好不容易留了几年的大辫子在表婶的要求下剪掉了。报刊亭生活在我的懵懂中开始了。每天,我们吃过用第一天剩的米饭做的早餐后,陕北女孩骑自行车带着我,我抱着装满开水的保温瓶,穿大街走小巷赶去报刊亭。每个礼拜表叔给我们每人五元钱。那时候西安一碗凉皮七毛钱,五元钱刚好是我一个礼拜的午餐,晚饭则等晚上十点以后回去吃。有时候我们不想吃凉皮,就去称一块千层饼。城里人吃饭精致,饭量小,而我这个乡下来的正长身体的人来说,好像永远吃不饱一样。七毛钱称的千层饼是很小的一块,那点香味诱惑的我更加饥肠辘辘。

   每天中午和晚饭后是报刊亭最忙的时候。对面就是一所大学,那时候电脑没普及,大多数学生喜欢看书,以杂志居多。下午三点左右,报社派人送来当天的晚报和新出的杂志。他们在街道的另一边招手,我小心翼翼地穿过街,抱着一大堆新书新报纸,心惊胆战地沐浴在新鲜油墨的香味中。傍晚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因为附近就我们一家报刊亭,学生市民蜂拥而来。学生对时尚杂志很感兴趣,而电视报、西安晚报、参考消息等很受一些老头老太太的喜欢。他们一部分人买了并不急于离开,而是依着报刊亭阅读起来。这时候,陕北那女孩就顺便和他们当中的一个拉家常,我我低头沉默不语。偶尔有人问陕北女孩:“那女娃怎么不说话?”陕北女孩笑着说:“我妹妹才来的,不习惯!”实际上,我真是不习惯,不适应。在卖报纸的时候,我对她依赖很强。可是表婶悄悄对我说过,等我熟练以后就炒掉她,说不喜欢她太精明了,再说报刊亭也只能留一个人。可我仍旧对城市那如潮的车流人流、繁华的街市,感到惧怕,怕说出惧怕来叫人笑话。而心里,一直感到孤单无助,一种无法融入的孤寂。每天一早去报刊亭,晚上十点以后关掉报刊亭“回家”。我以为我的打工生活就这样下去了。明明是我初中同学,她已经来西安半年了。自从那天她来看我过后,我就一心想去她那间厂子上班。她说那儿有一群旬阳人,老乡多,好玩,上班也不累。对于我来说,重要的是可以和她一起。所以有一天我和她约好,悄悄地将自己随身衣服带到报刊亭。我打算离开,却告诉表叔甚至也没有和那个陕北女孩说。没告诉表叔除了担心他们家因为怕不好对舅舅交待,而不让我走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我害怕和表叔交流。那是源于一次下班后,表叔来接我,坐他摩托车时候,他说的一句话:“抱着我的腰”。他当时这样说可能是担心我不会坐摩托车,怕我坐不稳会摔跤。但我那时候误会了他的意思。   
   至今还记得,那天刚学会骑自行车车的明明和一个老乡来报刊亭接我。我跨上自行车的后座手舞足蹈的高兴劲,想自己终于可以逃离孤独了。明明和我说着笑着,她和那老乡的自行车在扭扭捏捏中,经过了一个个红绿灯闪烁的十字路口。七拐八拐中出了北门,到了环城北路那儿。


宁眸 发表于 2015-4-21 08:04:20

本帖最后由 宁眸 于 2015-4-21 08:08 编辑

(四)翠湖弹簧厂原本是为了照顾残疾人就业,而扶持的私人企业。明明的舅舅是厂长在潼关挖矿时的朋友,因为人手不够,他从老家带了很多年轻人来充数。我们虽然收入微薄,但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要好得多。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被分成等簧、拉簧、扭簧、过炉几个班。下班后用煤油炉、电炉子或者蜂窝煤炉子做饭,互相追逐打闹着吃对方的饭菜。晚上围着厂子里唯一的一台电视看流行电视剧。我们相处的就像兄弟姐妹一样随意快乐。不巧地是,起初我并没有被分配在总厂。明明在厂办门市部上班,那时候刚好在西关开一个分厂,叫西城弹簧厂,那里刚好缺少人手。她对厂长诱吹说:“我同学(就是我)很有才华的”。在她的鼓动下,我被安排西城弹簧厂上班。也在她的诱吹下,我很快被安排进了西城办公室做出纳。西城派来的厂长原来是总厂的业务骨干,是个十分优雅的女子。她有着美丽的身段,谈吐大方、温柔,穿着时尚,举止大气。到现在我还认为,她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最重要的是她没有一点架子,对我很是照顾。初当出纳那会儿,跟着她,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不叫她厂长而叫她当时流行的称呼刘师。有次在带我出去办事的路上,她突然大声呼喊一个男人的名字,并发疯般地追赶那个男人。等那男人走远,她泪流满面。后来知道她离异了,带着一个可爱的女儿。有一段时间,她把家搬到了办公室里,沙发就是床。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河南籍大男孩子,他个子很高,身材修长,面容白净,说话幽默,穿着讲究。除了很爱干净以外,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用熨斗熨自己的衣服。记得我第一次走进车间,他正在拉簧机器前面,一大堆弹簧围着他。车间主任是患小儿麻痹的河南籍西安人。古时候黄河泛滥,有许多河南人搬家到了西安。北关西关大多数都是他们的根据地,他们生存能力很强。车间主任叫我做个自我介绍。当我说出自己的名字时,那个大男孩笑着说“啊!好冷的名字啊!”当着全车间的人,伸出了他的白皙修长的手。我可不敢和人握手,模仿书里看到的情景,害羞地说:“请大家今后对我多多关照哦!”车间已经有三个女孩。甘肃的两个女孩比我大,一个叫杨玲,一个叫关萍。杨玲,脸庞红红的,一看就知道是被甘肃的风沙常年吹的。而关萍却小巧白皙,反倒不像是从甘肃来的。还有一个咸阳的女孩小吴,性格开朗,做事大大咧咧的。剩余的几个女人都是已经结婚了的大姐姐阿姨辈的,大家知道我是明明介绍来,自然对我很热情。起初整个车间就车间主任和那个河南籍男孩两个异性,后来进来了两个陕北的男孩子。   这间厂的前身是一家面粉厂,面粉厂倒闭后,就把地盘出租了。车间还可以,员工住宿条件却很差。那些结婚了在外面租房子住。原来的宿舍只能放下三张床,杨玲、关萍、小吴刚好占完。我只能住在另一间,墙壁上掉土的房子里。河南那个男孩帮我支起木板床,往墙壁上贴上报纸,这样我总算有自己的小窝了。他叫佳明,在家里是老小,车间另一个女人是他堂姐。他性格活泼,为人热情,我们这群女孩子有困难就找他,他一般会故意赖着我们叫他“哥哥”。我不习惯叫,但小吴很喜欢这样叫着,并喜欢和他嬉笑打闹。每次遇到这样情况,关萍就含蓄地笑着,叫我们不要理会他。后来我被调往办公室了,他也被调往门市部跑业务。厂长常不在办公室,当办公室就剩车间主任和我时候,佳明都会借故叫我去车间。最后我才知道,车间主任外号“色鬼”,流传骚扰过女人。佳明是在担心我。平时上班除了替厂长买一点小东西外,我基本上没什么事可忙。明明被调回了车间,我对她总有些愧疚,总以为是我占了她的位置,挤走了她。我们是几年的同学,她因为父亲外出失踪了,从初中时候就照顾家里了,所以很自立。我因为母亲过早不在了,读书时候我和她一直同病相怜,相依为命。每个礼拜天我都早早地坐公交车去总厂,和一群年龄差不多的老乡玩耍。晚上和明明挤在一张小床上聊天,那段时间真得很快乐。后来杨玲嫁给了当地一个患小儿麻痹的男人,我想着她怎么愿意嫁给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呢?委婉地问她,她说至少自己嫁到西安了。我也就取掉了惋惜。很快她就怀孕,那个男人每天蹦蹦跳跳地来厂里接她下班,给她买好吃的,杨玲每天笑眯眯的,我的心里才平衡了些。这让我想起老家隔壁的那个姑娘。早几年,我们那里来了一个渭南的小伙子。并说要在我们当地找一个媳妇,我隔壁那个叫菊子的姑娘被看中了。走的时候,她妹妹送她一段路,她仿佛有预感地对着妹妹大声哭泣。说的是去“看家儿”,(就是相亲的意思),结果她父亲见到男方家庭条件不错,渭南地区的土地平整,相亲完毕就直接让她留在男方家里了。她父亲回家后,她母亲大哭了很多场。她的父亲和母亲从此也开始了无休止地争吵,母亲怪罪父亲太狠心了,父亲说怕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我也从此没见过菊子,直到听说她生了孩子了,等到孩子长大了,才被允许回娘家。还有很多被拐卖的女孩子,卖到了河南、山东等地方。等到父母千辛万苦地找见她,她的孩子都很大了,父母一看自己女儿现在生活的那儿种地“一铲平“(就是平坦的意思),找见也不报警也不追究人贩子的责任了,也忘记自己那些年辛辛苦苦地寻找了。这就是住在山里人的悲哀。一颗颗年轻的澎湃的心,打工爱情也在悄悄地萌芽。关萍和我说她要回家去开证明,打算和佳明结婚。而她走的第二天,我发现佳明依旧在厂子里上班。那时候叫关萍姐姐,也敢叫他哥哥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关萍一起回去,他笑笑说一言难尽啊。我也就没问他了。晚上我洗了头,因为冬天了我躲在办公室吹头发。佳明走进来说,我帮你吹头发,因为平时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习惯了,我也没客气。我再问他怎么不和关萍一起回去呢,他说“你想知道原因吗?”我说,能说就说吧。谁知他说出了一个惊人的原因。

(五)
    关萍从甘肃回来后,我不敢面对她,总感觉自己像是偷盗感情的贼 。佳明说他喜欢的人是我,平心而论,我承认自己也是喜欢他的。他,高大帅气,像是琼瑶小说里的人物。他,干净整洁,风趣幽默。虽然来自河南农村,但他已经在西安呆了很多年,做过很多种工作。他的行为习惯,已经和城里的男人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刚从农村来,对城市懵懵懂懂的我来说。和这样一个男人交往,总是叫人快乐的。

   他在门市部上班,而我在办公室的工作很清闲。偶尔厂长打电话让我送样品去门市部,我挤在汗腥味浓郁的车厢里,不断颠簸着倒几次车,才能来到门市部。看车厢里被挤得扭曲的表情,注意沿途匆匆而过的繁华街景,这一切多么新鲜。最重要地是,送样品就可以看到他。每次送完样品,厂长就会安排他骑车带我回厂部。我们沿着城墙根的小巷子走,从东门走到西门。我手里拿着他买的糖葫芦,泡泡糖。“哥哥,带我去那边看看!"我说。“哥哥,下班别忘了给我带好吃的!”我经常这样说。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公主,他就是我的那个魂牵梦萦的哥哥。尽管在心里,我们只是互相关心的兄妹。然而,每次回到宿舍,望着关萍那越来越哀怨的目光。听到她说出来的那些伤心欲绝的话,我总会有些自责。

   在我越来越多的不安中,佳明的堂姐找到明明。她可能认为我是明明介绍来的,明明要对我的行为负责任吧。
在一个晚霞漫天的黄昏,明明和我站在在护城桥上。把佳明堂姐话复述了一遍,大意是,她认定我将来要做个城里人。而且看上去我很有文化的样子,他们家佳明配不上我。

   明明说:“雪,别太在意,那家伙中看不中用。”明明的意思是说,虽然佳明外表出众,但工作能力不行,将来给不了我稳定的生活。是啊,许多打工中萌生的相互依恋的感情,却因为各自换了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的不稳定而改变。我们连城里的鸟儿都不如,鸟儿可以选任何一棵城里的树,给自己磊一个窝。而我们不能,许多人辗转多年,仍然孤身一人。许多人爱得轰轰烈烈,最终因为相互来自不同的地方,而劳燕分飞。即使勉强走在一起了,女人面临着远离娘家人,担心疏远亲情的苦痛。更何况,在远离自己亲人孤单情况下,很难去适应对方的亲人。除非很爱对方,才甘愿舍去自己。
   我一直和明明无话不谈,但听完她转述的那段话,我却什么也没有对她说。望着满天就要坠落的霞光,古城热闹的夜色就要上来,突然感到霞光的迷茫无助。我什么也不想说,是因为大家都误解了我和佳明之间的感情。包括厂长一厢情愿的撮合。其实,我们之间存在的只是彼此间的一种好感,他对我的关注,仅限于哥哥对妹妹亲情。而我恰恰需要这样的关注而已。

    而我我再见到佳明,却没法大方地叫“哥哥”。偶尔去门市部送样品,也坚持坐公交车往返。不久后借口说要学习技术,跟厂长要求下到了总厂的车间。中途有一次,佳明来总厂拿样品。他已经感觉到到我对他刻意的疏远,在我身后默默站了一会,就走了。
弹簧厂在另外一个市设立了门市部,听说佳明将被调去做管理。我又去送样品时,办公室居然只有他一个人在。放下样品,他突然说:“过几天我就走了,作为妹妹,你就不想送送哥哥吗?”他站在门市部的玻璃门前,背对着我,抽一支烟。那些纯粹的美好的往事浮现出来:他帮我烫衣服吹头发,每天给我带零食,涎着脸让我叫哥哥;冬天,我们在门市部的炉火上烤橘子吃,我赖着他去剥皮。弄脏他修长的手指,我再去笑话他;我刚做出纳时,每次填错单子,都是他悄悄地跑去找客户替换回来;多少次他骑车带着我,一路有说有笑地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穿梭。只不过世人的眼睛污浊,玷污了我和他之间美好单纯的感情。

   古城腊月,寒风习习,槐树的落下的叶子几乎被吹进了 每一条古老的小巷子里。像许多次一样,佳明带着我穿过我不曾到过的大街小巷。他怕我的手冻僵,把我的手塞进他的大衣口袋里。过几天,他就要调走,我多想他带我走完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西安旧城的构造,看上去是个迷宫,实际上是格子型的。以钟鼓楼为中心,分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四条大街连接着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高大的城门上矗立着伟岸箭楼,飞檐琉璃,仰望这些城门楼,在压迫中感受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这里凝聚了多少先人的智慧,记载了多少历史的变迁。只有站在这样的城门楼上,你才知道什么是仰视和敬重。每一条大街的边上排列着几条同向的小街,如北大街的隔壁就是北新街,北新巷子。如果在老城迷路了,不用担心,直着走,再直着拐个弯,就回到原来的地方了。要不就沿着古城墙走,东南西北很容易找见。环望,长方城池内格子形的笔直的大街小巷,在这样的街道上行走,仿佛是走在棋盘中的自己,立即被它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所征服。远处钟鼓楼传来沉甸甸的钟声,仿佛正在重重地敲开十三朝书卷。古城,踩着历史厚重的根基,正舒展开他博大的心怀。
或许就在城墙的角下,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上,一碗撒着红油的凉皮,诱惑着你的味蕾。走过一条条香气四溢的小巷,两面焦黄的肉夹馍、香气四溢的胡辣汤、让你流口水的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油泼面、菠菜面、棍棍面、杂酱面,各式拉面、、、、、、让喜欢面食的人大饱口福。在古城,即便是多么挑食的人,也无法抵达住这些风味小吃的诱惑,大开吃戒的。倘若在晚上,三五成群的人聚集在夜市的摊子前,喝着啤酒,嚼着牛羊肉串。夜色里,谁家窗户里飘出来的原汁原味的高涨激昂的秦腔。西安人的激情在秦时明月下流转。

   那时候,城墙外,南边发展的相对快一点,许多知名的大学就在南边。再就是东边,商业街多一点。而西边是最烂的,随处可见低矮的房子、操着不同口音的租住客。北边,因为有火车站,虽然热闹,相比较乱得多。这边河南人最多,他们几户人家一起住低矮的四合院里。许多家庭,男人登三轮车拉客赚钱,女人找个厂子打工。他们吃苦耐劳,安于现状,似乎对这个在饥荒时收留了自己的城里,没有太多的奢求。


宁眸 发表于 2015-4-21 08:05:12

(六)

   礼拜天,我雷打不动地去老厂里找明明玩。常常去厂对面的环城公园溜达,为了省下两毛钱门票,偷偷地侦查。只要看守公园的人打个马虎,我们就猫着腰,穿过“封锁线”去。公园一边是护城河,河边上是环城路,在路边上往往站着许多高大的柳树。长长的柳枝低垂在河沿边上,随风飘动的柳条儿像一道绿色的丝绸屏障。古老的护城河,是唐朝皇帝修筑的防御工程。据说从前护城河里的水,是宫女妃子们的洗脸水。可以想象,那样一条胭脂河,再配上河岸边飘逸的柳树,公园里随处可见的艳红的石榴花,这个城市的老城区,沐浴在一种有点暧昧的特别的情调里。

   因为有了收入,我们力争把自己收拾得像城里女孩一样。每次发工资后,结伴去康复路买几件便宜的衣服。 起初,面对汹涌的车流,我们紧紧地拉着各自的手,把彼此串联起来。我们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万分小心地花才敢过一次马路。后来,我们当中很多人已经习惯单独一个人过马路了。但是我们土气的打扮,依然暴露了我们的身份。现在想想,能不暴露吗?我们为了省钱,衣服是批发来的。全部人穿成一个样,城里的姑娘说的“撞衫”了。我们可不是天天撞衫吗?或者用粉红色的衬衣去搭配绿色的裙子,男孩子们穿劣质西装配一双运动鞋。能不暴露吗?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一群打工妹打工仔。

   幸而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快乐。

   康复路是当时西安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抱紧各自的劣质提包,尽力护住少得可怜的钱财。因为害怕城里人说我们土,我们规定只要一走出厂子大门,大家必须说普通话。我和明明因为上过学,说起来不是很难。几个没读过书的老乡,闹了很多笑话。后来她们坚决不学了,她们的理由是,我和明明怎么看都像未来的城里人,而她们打几年工,还是会回去嫁人的。说普通话在当时闭塞的农村,没有多大的用处不说,很有可能还会被老一辈人嗤笑的。我们村有一个人在外打工时,学了一些普通话。回家过年时,不知道是他一下子改不过来还是故意卖弄?他的普通话一出口,就让村里的长辈骂了他一个狗血喷头。很长时间,他的普通话被村里人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料。
   她们不愿意学对自己没什么用处的东西,也有情可原。不过我和明明坚持了下来。明明后来离开了总厂,在一家饮料厂做起了推销员。没有车,她每天背着样品,见到酒店饭店或者小商店,就去套近乎,让人家允许她放几瓶饮料在里面。晚上回到她租住的还不到三平米的楼梯间,甩掉已经磨烂了脚的鞋子。她说,还是很庆幸她流利的普通话排上了用场。

   城里的树木四季常青,很难向我们展示季节的变化。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去澡堂的次数少了很多。说起澡堂子,那真是一段极为羞涩的记忆。在澡堂热气腾腾的水雾里,许多女人,老的少的,身材好的,不好的,全挤在一起。遇见人多时,争抢水龙头。西安那时候缺水,许多住在旧房子里的人,家里没有卫生间。想方便要去公厕,想洗澡要去公共澡堂。即使在夏天,许多普通人只是选择在家里擦擦身子,礼拜日才去澡堂享受。起初去澡堂,我们是多么害羞,似乎是要在在大众广庭下裸露自己的身体。后来渐渐明白"大众广庭”其实全是女人。就再也不怕了,每次去澡堂时,当着男同事面也敢和同伴相约。佳明走后,我被调往总厂的门市部接待业务。每天倒三次车,步行走一段路,回总厂宿舍住。每天往返中,才觉得夜幕下的城市很乱很不安全。黄昏时,小北门外有女子被流氓纠缠着往公园拉扯,路人视而不见。或者有人也想上去制止,却听到流氓凶神恶煞地说,那是他自己的老婆,别人无权干涉。公交车上有男子明目张胆地猥亵女人,女子敢怒不敢言,我常常感到恶心。有几次流氓尾随着我,都被我巧妙地逃脱。

    可是有一次,流氓是骑车来追我的。满身酒气,拿刀子威胁着我,要我和他去公园。晚上环城公园人迹罕至,黑灯瞎火。我知道接下来我就会逃脱不了厄运了。又耍起小聪明,对流氓说想去看电影。可我从来没进过电影院,更不知道这里就近的电影院在哪里?我只想拖延时间,好思考对策。果然,那人说电影院朝那边走。我一看,是和我回宿舍相反的方向。我马上又说,还是往前走吧,散散步好吗?我想着快点朝前走,就离宿舍近一点,会有老乡来救我的。可我慌乱的脚步,暴露了我的谎言。那家伙一下子拿出一把水果刀对着我,说:“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快,到公园!”我哭了,心想这下完了。幸亏一个陕北女孩经过,这女孩从前是明明舅舅的女朋友,他们很相爱,但后来不知怎么就嫁给了一个极丑的西安人。她用纯正的西安话骂那个流氓,并瞬间拉我逃跑了。回到厂里我们两个惊魂未定,但这一辈子我都对她心存深深的感激。

   我们的工厂是一个四合院形状的。北面宿舍的背后就是火车道,每天都有无数趟火车呼啸而过,每过一次火车,作为宿舍的小平房都被震得哗哗作响。南面的宿舍靠着环城路,深夜,有小偷用棍子从窗户的破洞里勾我们放在窗户边的衣服和劣质包包。被我发现后,把手上的木棍砸向我。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晚上睡得总不踏实。

我对这个白天璀璨耀眼,晚上火树银花的城市,渐渐地少了当初的新鲜感,多了疑惑和难过。

(七)
   我的疑惑和难过,不仅仅表现在我看到城里龌蹉的一面。我的疑惑在于,我渐渐注意到我们这群人的特殊。比如,虽然我们和他们一样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只要我们一开口,他们就立刻说:“你不是本地人吧?”比如城里女孩擦口红就是时尚是美丽,而我们如果擦口红,就会被人曲解为坏女孩。更重要的我们不时感到生存的压力。

   我来到门市部时,分厂的刘师特别给总厂的业务员郑师傅交待,让他好好培养我。郑师傅五十多岁,是这个厂的老员工了,做业务很多年了。我每天最早来,打开门就生好炉子,收拾好办公桌,给他泡好茶。就等着他会像个长辈一样,对我耐心教导。可是他沉默寡言,一问三不理。过了大半个月,才给我一本弹簧国标,再悄悄地告诉我一个计算弹簧价格的厂里内定的公式,让我自己去琢磨。事实上,每天上门订购弹簧的客户不多。我百无聊赖地翻着国标,跃跃欲试,想要自己谈成一笔业务。可是极少的几个客户,都被郑师傅“独吞”了。我不明白的很!?平常他一声不吭,看见客户咋就滔滔不绝了呢?想必我的“土佬儿”害了我。我遇见陌生人或者面对城里人赤裸裸的目光时,总是很胆怯。即使是已经想好的说辞,也会结巴着说不出来。在山里长大,突然地让我和陌生人谈生意,我没法让自己的胆子大起来,我卑微的不知所措。我只适合干闷活,两个月后,我又请求下到车间。从前在办公室,工资是固定的。来到车间后,做的是计件工资。我的工作是磨簧,把已经按圈数截好的弹簧,两端按在电动砂轮上磨平。每一批弹簧都不同,有大有小,有粗有细。砂轮不断旋转,粗的弹簧需要使全力才能按住磨平。细的弹簧,使力要匀称,使力过大,不小心就会把一整圈都磨掉了。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手指头随时都会受伤。在摩擦中,砂轮火花四溅。我坐在砂轮前,在膝盖上放一块帆布来遮挡。就这样我新买的裤子还是被火花弄上了细细密密的小眼睛。最可怕地是有一次,飞溅的火花跑到我眼睛里。起初我不在意,等到晚上才疼得厉害。第二天急急忙忙地去医院,幸亏铁沫子只是粘在我的白眼球上。如果粘在黑眼仁上,一只眼睛就废了。

   那次事故之后,我很想换到等簧班去。等簧是全车间最安全的工种,可是等簧班已经有很多人,磨簧班才两个人。我想换工种,根本不可能。做成弹簧需要很多道工序,卷簧、扭簧、磨簧、等簧、拉簧、过炉。这些里面,磨簧和过炉是最危险的,卷簧和扭簧是力气活,全部是男人在做。我提了几次意见后,车间主任把我换到过炉班。过炉就是把做好了的弹簧,根据大小性能在放满盐酸水里侵泡几分钟,然后用铁篮子迅速捞起来,放在水龙头下冲洗控干水分,直接装箱等客户来拿。一个简易的长方形池子里装满盐酸水,放进弹簧后立马起反应了,泛起剧烈的泡沫,所以放弹簧和捞起弹簧都要万分小心。提起篮子时要避开身体,不然盐酸就会腐蚀衣服。尽管我不断躲避着,裤子上依然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白色花朵,双手的皮肤开始发白,接着脱皮。

   忙碌一个月下来,工资还是不足百元。幸亏后来厂里办起了食堂,只要交上五十元 就可以吃一个月。头几个月在办公室工资高点,却要给自己置办日常用品,用得精光。后几个月,除去伙食费,基本上没存到钱。离家半年,除了给妹妹写过一封信,说自己进了工厂外,就再也不敢写信了。怕自己接到家信,会难过。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自己却无能为力。幸好年关的时候,我前面说到的刘师想到了我。她送了一瓶董酒,让我带给我父亲,还特意让财务给我预支了一个月工资。这我有了回家过年的勇气。她是第一个对我好的西安人。我刚到西城弹簧厂的时候,冬天就到了,她见我衣服单薄寒酸。就把她从前做姑娘时的旧衣服拿了很多给我。虽然我个子比她高一点,上衣还行,裤子穿着有点短。但她送我的那些衣服简直太好看了,好看的有点奢侈。我从来没穿过那么好看的衣服了!当时为了她细致入微的关怀,我还悄悄地帮她洗过几次衣服。

   为了回家过年,我们这群老乡忙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有男孩子特意去做了个发型,然后花去一个月工资买了录音机、新西装。平时节约的女孩子们也变得大方起来,一次次地去夜市的地摊上给家里人买廉价的衣服。我当时记得同宿舍的婷婷,在离开厂的前一天还去买了凉拌菜,说带回去,给她爱喝酒的父亲下酒。终于到了回家的日子,全部老乡前半夜基本上没睡觉。凌晨三点,城里人都在酣睡,只有我们背着行囊,叽叽喳喳地准备回家。从小北门步行出发,白日里喧闹的大街,黑漆漆地安静地躺着,我们那群人一路唱歌说笑,仿佛是穿城而过凯旋归去的英雄。步行两个多小时,准备去南门乘车回家。许多年以后,我还记得那个穿城而过的夜晚,城里人的酣睡,促成了我们这群暂时撤离者的“肆无忌惮”的热闹。


宁眸 发表于 2015-4-21 08:06:39

(八)

   当我背着少得可怜的礼物,回到我们的村庄时,村人还是表现出了巨大的惊羡。只是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我的眼睛,半年了,当我又一次站在生养我的土房子前,猛然感觉房子怎么那么地矮小、残败。 父亲一改平日里的矜持,立刻从村人家里赶回来,第一次对我笑脸相迎。刘师送我的那瓶酒让我长足了面子,父亲见人就拿出来炫耀。还对人家说:“这酒可贵着呢,是雪儿领导送的!”直到有一天,父亲的铁哥们来我们家,他才舍得打开来喝。那顿酒,从始至终,父亲他们一直在夸我有出息。可实际上我一直在羞愧,打工了半年,除了给父亲带回一瓶酒,给祖母带回一件毛衣,给弟妹们带回一点小礼物,一分钱的现金都没能交到父亲手中。反而是去了广东工作的姐姐,省吃俭用,给父亲寄了几千块钱。

   春节很快过完,我们回到厂里。一切看上去按班就部,事实上在我的周围,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有极少的同伴,开始攒钱去学习电脑。但大多数把谈恋爱提上日程。明明先是喜欢一个河北的男孩,后来发现那男孩脚踩两只船,很快就理智地分手。咸阳女孩莉莉喜欢拉簧班的班长,那班长是河南籍西安人。这个奶油小生一般的男人在一次喝醉酒后,让莉莉送他回家。半夜莉莉回到厂里,衣冠不整,头发上粘着草杆子。第二天,莉莉就神色凄惨地离开了厂子。我老乡小英和隔壁厂里的一个男孩子爱的死去活来。后来小英突然间怀孕,那个男孩子却无缘无故地失踪了。她偷偷去小诊所做人流,差点丢了命。只有婷婷和琴子很“聪明”,她们喜欢的是我们的老乡。

   几个月后,食堂师傅回家去了。我自告奋勇当上了炊事员,每天用自行车拖着面粉去加工店换成面条,等工友们快下班时,为大家煮一锅面条。偶尔也为他们蒸馒头,炒菜。除去做饭时间,大多数时间我在街上闲逛或者在宿舍里看书。这期间,佳明的堂姐带着关萍来找我。关萍泪眼朦胧求我放手,成全他们。我恼羞成怒并慎重地告诉她们,我只是把他当成哥哥,并没有想过和他在一起。
      
   她们带着几分怀疑,悻悻而去后没多久,另一个女孩来厂里找佳明。她说自己来自佳明如今上班的那座城市,并说佳明前一个礼拜辞职后就失去联系了。女孩说得很诚恳,希望我能帮她的忙。实际上,佳明从离开厂子后,我只见过他一次。那一次也是他来车间拿样品,当着许多人的面,我和他一句话也没说。我不知道如何帮她,她滔滔不绝地说起她和佳明的相识,说起她对他的爱。其实,像佳明那样帅气的男人,走到那里都会刮起一阵美女追逐的旋风。她的诉说,让我第一次有了吃醋的感觉。但只是瞬间的事,我立马想到她可以去找佳明的堂姐,那是佳明回西安的唯一落脚点。女孩千恩万谢,立刻乘车去西郊寻找。我对佳明仅存的一点好感,在她痴情的寻找里淡然无存。

   工资少得可怜,许多老乡纷纷在外面另找出路。好友晓晓辗转了几次后,在一家皮革厂找到了工作。每天穿着厚重的工作服,但工资比以前高了三分之一。她说她自从进了皮革厂,就再也不吃口香糖了。说口香糖的那么有嚼劲,实际上是用动物腐烂的皮做成的。小城子去了糖果厂,中途回来问我借钱置办日用品。他说今后再也不吃糖了。在那里做糖果,闻那个味道闻都够了,够得让人想起糖果就恶心。尽管这样,工资比在这个厂里高了许多,这是很实际的改变。于是整个春季,我都在不断地计划着跳槽。我和婷婷先找到一家饮料厂,他们说这次招收的是冷车间的。也就是说,在三伏天,我们也要穿着厚厚棉袄工作,做这种工作一定要体质好。其次饮料厂只在夏季工作,天气冷了,自然就停工不做。我和婷婷权衡再三,决定打道回府。折腾了几次,才知道真正要换一个工作真不容易。首先,我们只有星期天才有时间去找工作。而星期天许多厂都会放假。后来我只好寄希望于劳务介绍所,那时候西安的大街小巷里藏着很多间这样的中介。辗转在大大小小的劳务介绍所里,在疲于奔命的过程中,我和玉儿差一点被介绍所的流氓工作人员猥亵。

    那时候厂里的人走的走,回老家的回老家,已经没有了几个熟悉面孔。大家都奔着钱来的,自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姐姐来信让我去广东,是啊,家里迫切需要我们去改变。首先是弟弟妹妹读书需要钱,父亲买化肥种子也需要钱。想着就惭愧,我打工近一年,一分钱也没存下,更别说接济家里。一个西安的男孩正对我穷追不舍,老乡们一直替我高兴,他们一致认为那男孩子为人质朴热情,如果我选择他,留在西安是理所当然的。和那男孩相识在一场英雄救美的里,我完全相信他的人品和能力。但是在赚更多的钱和嫁到西安之间,我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去广东发展。

   我担心农村人的身份不被城市人接受,事实上,我没有办法改变骨子里的浓郁的农村味儿。对于城市,我有很多的不适应。比如住了几十年,你从来不知道自己的邻居姓氏名谁。比如高楼大厦的门窗上总是爬紧密密麻麻的防盗网,隔绝了城里人的来往。在他们客套的后面,有着相互不了解的冷。而在乡村,我家的大门总是敞开着,邻里之间,鸡毛大的事也是相互熟知的。我梦想着去广东赚一把,然后回到家乡,先改变自己的家庭状况,在带动大家改变整个家乡。

   九五年元月,在春运返乡的潮流中,我一个人乘上火车,和家乡逆向而行。走之前,没有和任何一个熟悉的人告别。包括那个对我心仪的西安男孩。列车呼啸着,穿过关中平原。车窗外,古城斑驳的夜色依旧繁华,我突然间泪流满面。

红米饭 发表于 2015-4-21 13:24:24

没有读完,不明觉厉,飘红再说~

柳芽儿 发表于 2015-4-21 13:31:36

赏读一篇好文,期待继续!

宁眸 发表于 2015-4-21 13:46:53

红米饭 发表于 2015-4-21 13:24
没有读完,不明觉厉,飘红再说~

:)是写得太长了!这篇放了很多年了,突然想起,拿出来等老师指点!辛苦了,米饭!

宁眸 发表于 2015-4-21 13:47:11

红米饭 发表于 2015-4-21 13:24
没有读完,不明觉厉,飘红再说~

:)是写得太长了!这篇放了很多年了,突然想起,拿出来等老师指点!辛苦了,米饭!

宁眸 发表于 2015-4-21 13:47:46

柳芽儿 发表于 2015-4-21 13:31
赏读一篇好文,期待继续!

谢谢柳芽儿老师,是写得太长了些,读起来乏味了,对吧?辛苦了!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5-4-21 16:10:01

俺慢慢的品读 {:soso_e160:}

宁眸 发表于 2015-4-21 19:42:13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5-4-21 16:10
俺慢慢的品读

谢谢老师,感动!因为太长,一般人是不会读的,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眸散文】走出大山的姑娘(1——8)